正常情況下,孩子的童年本該是無憂無慮的,然而,對于小朱(化名)和他的家人來說,他們的童年卻籠罩在一種神秘疾病的陰影下。小朱是一個聰明活潑的孩子,然而,從他八歲那年開始,他的人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幾番折騰,為孩子尋覓良醫(yī)
根據(jù)小朱媽媽自述:有一天,孩子在電視機前,突然開始出現(xiàn)眨眼、擠眉毛、皺鼻子的怪異行為。剛開始以為孩子是看電視太興奮了,就沒有太在意,沒想到這只是個開始。過了幾個月后,孩子的臉部肌肉有了更加明顯的抽搐癥狀,我和孩子他爸開始慌了,于是馬上帶著孩子去往當?shù)氐膬和t(yī)院進行檢查,隨后被確診為小兒抽動癥。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小朱抽動癥狀雖然有好轉(zhuǎn),但當抽動癥狀出現(xiàn)時還是嚴重影響了小朱的日常生活。甚至有時候在學校也會不自覺的做出一些怪異行為,因此也遭到同學們的歧視。小朱父母在家周邊四處尋找能夠治療抽動癥的醫(yī)院,但是每次治療結(jié)束,過段時間又會復發(fā),因為病情反復,一家人都陷入絕望。
在此期間,小朱的學習成績也下滑的厲害,老師經(jīng)常給他們打電話,小朱的父母也是沒有辦法,后來經(jīng)過打聽,了解到杭州復旦兒童醫(yī)院姜志華主任長期從事小兒抽動癥研究,有多年的臨床經(jīng)驗,所以就預約掛號了發(fā)育行為科的姜主任。
個性化良方,為孩子健康護航
通過詳細的面診,還有一系列的全面檢查,發(fā)現(xiàn)小朱確實是患有抽動障礙,姜主任了解到孩子之前在別的醫(yī)院治療的不足,認為單一的藥物治療并不能很好地解決抽動障礙,于是為小朱制定了一套個性化的干預方案。
首先是物理治療,包括一系列的按摩、拉伸和其他放松肌肉的練習。希望可以減少抽動的頻率。另外還有心理咨詢,面對這個疾病,小朱和他的家人都需要心理支持。心理咨詢師會定期與他們進行溝通,幫助他們理解和接受抽動癥。通過心理咨詢,小朱和他的家人學會了如何應對和處理這個疾病帶來的情緒壓力。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小朱的抽動癥明顯好轉(zhuǎn),復發(fā)頻率也越來越低,如今幾乎不再復發(fā)。生活上最大的變化就是他交到了新朋友,人也變得活潑起來,還說不眨眼、不皺鼻、不聳肩的感覺實在是太棒了!小朱父母對姜主任的診療效果非常滿意,表示如果能早一點了解姜主任是這方面的行家也不會多走這么多彎路了,非常感謝姜主任。
姜主任提醒:抽動障礙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疾病,只要家長能夠積極配合,讓孩子接受規(guī)范的診斷和治療,絕大多數(shù)孩子可以達到臨床治愈,享受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抽動癥的治療是綜合性、多方位的,包含藥物治療、中醫(yī)療法、健康教育、心理調(diào)護等,需要醫(yī)生、心理治療醫(yī)生、家長以及老師們的支持與合作,而積極的家庭干預療法,也是抽動癥治療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
如何預防和治療抽動癥
家長應正確認識抽動癥的性質(zhì)和特征,并非孩子有意而為之,應減少對孩子的責備,出現(xiàn)抽動癥狀時不要緊張或當場提醒,營造良好、輕松的家庭氛圍。
告訴孩子抽動不是壞毛病,就像感冒、咳嗽一樣平常,并且可以通過治療而改善,幫助孩子消除自卑情緒,鼓勵其與人交往,或指導孩子做有節(jié)律、緩慢的腹式深呼吸以放松心情。
盡量讓孩子忙碌起來,不過分關(guān)注自己的癥狀,或和孩子做游戲,訓練孩子的自控能力,轉(zhuǎn)移注意力。
減少電子產(chǎn)品的使用,增加戶外活動的頻率。
清淡飲食,多吃富含營養(yǎng)、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攝入過多刺激性食物。
科學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
家長與學校的老師做好溝通,讓老師也能了解有關(guān)抽動癥的知識,并通過老師教導其他同學不要嘲笑、歧視患兒,由此幫助孩子消除緊張及自卑心理。
在調(diào)整過程中,家長要做好心理支持。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探索如何進行自我調(diào)整。父母要傾聽孩子的心聲,和孩子一起尋找適當?shù)膽獙Ψ绞健W钪匾氖,父母應該相信孩子的癥狀是會減輕的,并把這份信心傳遞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