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于2024-09-14 16:53:47
216663
閱讀
123
回復
13
收藏
快捷方便,林風帖子精華盡現(xiàn)眼前:

只要點一下小學教育版左側【教育超市】的“林風”圖章(標記),即可進入我的圈子,立馬看到《林風樓主主要帖子目錄》,找到你需要的帖子,即可直接點入,輕松方便。

林風樓主主要帖子目錄
一、作文
二、閱讀、背誦、成語、文言
三、行為習慣心理、學習方法等
四、家長、老師
五、幼兒:

★★★★★★★★★★★★★★

一個孩子要真正寫好作文,我認為必須具備三大條件:一、閱讀。多看課外書,最好有正確的閱讀方法。二、積累。在日常生活中日積月累各種知識、素材、詞匯、觀察、想象、體驗等。三、方法。讓孩子通過學習、會自覺運用作文的一些基本方法。
在三者中,閱讀和作文已經(jīng)越來越為人們所注意和重視。但日常生活中的積累太被孩子和家長所忽視了。即使是那些比較重視孩子學習、自己也有相當文化的家長,也是在此方面非常欠缺。最主要的是,家長和孩子都缺少這方面的意識,然后是不懂得好的積累方法。這兩天,我在快樂作文課和閱讀導航課上與多位家長交流,他們多數(shù)承認是自己沒有想到,有一部分是不知道怎么教孩子積累。我在多篇帖子中講到這個問題,并呼吁大家重視。
在教孩子們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在與家長、孩子的交流互動中,我深深感受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這也是有許多孩子寫不好作文的重要原因。試舉幾例:
(1)我到多位學生家里考察孩子,交流互動。有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大多數(shù)家庭都會養(yǎng)一兩盆花草小樹。但在我問他們這是什么名字時,幾乎全都說不出來。更令人奇怪的是家長也說不出來。那就更不必說家長去幫助孩子積累相關知識了。
(2)我經(jīng)常帶學生去游玩,一邊玩一邊給他們講一些相關知識和觀察方法及寫作方法,然后當場寫作。但我發(fā)現(xiàn)一些很常見、很有名的花草樹木孩子們都不認識,大部分孩子不認識香樟樹、桂花樹,不認識美人蕉、山茶花等。參見《您孩子認識多少樹木花草?您會失望嗎? 》等。
(3)曾有一位高年級男孩學習很努力,周末都排滿了課,各科成績還不錯。但是,他參加了一次我的游玩作文,當時是參觀菊花展。我?guī)麄兊揭粋具體場景,讓他們好好觀察一下,并做點觀察筆記。結果讓人大跌眼鏡,這個高年級男孩還不如三年級男孩(先前參加過我的一次課程),他不僅不知道怎么記一點筆記,連觀察也不懂,不知道觀察什么,要注意什么。真是不可思議。
(4)我多次講到的一個匪夷所思的個案:一位數(shù)學英語成績優(yōu)異、語文成績在良優(yōu)之間徘徊的四年級優(yōu)秀男生在父親陪同下,為了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特意去參觀第二課堂,回到我這兒要寫他老師規(guī)定的關于參觀第二課堂的作文了,很苦惱,不知怎么寫。我問他:參觀了哪里?答:不知道。只知道是在西湖邊一個樓。我又問:你知道是關于誰的嗎?答:不知道。我再問:你知道里面的內容是講什么的嗎?回答還是不知道。專門為寫作文去參觀,既不記筆記,也不有意識地在腦子里記一下,積累意識、學習習慣差到何種程度?孩子為什么會這樣?沒人教也。家長特意陪同孩子去參觀,一點不作提醒,說明家長壓根沒有積累的意識。
積累那么重要,但現(xiàn)實卻是如此。
你孩子存在類似情況嗎?
比如說,春節(jié)將至,又要過新年了,這是很喜慶的日子。但您孩子知道相關的知識嗎?了解中國春節(jié)的習俗嗎?
而我知道,許多學校都布置過學生寫有關節(jié)日的作文。如果你平時沒有一定的積累,關鍵時刻就會掉鏈。我在托管輔導班里,在夏令營里,曾給學生開過素質教育課和情商課,其中就專門講到節(jié)日文化。重點講了中國的春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和端午節(jié),少數(shù)民族的潑水節(jié)等。后來,好幾位學生高興地告訴我,他們在作文課中用上了。
我曾長期研究神話和民間文化,專門研究過節(jié)日文化,寫過多篇論文。還曾向有關部分倡議成立節(jié)日文化研究中心。我在十九樓上發(fā)的第一篇帖子就是在美食俱樂部的《從清明團子說起 》。現(xiàn)在,我將把我很多年前研究后寫作的《春節(jié) ● 新年 ● 年糕》陸續(xù)發(fā)帖,希望能讓孩子們多知道一些有關節(jié)日的知識,并產(chǎn)生積累意識。
(待續(xù))
已經(jīng)介紹的節(jié)日有:
1、春節(jié)(新年)。
2、除夕。
3、清明節(jié)。
4、中秋節(jié)。
5、端午節(jié)。
6、感恩節(jié)。
7、平安夜。
8、圣誕節(jié)。

 
 
  • 人贊過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
回復(123)
V16
發(fā)表于2017-01-01 19:56:14

圣誕老人:

據(jù)說他原是小亞細亞每拉城的主教,名叫圣尼古拉,死后被尊為圣徒,是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胡子老頭。每年圣誕節(jié),他駕著鹿拉的雪橇從北方面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圣誕禮物裝在襪子里,掛在孩子們的床頭或火爐前。
所以,西方人過圣誕節(jié)時,父母把給孩子的圣誕禮物裝在襪子里,圣誕夜時掛在孩子們的床頭。第二天,孩子們醒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床頭上尋找圣誕老人送來的禮物。如今,圣誕老人已成為吉祥如意的象征,不僅是過圣誕節(jié)時不可缺少的人物,而且也是歡慶新年時不可缺少的人物。

圣誕老人到底存不存在?在西方還有過大討論。連軍方都介入了。
不管圣誕老人是否真的存在,但他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V16
發(fā)表于2017-01-03 12:39:19

圣誕樹:

1,據(jù)說大約在十六世紀,德國人最先把長青的松柏枝拿到屋中去擺設,后來,德國傳教士馬丁路德把燭放在樹林中的樅樹枝上,然后點燃,使它看起來像是引導人們到伯利恒的星光,如同二千年前的東方三博士依照天上的星星找到耶穌一般。今日,人們已經(jīng)改用小燈泡代替蠟燭。

2,據(jù)說有一位農民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圣誕夜里接待了一個饑寒交迫的小孩,讓他吃了一頓豐盛的圣誕晚餐,這個孩子告別時折了一根杉樹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說:年年此日,禮物滿枝,留此美麗的杉村,報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農民發(fā)現(xiàn)那樹枝竟變成了一棵小樹,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來是一位上帝的使者。
這個故事就成為圣誕樹的來源。

在西方,不論是否基督徒,過圣誕節(jié)時都要準備一棵圣誕樹,以增加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圣誕樹一般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象征生命長存。樹上裝飾著各種燈燭、彩花、玩具、星星,掛上各種圣誕禮物。圣誕之夜,人們圍著圣誕樹唱歌跳舞,盡情歡樂。
V16
發(fā)表于2017-01-25 22:44:08

西方的圣誕節(jié)剛過完不久,中國最重大的節(jié)日春節(jié)又來了。
了解節(jié)日習俗,無疑是小學生需要重視的。尤其是春節(jié)之類的大節(jié)日。
它在作文中要用到,在基礎知識和閱讀理解上也會用到。
最近我給寒假班學生做的閱讀理解試卷中就有一份是講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

在講到積累時,我就強調,除了平時日積月累之外,還應該有專門的主動積累,我們要引導學生有意識地積累:兩三個節(jié)日習俗、兩三個母愛故事、兩三個父愛故事、兩三個英雄人物故事、兩三條關于時間的格言、兩三條關于知識的名人名言等。
V16
發(fā)表于2017-01-27 10:26:09
1#

今天是除夕,是舊年的最后一天了。
明天是新年的第一天,新的一年就要開始了!

金雞啼鳴,送金送銀,送祝福:

大家春節(jié)快樂,新年萬事勝意!
V16
發(fā)表于2017-01-28 12:05:39
2#

為什么吃年夜飯時不得隨便離桌?

過年有各種習俗。
我的老家諸暨有這樣一個風俗:在一家人團圓圍坐一桌,吃年夜飯時,如果誰先吃好了,還是要坐在那兒,不得先離開,直到大家都吃好了,才能離桌。
這個習俗我從小便知。但我一直以為,這只是一種習俗,一種規(guī)矩,一種禮節(jié),卻不知后面還有特殊的根源。
昨天吃年夜飯時,說起此事,我老母親說:這不僅僅是習俗,還有特殊原因的:一般人家沒有那么嚴格,只有在孵小雞的家庭有此特別要求:在吃年夜飯時,大家都吃好之前,不得擅自起身離開,不然,母雞也會起身的,那樣它就不好好孵小雞了。
原來如此!
雖然這也只是一種說法。但它背后的文化和心理特點值得我們研究!
V16
發(fā)表于2017-01-29 13:59:23
3#

吃撒糖年糕,年糕如何水養(yǎng)。

在16樓上,我介紹了年糕在我幼時的兩種吃法:

吾幼時尚有兩種吃法,別具特色,美味而簡便,至今記憶猶新:一是將整條年糕(或切成數(shù)段,而非切片)水煮后撈起,撒上白糖(紅糖)或蘸醬油吃;二是將整條年糕(或切段)埋在碳火灰中煨制,煨熟后體積膨脹,內中脆軟,表面顏色略帶焦黃,遠遠就能聞到一股誘人的香氣。

前者的做法比較簡單,容易操作。我曾經(jīng)為兒女做過,并介紹了我幼時是如何對這種吃法十分喜歡的。結果他們吃了也連連叫好。尤其是女兒,后來多次采用此種吃法。除了吃炒年糕外,她就最愛吃撒糖年糕了。而且,撒糖時,往往喜歡選擇紅糖。我也覺得紅糖比白糖好吃。
最近,我在為那個三年級女孩補課時,有一次吃中飯時,我也給她品嘗了這種撒糖(紅糖)年糕。沒想到她也很喜歡這種吃法。一邊吃,一邊說:嗯,好吃!

舊時過年,家家都有用水養(yǎng)著的幾缸年糕,根據(jù)需要隨時可以撈來做成美食。當你懶得煮飯炒菜而又不想吃剩菜飯時,年糕便是最佳選擇。
但用水養(yǎng)年糕,需要經(jīng)常換水,才能保持年糕不變味。去年我有從老家?guī)淼哪旮猓B(yǎng)在水盆里。我發(fā)現(xiàn)每隔四五天就得換一次水,不然就會產(chǎn)生一種小氣泡,這是急需換水的信號。我用手一洗,感覺年糕上滑滑的,有點粘,需要用手把這一層粘滑物弄干凈。個別年糕還會出現(xiàn)局部變色現(xiàn)象,那是變質的跡象,需要局部處理了。如果要想年糕保持得好,就須勤勞換水。
這使我想起小時候吃年糕,雖然喜歡,但有時候總覺得有一般怪味,F(xiàn)在想來,就是沒有勤換水的結果。不過也難怪,這么大的水缸,要換水太困難了,農村里又沒有自來水,根本做不到一個禮拜換一次水的。
V16
發(fā)表于2017-02-01 21:29:02
4#

什么叫“破五”?

今天是“破五”日。什么叫“破五”?
我在前面介紹了過年要吃年糕和水餃時,說到它們跟過年時的一個習俗有關:

按俗,從初一(一說從除夕開始)到初四,商鋪店肆一律閉門歇業(yè),直到初五才開始營業(yè),故初五稱為“ 破五 ”。人們要在初五開始才能買到所需,所以必須在年前準備好各種物品,俗稱“辦年貨”。
舊俗,北京地區(qū)從初一到初五,婦女不動刀和剪子。浙江一些地方除夕要將剪刀藏起來,菜刀上嵌個紅蘿卜,秤鉤上扎個紅蘿卜,以示不動刀、剪、秤。理由是:刀剪屬兇器,春節(jié)期間動之不吉。但我們不難從中發(fā)現(xiàn)隱含的深意:讓辛勞勤苦了一年的天下婦女借此機會得以徹底休息和娛樂一段時間,以調整身心,這也算是一種補償吧。

正因為在此期間,既無食品可買,又不能動刀、剪,所以催生了年糕和水餃這樣的方便食品,后來演變成特色小吃。
在初五前,不得動刀剪,實際上是保護婦女,讓母親們有一個心安理得的休息時間。但到初五之后,就沒有這些規(guī)矩了,店鋪也開張了,媽媽們又要忙碌起來了。
這個初五開始破除那些規(guī)矩(禁忌),人們開始勞作,店鋪開始營業(yè),俗稱“破五”。今天正是“破五”日。

關于破五,我剛剛看到了一篇帖子,有詳細介紹;仡^我借花獻佛,發(fā)上來。
V16
發(fā)表于2017-02-03 01:03:19
5#

破五民俗有哪些?掃屋送窮迎財神!

中新網(wǎng)北京2月1日電(上官云)正月初五是正月里一個重要的日子,又叫“破五”,因為農歷新年前幾天的諸多禁忌過此日可破,故有該名。民俗學者王娟在接受中新網(wǎng)記者采訪時表示,“破五”的主要習俗是“送窮”、迎接財神,“這一天的食俗是吃餃子,但是和除夕的餃子還略有區(qū)別”。
“破五”是指農歷正月初五,中國民間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過去,為了迎接新年,從除夕到初五之前的一段時間內,有許多規(guī)矩和禁忌,但到了初五,意味著這些都可以破除了。人們清晨早早起床,放鞭炮、打掃衛(wèi)生。鞭炮要邊放邊往門外走,表示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趕出去。
初五當天,人們要“送窮”。舊日,從正月初一開始,就不準掃地、倒垃圾,或者掃地只能從門口往里掃,不可以往外扔,這樣能夠聚財,否則會散掉福氣。但垃圾又不可能總留在家里,人們認為,這些垃圾到了初五就變成了窮土,應當打掃干凈趕緊送走。
《燕京歲時記》對此也有記載,其中說:“初五日謂之‘破五’,‘破五’之內不得以生米為炊,婦女不得出門。至初六日,則王妃貴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來,互相道賀……而諸商亦漸次開張貿易矣
如上所述,過了“破五”,商戶可以做生意,人們也可以參加一些公共活動了,也會有舞龍、舞獅子等酬神表演。不過,整個春節(jié)期間休閑活動都比較少,大規(guī)模的娛樂活動要等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才會有。
此外,民間傳說財神爺?shù)纳站褪钦鲁跷澹虼耍?ldquo;破五”也就成了民間迎財神的吉日,尤其是商戶,很是重視。按照傳統(tǒng)習俗,當天人們要貼好財神像,燃放鞭炮、拜財神。
大年初五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有的地方稱為“捏小人嘴”:包餃子時,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著餃子邊捏。據(jù)說,這樣可以規(guī)避新一年的讒言。“破五”吃的餃子,餃子邊兒要卷起來,做成“老鼠餃子”,寓意是“鼠咬天開”,有一種說法認為是老鼠將混沌一片的天地咬出縫隙,也有“破開”的意思。
“破五”一到,也就意味著過年活動的第一階段基本結束。地域不同,節(jié)日習俗會略有差異,但都是寄托了人們美好的期待,希望新的一年通過勤勤懇懇的勞動便能過上好日子。
 
 
V16
發(fā)表于2017-04-01 19:33:29
6#

清明節(jié)、清明餜、清明作文

昨天吃了老母做的清明餜和清明團,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兒時!幼年的記憶便一一呈現(xiàn)在眼前。
老母做的清明餜和清明團與杭州常見的不同,顏色翠綠,形態(tài)精美,味道也要好許多。市場上賣的只是應景之作,形色味都差遠了。老母做的清明團子,還以晶亮的糯米為點綴,既好看,又好吃。35樓有圖有真相呵!
清明節(jié)之后,有的學校還要布置學生寫清明節(jié)的有關作文。有不少小朋友也感到為難。清明餜好吃,清明作文難寫啊!這主要是不太了解習俗和缺乏寫作思路所致。
不用著急,這上面都有介紹呵!好好找一找吧。
我以前專門發(fā)過一篇關于清明節(jié)作文的帖子《清明節(jié)的作文到底該怎么寫?為何老師要求一改再改?》。可參考。


快捷方便,林風帖子精華盡現(xiàn)眼前:

只要點一下小學教育版左側【教育超市】的“林風”圖章(標記),即可進入我的圈子,立馬看到《林風樓主主要帖子目錄》,找到你需要的帖子,即可直接點入,輕松方便。

林風樓主主要帖子目錄
一、作文
二、閱讀、背誦、成語、文言
三、行為習慣心理、學習方法等
四、家長、老師
五、幼兒:

★★★★★★★★★★★★★★

V16
發(fā)表于2017-05-26 21:25:25
7#

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有哪些習俗?

端午節(jié)又要到了,人們馬上想起吃粽子、賽龍舟什么的。有的還要掛艾草菖莆、繡香囊、吃五黃呢。但是,我們的孩子又能說出多少相關的習俗內容呢?他們知道這個節(jié)日是怎么來的嗎?
由粽子和龍舟,可以聯(lián)想到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順便可以教孩子讀讀他的詩歌,什么“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還可以跟孩子講講《白蛇傳》,里面就有白娘子禁不住丈夫許仙的勸說在端午節(jié)喝下雄黃酒,最后變原形的故事情節(jié)。因此還有了一個歇后語:白娘子喝雄黃酒——顯了原形。為什么會顯原形呢?

您家小孩子知道多少關于端午節(jié)的習俗呢?
假如在閱讀理解題中有一道,要答者說說端午節(jié)有哪些習俗,您家孩子能說出、并寫出幾種呢?

V16
發(fā)表于2017-05-27 21:23:54
8#

端午節(jié)去看武大郎和潘金蓮!

端午節(jié)天氣不錯。怎么讓小朋友快快樂樂過個節(jié)呢?
當然,最好是帶小朋友去看賽龍舟,然后吃個美味的粽子。如果能讓孩子體驗怎么包粽子,那就更好了。期間,可以為孩子講講端午節(jié)的來歷,講講屈原的詩歌和故事,講講五黃是怎么回事,還可以講白蛇傳的故事。也可以講講艾草的作用。
我們則要在端午節(jié)那天,去河坊街觀看賣燒餅的武大郎和潘金蓮,寫人作文。這是一次免費的體驗活動。

詳見林風樓主好店里的林風圈子。
V16
發(fā)表于2017-05-29 19:19:02
9#

端午節(jié)的名稱

 

端午節(jié)稱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龍舟節(jié)、浴蘭節(jié)等。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與春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一起,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的時間在陰歷五月初五。

端午的“端”,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端午,也就是初五。每月有三個“五”日,頭一個五日就是初五。

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shù)以至五謂之端五。

代以天干地支紀年,按地支順序推算,農歷的正月開始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順序推算,第五個月正是午月”。午,與五通用,故端午與端五同義。

又因其月數(shù)與日數(shù)相同,都是五,所以,端午節(jié)也稱重五節(jié)重午節(jié)

而午時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

端午還有各種叫法,例如當五汛、天中節(jié)、夏節(jié)、菖節(jié)、蒲節(jié)、詩人節(jié)、女兒節(jié)、五蛋節(jié)龍日、午日、屈原日,共計20余種。

V16
發(fā)表于2017-05-30 20:47:06
10#

端午節(jié)的來源

關于端午節(jié)的來歷或來源,有各種說法,總計不下十種。

或說,端午源于浴蘭(以蘭沐。┕(jié),或說端午節(jié)源于夏至節(jié)。

還有一種說法,謂端午來自于“惡日”。這種說法頗為有趣。

古人認為,五月五日,不吉利,為惡月、惡日。這一天出生的人,要對其父母造成傷害,所以,最好是不要生,生下了最好是不要養(yǎng)。《風俗通》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史記·孟嘗君列傳》記,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親曾求他不要把他生下來,因為他生下來,就要害父。

東晉大將王鎮(zhèn)惡五月初五生,故其祖父給他取名為鎮(zhèn)惡。

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所以從小就被寄養(yǎng)在宮外。

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故在此日插菖蒲、艾葉,用以驅鬼;或薰蒼術、白芷等,喝雄黃酒,以避疫病。


著名學者和詩人聞一多寫過《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端午來源于龍圖騰。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qū)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

其主要理由是:、

1、端午節(jié)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

2、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系尤深。吳越百姓還有斷發(fā)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

3、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不過,關于端午節(jié)的來歷,卻以與歷史人物有關的說法最為流行。這個歷史人物有:屈原、伍子胥、曹娥等。

V16
發(fā)表于2017-06-01 12:59:45
11#

端午節(jié)、潮神、伍子胥

伍子胥,名員,春秋時期楚國人。他的、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伍子胥棄暗投明,奔吳國,助吳伐楚,五戰(zhàn)后終于攻入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

吳王闔廬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大敗越國。越王勾踐請和,夫差竟答應了。子胥強烈反對建議吳王應該徹底消滅越國,殺了越王。夫差不聽。吳國太宰伯嚭,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竟然,賜子胥寶劍自盡。

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臨終時囑咐其子:抉吾目懸于南門,以觀越兵來伐吳。以魚皮裹吾尸投于江,吾當朝暮來潮,以觀吳之敗。

傳說伍子胥死后,尸體被拋入錢塘江中,錢塘潮由此而生。涌潮時,人們還能見到子胥白馬素車奔馳于潮頭之中。

百姓感其事跡,紛紛以各種形式以紀念伍子胥,還有迎接潮神的活動。

因伍子胥死亡之時正是五月初五,故漸漸形成了端午節(jié)祭伍子胥的習俗。尤其在江浙一帶流傳甚廣。

杭州吳山上有伍公(亦稱伍公廟、伍員廟、胥山廟)。人們奉伍子胥潮神,一直香火不斷。至今猶在。

 

V16
發(fā)表于2017-06-02 01:24:48
12#

端午節(jié)與曹娥 

后漢書·列女傳》記:孝女曹娥者,會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為巫祝。漢安二年五月五日,于縣江溯濤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縣長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為立碑焉。

曹娥,上虞皂湖鄉(xiāng)曹家堡人。父曹盱,為巫祝,能"撫節(jié)按歌,婆娑樂神。"東漢漢安二年(143)五月五日,曹盱駕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君,"為水所淹,不見其尸。娥年十四,投瓜于江,存其父尸。曰:父在此,瓜當沉。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自投于江而死,五日后抱父尸出。"

時,吳越地區(qū)逢端午節(jié)祭祀潮神。傳說潮神有兩個,一是伍子胥,為前潮神,二是文種,為后潮神。兩人皆吳越忠臣。祈潮可保地方平安,漁業(yè)豐收。

漢安二年(143)五月五日,舜江上舉行迎潮神儀式。曹娥父親曹盱駕船迎潮神,不幸溺水而死,尸體被浪卷走。年僅14歲的曹娥痛哭流涕,晝夜不停地哭喊著沿江尋找。到十七天時,她脫下外衣投入江中,對天禱祝說若父尸尚在,讓衣服下沉如已不在,讓衣服浮起。”(一說投瓜)言畢,衣服即沉沒。于是曹娥投江尋父。五日后,已溺水身亡的曹娥竟背負父尸浮出了水面。此事迅速傳揚開去,轟動朝野。

后人為紀念曹娥,改舜江為曹娥江。元嘉元年(151),上虞縣令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旁,命弟子邯鄲淳作誄辭,刻石立碑,以彰孝烈。后蔡邕訪之,值暮夜,手摸其文而讀,題八字于碑陰:“黃絹幼婦外孫齏臼!

據(jù)史料記載,自宋代以來歷代帝王對曹娥曾大事褒揚。宋元佑八年(1093)宋哲宗敕建高大輝煌的曹娥正殿。并予封號XX夫人”,甚至惠及其父母。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命官赴廟祭奠,誠意伯劉基親撰誄文……

歷代盛行曹娥廟會,從陰歷五月十五始,至五月二十二止,為期七天。香客云集,盛況非凡。

曹娥碑

是東漢年間人們?yōu)轫灀P曹娥的美德,紀念她的孝行而立的石碑始由蔡邕蔡文姬的父親書寫此碑。經(jīng)歷千百年風雨滄桑之后,又由宋朝王安石的女婿蔡卞重新臨摹,一直保存至今。

曹娥碑高2.1米,寬1米,上面的字體為行楷體。

碑上有邯鄲淳撰寫的曹娥碑記》:

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與周同祖,末胄荒流,爰茲適居。盱能撫節(jié)按歌,婆娑樂神。漢安二年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不得其尸。娥時年十四歲,號慕思盱,哀吟澤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經(jīng)五日抱父尸出。以漢安迄于元嘉元年青龍辛卯,莫之有表。度尚設祭誄之…… 

蔡邕補記:黃絹幼婦,外孫齏臼。

圍繞這塊石碑,有一個有趣的傳說。

話說三國時,曹操和楊修一起來曹娥廟祭拜。看到碑上八個字感到很奇怪,不解其義,最后還是楊修破譯了這個謎語,說答案便是絕妙好詞。他給曹操解釋說:黃絹是有顏色的絲綢,那便是字;幼婦是少女,即字;外孫是女之子,那是字;是搗碎的姜蒜,而齏臼就是搗爛姜蒜的容器,用當時的話說就是受辛之器旁加就是的異體字。所以““黃絹幼婦,外孫齏(ji)臼,謎底便是絕妙好詞。

 因為有了這個故事,便成就了 “曹娥碑作為中國最早的字謎的美譽。也正因為曹娥碑隱含著中國第一個字謎,是中國文字隱語的圖騰,字跡的鼻祖,歷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歡到這里參讀研究這塊石碑。羅貫中、曹雪芹更是把曹娥碑故事寫入了自己的作品中。

 

V16
發(fā)表于2018-02-14 16:30:12
13#

美好的春節(jié)又來了,祝大家節(jié)日快樂!

給小朋友出一道有趣的題:
過年和春節(jié)有何區(qū)別?各是什么意思?
V16
發(fā)表于2018-02-16 01:10:16
14#

過了十二點,或者說零點,新年就開始了。

祝小朋友新年快樂,學習進步,天天有喜事!
V16
發(fā)表于2018-04-05 22:43:14
15#

清明的作文怎么寫?


今天又是清明節(jié)了。
孩子們放假三天,雖然有的人有掃墓等事要做,但大多孩子還是挺開心的。一方面,是因為放假,相對就輕松了;另一方面是可以外出游玩踏青、欣賞美好春光了,有的還會回一趟老家呢。
但是,恐怕有相當多的孩子接到了寫作文的任務。寫什么呢?有的可能沒有具體規(guī)定,可隨意選擇;有的卻被明確要求寫關于清明節(jié)或清明掃墓的作文。
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許多孩子不知怎么寫。有的連主要寫什么都搞不清。所以,我們必須搞清概念,審清題目。
下沙金老師曾經(jīng)在一個帖子里說到過,她為同學們講解、布置過關于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期末考試時,作文的要求則是寫一篇關于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作文。兩者都是“傳統(tǒng)”,但寫作范圍和要求是不一樣的。傳統(tǒng)文化比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概念大,范圍廣;傳統(tǒng)節(jié)日(注意:是傳統(tǒng)節(jié)日,所以,國慶節(jié)、教師節(jié)都不屬于)只是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而許多傳統(tǒng)文化(比如婚俗、祝壽、喪葬等)并不是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結果,有許多同學把這兩個概念混淆了,吃了大虧。
清明節(jié)放假,若是你也要寫關于清明節(jié)或清明掃墓的作文,你就要首先分清概念,確定到底應該寫什么,然后再明確重點和寫作思路等。這樣,你的作文就不太會出問題了。
假如你有什么不明白,或者不知如何寫,那么,請你去好好讀一讀我以前發(fā)的帖子《清明節(jié)的作文到底該怎么寫?為何老師要求一改再改?》吧。
V16
發(fā)表于2019-01-30 20:45:48
16#

美好的春節(jié)又要來了,大家盼望著,期待著,興奮著。
春節(jié),或過年,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最有名,最隆重的節(jié)日。我們小朋友很有必要對它作比較全面的了解。這不僅僅是掌握知識,而且,直接對作文和閱讀有著特殊的作用。在作文中,以春節(jié)為題材,或者與春節(jié)有關,那并非少見;在做閱讀題時,也會遇到與春節(jié)有關的文章或試卷。
當然,所謂傳統(tǒng)節(jié)日,除了春節(jié)外,還有好多,我們小朋友最好也能有一定的了解。
最近,我在成語這個帖子中,就涉及到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們可以通過學習成語,

了解傳統(tǒng)習俗,學習傳統(tǒng)文化。


學習成語的作用是很多方面的。其中就可以學習知識,了解民間的風俗習慣,懂得更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
   我們要寫好作文,必須注意幾個方面:

(一)看書,會看書;

(二)積累,善積累;

(三)多觀察,會觀察;

(四)掌握作文的基本方法。

學習成語,就是屬于積累的重要手段。

作為學生,了解民間節(jié)日,學習傳統(tǒng)文化,這是十分必要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真是豐富多彩傳統(tǒng)節(jié)日就是其中之一。你看,春節(jié)、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佳節(jié)一個接著一個,家喻戶曉,人人皆愛。我曾研究過中國節(jié)日文化,還寫過關于春節(jié)、清明節(jié)等的論文,開過節(jié)日文化的課程,為孩子們了解、學習傳統(tǒng)文化做些普及工作(在十九樓小學教育版有發(fā)帖)。
    我們的孩子對節(jié)日還是十分喜愛的。但也曾出現(xiàn)了崇洋排內的現(xiàn)象,F(xiàn)在的年輕人和小孩子似乎更了解、喜歡圣誕節(jié)、情人節(jié)、萬圣節(jié)等外國節(jié)日,而對本土的節(jié)日知之甚少(非成語。但常被人誤認為成語)。這也反映出了我們在一段時間內對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宣傳不足,保護推廣不力的情況。像端午節(jié)這樣有著濃厚中國特色的節(jié)日文化傳到了韓國、日本等國家,經(jīng)過他們的本土化,而成為他們的節(jié)日和文化,韓國還將此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成功申遺,而我們作為該節(jié)日文化的發(fā)源地,還蒙在鼓里呢。后來經(jīng)過一些民俗學家的努力,終于引起了國家的重視,之后才有了為節(jié)日立法,并增加了端午節(jié)、清明節(jié)放假一天的規(guī)定。有些節(jié)日文化也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而去申遺。
    但是,還是有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快要湮滅而且有的已經(jīng)消亡了;ǔ(jié)屬于快要被人們遺忘的節(jié)日,近幾年才被重新發(fā)掘出來,并被利用推廣。杭州在2011舉行了規(guī)模較大的第一屆西溪花朝節(jié)。此后每年都舉辦,至今不絕。每年春天都要帶學生去觀賞花朝節(jié)的百花盛會,寫有關作文。大家玩得開心,學得有趣,收獲不淺(非成語。獲益匪淺、受益匪淺、獲益不淺、受益不淺,均非成語)。
關于花朝節(jié)和中秋節(jié),還形成了專門的成語,這就是“花朝月夕”。


V16
發(fā)表于2019-01-31 22:33:08
17#

跟我學成語,輕松成博士!     

    【林風成語吧】

每天一個成語!日積月累,受益終生。

 5、夕: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比喻良辰美景33)。也特指農歷二月十五的茶花朝節(jié)和農歷八月十五的中秋節(jié)。

日出之時,早上。

日落的時候,傍晚,泛指晚上。

也作:花晨月夕、花辰月夕、花早月夜、月夕花朝。

近義詞:良辰美景。

造句:花早月夕,所謂良辰美景,特別值得我們好好珍惜。

趣談關于中秋節(jié)的故事傳說比較多,大家也熟悉,F(xiàn)在就講一講花朝節(jié)的趣事。

花朝節(jié),俗稱花神節(jié),傳為百花的生日。為漢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一般為農歷二月十五,也有地方為農歷二月初二、二月十二。節(jié)日時,人們結伴到郊外瀏覽賞花,稱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賞紅。還要到花神廟燒香拜神祈福。另有掛花神燈、放花神燈等習俗。

此外,還有關于花神和十二月花神的說法。傳說,最早的花神為女夷。她是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善于種花養(yǎng)花,故被尊為花神。

“十二花神”是指一年的十二個月,每個月都有一種當月開的花,謂月令花卉;而每個月都有相應的一位花神來掌管。這十二位花神,多為美女,但也有不少是男的。具體有不同的說法。按照清代吳有如的《十二花神圖》,十二個花神分別為:一月梅花柳夢梅,二月杏花楊玉環(huán),三月桃花楊延昭,四月薔薇張麗花,五月石榴花鐘馗,六月荷花西施,七月鳳仙花石崇,八月桂花綠珠,九月菊花陶淵明,十月芙蓉花謝素秋,十一月山茶花白居易,十二月臘花佘太君,F(xiàn)代著名畫家張大千還作過一幅畫《十二花神》,但里面的花神全是女性。

我?guī)W生去參觀杭州西溪花朝節(jié),就看到由眾美女扮飾成十二月花神,服裝鮮艷,在敲鑼打鼓(非成語的歡送下,在百花夾道中一路行走,吸引了無數(shù)游人。

花朝節(jié)在古代非常受重視,與中秋節(jié)并重。在元明清的小說和戲曲中,多有對花神的利用和描寫。湯顯祖《牡丹亭》中就寫到大小花神。而該書中的主人公柳夢梅后來也被封為花神。眾多小說中,往往以花朝節(jié)為背景,用來塑造主人公性格,鋪墊主人公命運。馮夢龍、凌夢初兩人著的“三言二拍”中,都有小說寫到花朝節(jié)。最有名的則是曹雪芹的《紅樓夢》了。作者把書中的主人公賈寶玉和林黛玉,還有花襲人,三人的生日都安排在花朝節(jié)的二月十二,是有特殊含義的。特別是,作者運用大量筆墨描寫“黛玉葬花”,極富感染力,而成為書中最經(jīng)典的片段。

現(xiàn)代著名作家張恨水的長篇小說《金粉世家》中,女主人公冷清秋的性格清冷孤傲,她的生日也是花朝節(jié)的二月十二。而她最喜歡讀《紅樓夢》了。這應該也是作者的刻意安排。她早就明白:自己的命運也會像林黛玉一樣。

清朝雍正皇帝的第一寵臣李衛(wèi),雖然大字不識幾個,但他清正能干,后來當上了浙江總督。他就很受花朝節(jié)文化的影響,在西湖邊造了一座花神廟,這就是后來的西湖十八景之一的湖山春社。李衛(wèi)還特意請人在花神廟上題寫了一副對聯(lián):鶯鶯燕燕翠翠紅紅處處融融洽洽,雨雨風風花花葉葉年年暮暮朝朝。后來,電影《唐伯虎點秋香》里,也出現(xiàn)了這副對聯(lián)。

關于花朝節(jié)的來歷,還有一個傳說:唐朝天寶年間,有一個叫崔玄微的花癡,遠近聞名。一個二月之夜,一群由百花精變的艷麗女子進入其園,對他說:本欲迎春怒放,無奈風神(封姨)阻撓,請你幫忙解救。崔欣然同意,隨即按照吩咐準備彩帛,畫日月星辰;于二月十二日五更時分,將彩帛懸掛于花枝。之后果然狂風大作,幸有彩帛護持,花朵無一損傷、飄落。眾人見之,深以為奇。后紛紛效仿之,遂成風俗。(見《博異記》)

因為懸彩護花的時間必須安排在五更,故稱為“花朝”

V16
發(fā)表于2019-02-01 21:41:55
18#

跟節(jié)日有關的成語

跟花朝節(jié)和中秋節(jié)有關的成語:

花朝月夕、花好月圓、月圓花好、春花秋月、月滿花香、花容月貌、月貌花容、花前月下、月下花前、良辰美景、閉月羞花、月滿乾坤、皓月千里、月朗風清、月明風清、月光如水、月明如水、月過中秋、月缺花殘、月里嫦娥、月殿嫦娥  ……

跟春節(jié)、過年和元宵有關的成語: 

張燈結彩、張紅燃爆、燈火輝煌、燈燭輝煌、燈火萬家、萬家燈火、火樹銀花、鼓樂喧天、鼓吹喧闐、普天同慶、喜氣洋洋、喜地歡天、歡天喜地、恭賀新禧、恭喜發(fā)財、財運亨通、財源廣進、招財進寶、吉星高照、福星高照、福如東海、福如海淵、福如山岳、福齊南山、福與天齊、福壽雙全、福壽天成、福壽天齊、福壽齊天、福壽無疆、福壽綿綿、福壽綿長、福祿雙全、福祿長久、一帆風順、萬事如意、萬事亨通、萬事大吉、吉祥如意、吉祥止止、吉日良辰、五谷豐登、五谷豐熟、五谷豐稔、六畜興旺、金玉滿堂、送舊迎新、送故迎新、除舊布新、除舊更新、去故就新、送往迎來  ……

★小游戲:

若能說出關于節(jié)日的成語7個以上,即可向父母領取小禮物一份。

V16
發(fā)表于2019-02-02 21:34:58
19#

祝福語與成語

連年有余,年年有余,是成語嗎?

咋一看,肯定以為是成語。其實他們不是成語。我找了多本大小成語詞典,都未見收錄。

連年有余,不是成語。它只是祝福語、吉祥語。

在我們的生活中,尤其是逢年過節(jié),或遇到喜慶時,總要說一些好聽的話,祝愿的話,那就是祝福語,或叫吉祥語。例如:恭賀新禧、恭喜發(fā)財、吉星高照、福星高照、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

前面列舉的祝福語,同時又是成語。但是,也有一些祝福語,只是祝福語,而非成語,最多也只能說是慣用語。例如:紅紅火火、和和美美、闔家幸福、闔家團圓、年年有余、連年有余等。

實際上,像連年有余、年年有余這樣的祝福語,真應該列入成語。因為它們也流傳許多年了,而且是廣為流傳的固定說法。但是,眾多成語詞典都沒有收錄。等你長大了編一本成語大詞典,就一定要把它們收進去。哈哈哈哈。

連年有余這個祝福語很有意思。它運用了諧音和象征的手法。連與蓮諧音,余與魚諧音。有一幅年畫很有名,上面畫著一個胖娃娃,騎在一條大鯉魚背上,旁邊還有蓮葉、蓮花,象征著家庭生活富裕,吃穿不愁,年年有余。

我?guī)W生去參觀杭州的運河博物館,那里面就有一幅連年有余的年畫。我就給學生講解它的寓意,它的諧音討彩。

在中國的傳統(tǒng)習俗里,過年是很熱鬧的,也是很快樂的,貼春聯(lián),掛年畫,殺年豬,燃放煙花爆竹,還講究穿新衣,吃大菜和小吃(如水餃、年糕等),分壓歲錢等。尤其是除夕夜的年夜飯,是特別豐盛,特別講究的。在年夜飯里,許多家庭都有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就是一條大魚,而且必須是整條的,不能切成段。還有一個講究,這條魚一定要吃,但不能吃完,必須留一些到第二天。第二天就是新年了,留到第二天,也就意味著這條魚留到第二年了。這樣,不就是年年有魚、連年有魚了么?而魚與余諧音,魚就是余,這樣就有美好的祝福在其中了:年年有余,連年有余。吃穿富足,有余,有余。

類似的諧音祝福,還是挺多的。例如,在過年時,一不小心把碗盤掉地上打破了,本來是要挨罵的。但因為是過年,不宜罵,于是看見的人連忙安慰說:好,好,歲歲平安,歲歲平安。為什么打碎碗盤是歲歲平安呢?因為碎與歲諧音啊。這就是巧妙利用諧音來討彩頭,表示祝福了。你看,其中有智慧。

南方人愛吃年糕。年糕,就是年年高,也是利用諧音表示祝福了。

湯圓,元宵,喻意團圓,也是利用諧音和形似的祝福。

V16
發(fā)表于2019-02-08 00:22:11
20#


讓小朋友做做知識點積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

我們許多小朋友的平時積累太少了,導致作文時想用沒來源,閱讀時想做不知具體的知識點。同時,積累少也直接決定了基礎這一塊失分多。
說穿了,語文就是日積月累的功課。沒有日常的積累,想要學好語文,是不可能的。凡是語文優(yōu)秀的,絕對離不開平時的積累。
在寒假視頻閱讀班中,幾位小朋友就因為平時的積累太缺乏,導致做閱讀題時有好幾道題直接空白。于是,我就教他們做積累的方法,例如,做好積累本、糾錯本,每天一個成語,每周一首古詩,每周一個知識點,等等。
就在課程結束時,我布置了最后一個作業(yè):搜集整理關于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知識點。
這個搜集整理太有講究了,對小朋友的鍛煉價值太多了。
如果您有興趣,也不妨讓您家孩子也來試試。整理好后,可以發(fā)上來,我來點評一下。




詳見林風有圈圈。






V16
發(fā)表于2019-10-07 19:01:32
21#



今天是重陽節(jié)。祝大家安康!





重陽節(jié),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jié)又稱“登高節(jié)”。還有重九節(jié)、茱萸、菊花節(jié)等說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重陽節(jié)與除、清、盂三節(jié)也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里祭祖的四大節(jié)日。
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jié)。 


V16
發(fā)表于2019-11-28 21:31:22
22#

在帶學生逛御街,寫話題作文時,我除了給學生講解杭州的歷史外,還設計了一些游戲活動,以增加趣味性。其中有一個就是,讓大家來猜猜,南宋時,作為首都的杭州有多少人口,美國首都又有多少人口。后者是我我故意設的陷阱,考驗有誰了解美國的歷史。結果,絕大多數(shù)人都上當了,紛紛說出數(shù)字。實際上卻是:當時美國都不存在,哪來首都和人口?

可見小朋友需要多看書,開闊眼界,增長知識,了解一些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

而感恩節(jié)就與美國的歷史有關。今天,就讓我們來介紹一下感恩節(jié)吧。

 

感恩節(jié)的由來


1620年,英國一批主張改革的當清教徒因理想和抱負不能實現(xiàn),而退出國教,自立新教。由此激起當政者的仇恨和打擊。不堪歧視和迫害的清教徒們逃到了荷蘭,隨后又逃亡美洲。

9月初,102名清教徒登上著名的“五月花號”船,在海上漂泊了65天,歷經(jīng)艱難,終于到達了美國的東海岸,在羅得島州的普羅維斯敦港登陸。

時深值冬,而當?shù)剡是一片荒涼未墾的處女地,環(huán)境惡劣,缺衣少食的移民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冬天過去后,只剩下50來人。就在這生死關頭,當?shù)氐挠〉诎踩藶樗麄兯腿チ松畋匦杵,還教他們狩獵、捕魚和種植,建立了新的家園。

不久,移民們獲得了大豐收。在歡慶的日子里,按照宗教的傳統(tǒng)習俗,移民們?yōu)榱烁兄x上帝的恩賜,規(guī)定了感謝上帝的日子,同時為了感恩印第安人的真誠幫助,便邀請他們一起慶祝。在這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他們將捕獲的火雞制成美味,款待印第安人,共同聯(lián)歡;顒映掷m(xù)了三天。

在第一天,除了聚餐歡慶外,還于黎明時鳴放禮炮,然后列隊走進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誠地向上帝表達謝意,再點燃篝火舉行宴會,將火雞制成美味佳肴,大家共食。第二天和第三天,又舉行了摔跤、賽跑、射箭、唱歌、跳舞等活動。大家非常盡興。

由此就形成了感恩節(jié)活動。1789年,美國第一任總統(tǒng)華盛頓規(guī)定,1126日為全國統(tǒng)一的感恩節(jié)。1863年,林肯總統(tǒng)再次宣布感恩節(jié)為全國性節(jié)日。1941年,美國國會經(jīng)羅斯福總統(tǒng)批準通過一項法案,宣布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全國的感恩節(jié)。感恩節(jié)放假,一般都會持續(xù)到周日。

V16
發(fā)表于2020-03-26 10:08:31
23#


清明馃的味道

清明,真是一個奇怪的節(jié)日,既有掃墓祭奠先人的哀痛,又有踏青吃清明馃的歡樂。
掃墓是一種習俗和禮節(jié)。吃清明馃是一種習慣和美食。真正能夠體現(xiàn)清明節(jié)味道的,還是清明馃。
清明節(jié)又到了。清明馃的味道一次又一次地襲來。但是,這個味道與之前的不一樣了,它夾雜了一種酸痛,一種遺憾,還有深深的思念。
母親去世一年多了。她在去年清明節(jié)前走了,永遠永遠地離開我們了。
母親生前,總是提前一個月,到處找青(艾草),包清明馃。她包的不止一次,于是,我們一年中就擁有了好幾個清明節(jié)。
她包的清明馃,青青的,亮亮的,形美,色美,味更美。我一吃就是五六個,若非怕胃受不了,真想再吃五六個。馃吃完了,但余味無窮呀!
哎,那個清明馃的味道,才是真正清明節(jié)的味道。
但是,這個味道再也回不來了,只能從記憶深處尋覓點點滴滴。

V16
發(fā)表于2020-03-27 20:12:40
24#

清明節(jié)清明團子清明餜

 

清明節(jié)又稱三月節(jié)、踏青節(jié)等,為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者,氣清景明也。時值仲春,綠草如茵,萬物競長,天氣明朗,空氣清新,故稱清明。

清明節(jié)與寒食節(jié)密切相關。清明節(jié)的小吃多從寒食小吃轉化而來,而做寒食小吃的目的是為了在寒食其間有一種簡便實用,冷食也能美味可口,而且便于存放的美食。


清明團子:

廣泛流行于江南地區(qū)。它是在糯米粉中加入艾草等調和制作而成,內包棗泥、豆沙等餡料。講究的還要在青團外層沾上糯米再蒸制,青綠中帶玉白,既好看又好吃。古書中有一種叫“青團子”的食品,系用雀麥汁調和而成,估計是清明團子的前身。蘇州一帶則有傳說,清明團子是為紀念大禹而用的祭品,并且有祝愿、祈求農業(yè)豐收的含義。


清明餜

則主要流行于浙江地區(qū)。它采用青蓬(艾草)或野薺切碎和入糯米粉中,做成青餜。有的做成畚斗狀,謂畚斗餜,寓意糧食豐收,有糧可裝;有的做成犁頭形,寓意耕作順利;還有的做成狗、羊等形狀,謂清明狗、清明羊等,最受小孩子歡迎。而畚斗餜和犁頭形餜還具有勸農的意義:吃了這些餜,漫長的冬季休閑結束了,就要進入忙碌的春耕生產(chǎn)了,大家都要作好思想和物質準備,全力投入農事勞作,以求作物豐收、豐衣足食。

 

清明餜由于加入綠色野菜(草),既與春色相契,又不易變質,其中包入了由雪菜、豆腐、筍丁等做成的餡料,更是色翠而味美。加上形狀上的象形,寓意上的勸農求穰,清明餜的確是一種完美的節(jié)日民俗小吃,也是最具有象征意義的清明小吃。

 

 

 

V16
發(fā)表于2021-01-01 13:59:01
25#




新年快樂!學習又進步!
V14 發(fā)表于2021-01-01 18:05:47
26#

嗨起來吧

快速回帖 使用(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表情
新用戶注冊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