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幽谷芝蘭

樓主

2017-09-22 6675 0

[轉(zhuǎn)載]附: 涵天樓詩法講座 《二十則》之一

涵天樓詩法講座 《二十則》之一

《涵天樓詩話 “月痕水影”說寫詩》

明朝徐謂對劉典寶所畫的“月痕水影、變幻無定”的藝術之梅極為欣賞。他《書劉子梅譜》詩曰:
   江南風物在新春,筆底生花幻水村?!∷圃赂秾⑶?,因風欲動一窗痕?!》耆斯淌请y攀折,入帳還應惱夢魂?!⌒⒊瘉頍o粒米,呼童卷向市邊門。
  這詩主要是談畫的藝術,贊揚劉典寶“不求似而有余”的藝術手法。但是談著,談著,他突然覺得腹中饑腸轆轆,而家中又無粒米,斷了晨炊,于是趕緊呼喚童子抱著畫卷,偷偷地從邊門溜出去賣畫換米。
  拋開徐謂的調(diào)侃詩風不說,劉典寶的“月痕水影、變幻無定”的畫梅筆法,卻值得我們深思與學習。
  其一,劉典寶是對梅進行仔細的觀察、體會,揣摩梅的特征、神氣之后,浮想連篇,然后將筆底的情感波濤化為“畫思飄然”的畫梅佳作的。這叫做“遷想妙得”。它是一種與詩學有關的古代美學概念。“遷想”是一種不為眼前可見的客觀繪畫(或吟詠)對象所拘束,而是超越這種對象之外,浸透了畫家(詩人)主觀情思的想象活動?!懊畹谩笔谦@得精妙的體會和認識,創(chuàng)造出生動的藝術作品(畫或詩)。
  “遷想妙得”原是東晉顧愷之的話。唐代張璪把這一創(chuàng)作思想具體化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造化”是客觀的自然現(xiàn)象或現(xiàn)實生活;“心源”是指畫家(詩人)的內(nèi)心活動(觀察體驗,提煉加工,情感表達)。宋嚴羽《滄浪詩活》強調(diào)詩歌創(chuàng)作“妙悟”的重要性。清王士禛則把“妙”具體為“神韻”,指出詩歌創(chuàng)作必須借助想象去把握對象內(nèi)在的神韻。劉典寶的梅“似月映影,因風欲動”,就是“遷想妙得”后的神韻。
  其二,劉典寶生花之筆所畫的梅花倒影在水中,變幻無定,給人一種矇矓?shù)拿栏?。袁第銳詩翁說:“矇矓給人們的感覺是是,又似乎不是;是存在,又仿佛不存在;是此,又好像是彼;是文學,卻又類似哲理。但它卻給人以美妙的藝術享受,給人以幽遠、深邃、啟迪、深思的力量,這就是矇矓?shù)拿??!?/div>
  徐謂一貫強調(diào)“不求形似求生韻”的藝術主張。他認為出于己意為高,模擬別人為下;情之所至,筆無定形為高,循規(guī)蹈矩,筆筆求似為下。字字求似則少佳作,而佳作則在似與不似之間。因此,劉典寶的“月痕水影、變幻無定”的畫梅筆法,對我們寫詩來說是值得借鑒的。


二、為蘇東坡作辯

  熊東遨,奇才也。尤其是詩藝,可謂己臻“爐火純青”的地步。他比我年青得多,但“學無先后,達者為師”,我一直視他為良師益友。
  他編著的《詩詞醫(yī)案拾例》,名嗓中外。書中對詩詞創(chuàng)作中常見的弊病,進行了精確、獨到的分析,語言幽默、風趣,所以博得廣大詩友的喜愛。
  書中,他說自己也犯過失真的錯誤。那是因為在《答友人》的詩中,出現(xiàn)了“林容鷗鷺相來往”的錯句。楊金亭先生指出:“鷗是一種水鳥,只在江海之岸棲身,從不入林?!彼麨榱诉@件事,專程到洞庭湖去作實地考察,發(fā)現(xiàn)“不只是鷗,連天鵝、大雁等也都不入林”。由此聯(lián)想大文豪蘇東坡也犯同樣的錯誤。蘇東坡有首《卜算子》的詞是這樣的: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div>
  熊東遨說:“鴻雁只在蘆叢草澤絮窩,難道還有上樹去選擇居所的嗎?這位天才的大胡子文豪,只怕也是缺了一趟水鄉(xiāng)行,才會寫出這種不符生活的妙句來的?!?/div>
  讀了這句話,我大跌眼鏡。熊東遨自己錯了,還拉蘇東坡來“墊背”,這蘇東坡也太冤了。在這首詞中,蘇東坡是說孤鴻“不肯棲”在高樹上,而甘愿困宿在寂寞寒冷的沙洲里,這又何嘗失真?
  關于蘇東坡這首詞的含義,后人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說這首詞是為溫氏女所作的?;葜轀囟急O(jiān)的女兒,頗有色,對蘇東坡一往情深,時常徘徊在蘇東坡的書窗外,聽他吟詩。蘇東坡離惠州后,她相思成疾,不幸夭折,葬于沙灘。蘇東坡聞訊,哀痛不巳,因作此詞為悼。
  另一種說法,蘇東坡以孤鴻自喻,表達了自己不愿依附權貴,自甘落寞的高尚品德。
  不管何種說法,反正孤鴻沒有“上樹”,詞也沒有“失真”。
  另外,熊東遨說“鴻雁只在蘆叢草澤絮窩”。對這句話,亦未敢茍同。初期,我逃到西安周厔縣的一個山村里避難。生活極度困難,“三月不知肉味,口中淡出‘鳥’來”。于是有天晚上,就跟著獵戶到山坡上打鴻雁吃。這群鴻雁就睡在樹林下的雪地里??梢婙櫻阋膊蝗际恰爸辉谔J叢草澤絮窩”的。
  不過,熊東遨說:“文學藝術的本源是生活,只有深入生活中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才能獲得真知,避免紕漏?!边@意見很對,值得我們認真地學習與借鑒。
    [寫了這段詩話后,馬上打電話告訴熊東遨。熊東遨坦然地說:“我們是好朋友,無話不談。你盡可發(fā)表,但我保留辯駁的權力。”看來,這場筆墨官司,還有余波。]


三、我曾病犯“頭重腳輕”
  
  多年前,我游合肥包公祠,曾吟詩一首:
 直道清心教化遒,廬陽正氣炳千秋。
 廉泉味冽警頑吏,包藕無私鼠雀羞。
  名詩人吳亞卿先生評曰:“直道清心,正氣千秋,戒貪倡廉,無私無畏,自屬騷人立意所在。唯三、四句筆力趨弱,詩味頓減?!贝私砸蛭椅粗O謀篇之道故也。接受批評之后,我將詩句順序調(diào)整了一下,改為:
 廉泉味冽警頑吏,包藕無私鼠雀羞。
 直道清心遒教化,廬陽正氣炳千秋。
  改后被收入李文照主編的歷代反腐倡廉詩聯(lián)選——《激濁揚清集》。
  年前在無錫江南大學參加《顧毓琇百年誕辰紀念暨學術研討會》時,幸遇金陵名宿洪橋先生。他將自己發(fā)表在《貴州政協(xié)報》上的短文給我看,亦是批評我這首詩的,真是“英雄之見略同”,特將全文轉(zhuǎn)載于后:
  包公祠說詩
  作者:洪橋
  合肥包公祠東有一井,水寒而香冽,俗傳貪者飲之,頭痛如裂,因稱此泉為“廉泉”。旁有祠,亦以包公而名。河中產(chǎn)藕無絲,眾謂:“包公無私,竟及于物?!币蛎伺涸弧鞍骸?。浙江詩人錢明鏘感其事,為題一絕云:
 直道清心教化遒,廬陽正氣炳千秋。
 廉泉味冽警頑吏,包藕無私鼠雀羞。
  詩可玩,詩友多有評說,并把它印了出來。詩友間的這種坦誠交流,互相砥礪切磋,也是很風雅的。這是一種很好的文風,有利于促進詩詞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評說多是行家之言,限于篇幅,恕不錄。引起我的興趣的,是一位評者評道:“直道清心”云云,自屬騷人立意所在,“唯三四句筆力趨弱,詩味頓減。”某好事者聞之,笑曰:“善哉,此誠有褒有貶之言也?!眴柶滟H之所在,則曰:“此詩三四句之所以筆力趨弱,詩味之所以頓減,其病蓋在章法之安排欠妥耳?!币蚵詾檎{(diào)整如下:
 廉泉味冽警頑吏,包藕無私鼠雀羞。
 直道清心遒教化,廬陽正氣炳千秋。
  曰:“像這樣一字一詞一句,都放在恰當?shù)奈恢蒙?,這就是一首詩味雋永、筆力雄健的好詩了?!焙檬抡咭蛴种^:“自章法言之,原詩似犯有頭朝下腳朝上之病,現(xiàn)將前后兩句一顛倒,病就完全治好了。說到底,關鍵在于‘廬陽正氣炳千秋’這句詩應當擺在什么位置上。此乃全詩之魂,若出現(xiàn)過早,就頭重腳輕;若把它放在末尾,即自然、妥帖、順暢而大顯其神,包公這位反貪者的形象也就更加突現(xiàn)出來了?!?/div>
  閑人點頭笑曰:“然則,詩人作詩,謀篇之道,可不究乎?”


四、學步橋上的警省
  
  《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余子學行邯鄲歟?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爾。”成玄英疏:“壽陵,燕之邑;邯鄲,趙之都,弱齡未仕,謂之余子。趙都之地,其俗能行,故燕國少年遠來學步?!薄稘h書·敘傳上》:“昔有學步于邯鄲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div>
  這就是成語“邯鄲學步”典故的由來。
  月前,我應邀參加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祭祖后,趕赴山東荷澤參加牡丹節(jié)活動,途經(jīng)邯鄲,稍事逗留,游覽了趙國故都的名勝古跡,包括學步橋。
  學步橋在邯鄲市區(qū)北關的沁河邊,是一座石拱橋。它是根據(jù)上述的成語故事而命名的。
  這個成語故事是諷刺盲目模仿別人的長處不成,反而喪失了自己原來的技能的人。李白有詩云:“東施來效顰,還家驚四鄰。壽陵失本步,笑煞邯鄲人?!?/div>
  我徜徉在學步橋上,默誦著李白這首名詩,不禁浮想連翩,驀然警省。尤其是想起胡適等人,對詩體革命的一些理論與主張。他們認為“文言是死文學”,提倡“要須作詩如作文”,“作文又如說話”從而混淆了詩與文的界限;也混淆了詩文與日常語言及其所指涉的現(xiàn)實世界的界限。結果產(chǎn)生如:
  紅的花
    黃的花
      多么好看呀!
  這樣一種不倫不類的東西。
  這種白話新詩的創(chuàng)作實踐和理論指導,一開始就隱藏著深刻的危機,遭許多人的質(zhì)疑。為了尋求解救之道。五四時期直到四十年代,中國現(xiàn)代詩學的主流變成追求以西方為中心的現(xiàn)代化目標。他們對待中國傳統(tǒng)文化持偏激的態(tài)度,忽視了對本土詩學資源的取用,不能把渾然一體的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和糟粕剝離開來,以至于“把孩子和臟水”一同潑掉了。而在吸收和借鑒外來文化藝術問題上,又采取了不加分析的“拿來主義”的態(tài)度。他們多數(shù)人不具備識別各種外來文化藝術觀念所內(nèi)含價值的能力,在吸收和應用過程中則程度不同地存在著淺嘗則止、食洋不化的缺陷。因而在走馬燈式的頻頻接收過后,所得到的多是零零碎碎的大雜燴。即使其中有精華部分也被誤讀而走味了許多。
  這種情況與壽陵余子邯鄲學步的故事何其相似乃爾。因而即興吟詩一首曰:“學步效顰時已非,邯鄲遺訓尚依稀。習吟當?shù)贸幸吕彛鲏哿曩橘霘w?!?/div>
  這里我要聲明一句,我這不是全盤否定新詩,也不是全部反對向西方學習。我只是希望在寫詩、在向西方學習時,必須繼承祖國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我在各種會議上的發(fā)言都曾舉例說:漢字好像杭州的絲綢,做唐裝很好看,做西裝就不行了,但不妨做茄克衫這類服裝。所以我期望的是新詩與古典詩詞的“整合”,尋求一個傳統(tǒng)詩詞向現(xiàn)代化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換的道路。

五、詩之至
  “詩之至”這句話是鐘嶸在他的《詩品》中提出來的。他在《詩品》中談到關于五言詩的創(chuàng)作,曾說過這樣的話:
  “故詩有六義焉:一曰興,二曰比,三曰賦。文已盡而意有余,興也;因物喻志,比也;直書其事,寓言寫物,賦也。弘斯三義,酌而用之,干之以風力,潤之以丹采,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是詩之至也。”
  “詩之至”,實際上是鐘嶸提出的詩的批評標準,也就是詩的創(chuàng)作要求。
  鐘嶸字仲偉,穎川長社人,晉侍中雅七世孫。鐘嶸與其兄山元   、其弟嶼均好學,有理想。
  晉朝在“王公搢紳之士”中間,評論詩歌的風氣很盛,但是由于“準之無依”,沒有一個共同的正確的標準,所以評論只能是“隨其嗜欲,商榷不同”,結果是“淄澠并泛,朱紫相奪”。
  “淄澠并泛”是指兩種不同水質(zhì)相互混淆。淄水,澠水都出于山東,其味各不相同,混之則難以辨別。
  “朱紫相奪”這句話出于《論語·陽貨》,原句為“惡紫之奪朱也?!焙侮碳庖装矅唬骸爸?,正色;紫,間色之好者。惡其邪好而奪正色?!边@就是朱紫。后用“朱紫”來比喻正與邪,是與非,善與惡之間的爭奪。
  鑒于當時情況,鐘嶸《詩品》通過他自己的批評實踐,為詩歌評論樹立了一個正確的標準,希望用它來指導批評,也指導創(chuàng)作。
  如何達到“使味之者無極,聞諸動心”這樣的“詩之至”呢?這就是要“干之以風力,潤之以丹采”。
  所謂風力,是指詩文作品的情思表達得鮮明爽朗,具有力度,給人以富于生氣之感,也就是《文心雕龍》中所謂的“風骨”。這主要是指詩的“質(zhì)”,即內(nèi)容方面。
  劉勰的《文心雕龍·風骨》篇中說:“《詩》總六義,風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氣之符契也?!薄帮L”意謂文章中表現(xiàn)出的充實、感人的情志力量,以創(chuàng)作主體的“意氣駿爽”為前提,其基本特征是清明;“骨”,意謂文章在語言表現(xiàn)上呈現(xiàn)的剛健的風格?!帮L骨”作為一個整體范疇,指堅挺剛健。簡練鮮明的美學風貌。
  所謂“丹采”,即是文采,指詩的語言形式。文采風流是詩的語言文字的特點?!帮L流”是指通過語言藝術來體現(xiàn)藝術風貌,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內(nèi)容:
    1、言的色彩要濃淡相映,清秀明麗。杜甫以“風流”二字來稱王維:“不見高人王右丞,藍田丘壑蔓寒藤。最傳秀句寰區(qū)滿,未絕風流相國能?!睋?jù)《詩人玉屑》所載:“王右丞如秋水芙蓉,倚風自笑?!蓖怀鲆粋€“秀”字。
    2、言的氣勢要高昂曠達,若浩然之春風,絕非怒氣囂張如海浪之翻滾;要求自然流暢似行云流水,而非郁滯蹇阻像冰下淺灘。
    3、言的構思要精妙,自然天成,不假修飾,不尚雕琢。
    4、言的風格要疏朗拔俗,閑遠字若。
  總之,要求風力與丹采的結合,也就是要求詩歌內(nèi)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這是符合文藝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的?!案芍燥L力,潤之以丹采”。確切地表述了文學內(nèi)容與形式二者的正確關系。鐘嶸認為,詩歌創(chuàng)作要做到“干之風力、潤之以丹采”,這樣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才會獲得:“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的效果。這樣的詩,才是好詩,這就是“詩之至”。
六、也說“似粘非著”
  南唐馮延巳有一闕《謁金門·春閨》詞很有名。詞曰: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芳徑里,手口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div>
  這首詞之所以受到人們的激賞,首先在于開頭的兩句:“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近代浙江著名詩詞家俞陛云說他這兩句“破容而來,在有意無意間,如絮浮水,似沾非著?!?/div>
  據(jù)焉令《南唐書》卷廿一記載,南唐中主李璟對此兩句詞也是十分贊賞的。他曾對延巳戲言;“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巳對曰:“未知陛下小樓吹徹玉笙寒也。”李璟聽了十分高興。這雖是一段詼諧的對話,但證明此詞在當時就已經(jīng)很出名。
  這兩句詞的妙處不僅僅在于寫景,而在于宅以象征的手法。把這位思春少婦的內(nèi)心世界巧妙地揭示出來,既寓情于景,又不露痕跡;看似“無我”,實則“有我”。
  此詞中的“我”,是一位衣飾華貴,養(yǎng)尊處優(yōu),而又閑得無所事事,寂寞孤獨的少婦。她的丈夫外出已久,獨自一人在家閑得發(fā)愁,驀地一陣春風,不僅吹皺了眼前的一池春水,也漾起了少婦心底的漣漪,使她思春的愁緒更加激烈了。接著作者又用傳神之筆,來描繪了少婦一系列百無聊賴的動作,諸如無精打采地逗引鴛鴦;漫不經(jīng)心地揉挼杏蕊;無情無緒地觀看斗鴨,心慵意懶地斜插金釵;意外驚喜地聞聽鵲噪。這一切,雖無一字提到好煩憂、躁動的春心,但卻把她復雜的心理變化過程,刻畫得惟妙惟肖。
  這種由景入情,以景寓情,“似沾非著”既不是情事的直接陳述,但又絲絲入扣,把情與景交織成一幅完整而又鮮明的畫面,這是詩詞家常用的巧妙的藝術手法,是值得我們潛心研習的。
 
七、學詩有三節(jié)
  嚴羽《滄浪詩話》曰:“學詩有三節(jié):其初不識好惡,連篇累牘,肆筆而成;既識羞愧,始生畏縮,成之極難;及其透徹,則七縱八橫,信手拈來,頭頭是道矣?!?/div>
  當今詩壇上能夠“信手拈來,頭頭是道”達到“透徹”程度的高產(chǎn)詩人畢竟不多,而“不識好惡,連篇累牘,肆筆而成”的則大有人在。我從商海“上岸”后,別的無所事事,唯好學詩。三個月一期的個人詩刊——《西溪吟苑》,每期都發(fā)表二、三十首詩,但大多是平庸之作,鮮有佳什,應該亦屬于“不識好惡”之流。讀了《滄浪詩話》,驀然有了羞恥之心,始生畏縮之意,遂感到下筆之難,這也算是一種進步吧!但不作詩是不可能的,捕捉到一個靈感,就技癢難熬,躍躍欲試。那如何把它寫好呢?我想辦法有二:
  (一)、古人有許多表述認真改詩的名句,如:“新詩改罷自長吟”、“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一句三年得”等。賈島為斟酌“推”、“敲”二字,走火入魔,撞了韓愈馬首。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改了二十多次才定下來。這些都說明了“詩不厭改”的道理。詩圣杜甫說過:“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只有通過認真修改,才能寫出好詩,那時既可感染別人,又能自我陶醉。
  (二)、是虛心求教,互相切磋。當前詩人中普遍存在著“敝帚自珍”的情況。梁東會長曾說,有些人表面上很虛心,自稱“吟末”、“后學”,要求別人“郢政”、“賜教”,但真正把它改了一、二個字,就象挖他祖墳那樣地不舒服。這種態(tài)度,如何要得。
  《華夏吟友》主編王成綱先生是聞名中外的斫輪老手,他游了西溪之后,思如潮涌,一口氣寫了十多首詩,其中有“蓬萊游子竟來遲”一句,我看了說,如把“竟”字改為“恨”字豈不更好,他馬上放下吃飯的碗筷,站起來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這樣一位名噪一時的名家,還如此虛懷若谷,豈不令那些“敝帚自珍”者汗顏?
    我想只要做到以上二點,詩作質(zhì)量定會有所改進。至于“七縱八橫,信手拈來”則非一朝一夕之功了。

八、“別枝”一詞的誤解種種
  辛棄疾的農(nóng)村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首句是“明月別枝驚鵲”。對“別枝”一詞的解釋,眾說紛紜,但大都屬于誤解,施蟄存先生認為“幾乎所有的注釋本都錯了的”。有的釋作“斜伸的樹枝”,如《詞林觀止》常國武的注釋:“別枝,由主干斜出的樹枝?!庇械淖⒈疽礁稍?,“蟬曳殘聲過別枝”,解作“另外一枝”。有的釋作鳥鵲“要離開樹枝飛去”。如林俊榮《稼軒詞新探與選譯》中對此句注釋為:“意謂月光明亮,把棲息在樹枝上的鵲兒也驚嚇得飛起來了。別,離開?!边B夏承燾先生也如此錯誤的認為。他在《西溪詞話》中說:“因為明月出來了,枝上的鵲見光驚飛,離開枝頭(‘別枝’在這里作離開枝頭解,與蘇軾詩‘月明驚鵲未安枝’同意,不是‘蟬曳殘聲過別枝’的‘別枝’作另外一枝解的‘別枝’)”(浙江日報1962年1月7日《西溪詞話·辛棄疾的農(nóng)村詞》)。
  《唐宋詞鑒賞辭典》:吳調(diào)公先生說:“鵲兒的驚飛不定,不是盤旋在一般樹頭,而是飛繞在橫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為月光明亮,所以鵲兒被驚醒了;而鵲兒驚飛,自然也就會引起‘別枝’搖曳?!?/div>
  《宋詞鑒賞辭典》:朱光潛先生說:“‘明月別枝驚鵲’句的‘別’字是動詞,就是說月亮落了,離別了樹枝,把枝上的烏鵲驚動起來。這句話是一種很細致的寫實,只有在深夜里見過這種景象的人才懂得這句詩的妙處。烏鵲對光線的感覺是極靈敏的,日蝕時它們就驚動起來,亂飛亂啼,月落時也是這樣。這句話實際上就是“月落烏啼”(唐張繼《楓橋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烏啼”說得更生動,關鍵全在“別”字,它暗示鵲和枝對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蔽艺J為以上解釋有的是錯誤的,有的“不到位”。唯一正確的是施蟄存先生的解釋。施先生在《賦筆寫景,閑適恬談——說(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一文中指出:“這些錯誤都由于沒有弄清楚‘別’字的意義。考這里所用‘別枝’的來源是曹操的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ā抖谈栊小罚┨K東坡用此意,作詩云:‘月明驚鵲未安枝’(《次韻蔣穎叔》)。又有詞云:‘揀盡寒枝不肯棲’(《卜算子》),都是形容飛禽在月光中揀選不定棲止的樹枝。從漢魏至唐宋,這個‘別’字有揀選之意,亦即現(xiàn)在用‘鑒別’‘別擇’的‘別’字。挑選良馬,謂之‘別馬’,早見于《后漢書》。唐宋人用的最多,如‘別畫’、‘別茶’、‘別花’等等。此詞所用‘別枝’,應當解釋為‘揀選(可以棲止的)樹枝’?!髟聞e枝驚鵲’這一句,如譯作散文句,就是‘明月光驚駭人正在揀枝不定的烏鵲。’文言句就是‘明月驚別枝之鵲’??傊?,這個‘別’字是個動詞。
  我同意施蟄存先生的解釋。因為“別”字本可作“區(qū)分;辨別、揀選”解?!稌ぎ吤罚骸办簞e淑慝(善惡)?!笨讉鳎骸把援斪R別頑民之善惡?!北蔽横B道元《水經(jīng)宅·洪水》:“不遇盤根錯節(jié),何以別利器乎?”宋王安石《太古》:“太古之人不與禽獸朋也,幾何?圣人惡之也,制作焉以別之”。另外從詞意來看,按照蘇東坡的“月明驚鵲未安枝”來解釋,其意更濃,味更厚,所以作“揀選”解,才是正確的。

九、崇尚自然清真——為李白“復古”正名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边@是李白著名的詩論。這句話充分體現(xiàn)了李白對自由、天真、樸素、自然的美學追求。
  王世貞在他的《藝苑卮言》中說李白詩“以自然為宋?!?/div>
  黃庭堅在《題李白詩草后》一文中,評李白詩:“如黃帝張樂于洞庭之野,無首無尾,不主故常,非墨工槧人所可擬議”此話以《莊子·天運》中的“黃帝張樂于洞庭之野”來描述李白詩不勞人工擬議,不拘形式格套之自由、自然、渾然一體的境界,真是恰當不過了。
  崇尚自然清真,這是李白的文藝思想核心。李白詩歌風格的主導傾向是飄逸奔放。他的胸襟超曠無垠,想象瑰奇天真。清人趙翼《甌北詩話》說:李白“詩之不可及處,在乎神識超邁,飄然而來,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勞勞于鏤心刻骨,自有天馬行空,不可覊勒之勢?!?/div>
  固然,李白也曾明確地提出“復古”主張。據(jù)孟棨《本事詩·高逸篇》載李白論詩云:“梁陳以來,艷落斯極,沈休文又尚以聲律,將復古道,非我而誰歟?”因此,有人把李白和“橫制頹波”的陳子昂相提并論。再聯(lián)系到他“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之語,說李白在批判并否定六朝綺麗,艷薄文風,主張恢復《詩經(jīng)》、漢魏傳統(tǒng)的“復古”思想方面,與陳子昂沒有異樣。
  實際上,李白的“復古”思想與陳子昂是截然不同的。他的文藝思想和美學追求與陳子昂是大異其趣的。
  羅根澤在他的《中國文學批評史》中比較李白與陳子昂兩人之間的差異時指出:“陳子昂要使詩有比興的功用,李白則要使詩不失元古的清真;陳子昂要為社會政治而改革詩,李白則為詩而改革詩?!倍鴮τ诶畎姿f的“興”、“興寄”之不同于陳子昂以美刺為依歸的“興寄”說,成復旺、黃保真、蔡鐘翔合著的《中國文學理論史》也有中肯的論述,指出李白的“興”、“興寄”主要指興致、興趣、意興,它“漸漸離開了漢代以來以美刺為目的的‘興義’——‘興寄’說,而轉(zhuǎn)向以抒情寫物為中心的‘興象’,‘意象’說了?;蛘哒f李白把‘興’由社會詩論變成了抒情詩論。”這些話是十分正確的。
  當代學者羅宗強在他所撰的《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李杜論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審美理想蠡測》等文章中都闡述了這樣一個觀點:即以“復古”兩字“不好解釋”李白的文藝思想,而主張從其詩歌創(chuàng)作實踐中尋找答案,并認為:“不說李白‘以復古為革新’,而說他反對綺麗,提倡‘清真’,更符合他的思想實際,而且和他的創(chuàng)作實踐也就統(tǒng)一起來了?!边@種分析是對的,我們總不能把李白一時一地說過的一句話拿來涵蓋他終生的文藝思想。所以,我們要為李白的“復古”正名,再不要把“復古”的帽子扣在李白頭上了;也不要再抬出李白作幌子,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來鼓吹“復古”了。




(一)正格

(二)、飛雁入群格——即首句所押之韻,不在同一韻部之內(nèi)的,稱之為“飛雁入群格”(或稱孤鶴入群格)。這種格以用鄰韻為多見。所謂鄰韻,指的是韻部排列相鄰,而語音又相近的韻。如東冬,支微齊、魚虞、佳灰、真文元、寒刪先、蕭肴豪、庚青蒸、覃鹽咸、江陽、佳麻、蒸侵。這些韻現(xiàn)在可以通押,韻放寬是可以的,但平仄,對粘還是要嚴的,不能放寬。如果不是鄰韻則必須以古韻能通轉(zhuǎn)者為限?,F(xiàn)舉數(shù)首為例:
 伊州歌
 金昌緒(一作蓋嘉運作)(飛雁入群格)
 打起黃鶯兒,(支韻)莫教枝上啼(齊韻)。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齊韻)。
 楓橋
 孫靚(飛雁入群格)
 白發(fā)重來一夢中,(東韻)青山不改舊時容(冬韻);
 鳥啼霜落寒山寺,       攲枕猶聽半夜鐘(冬韻)。
 雪梅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江韻)騷人閣筆費評章(陽韻)。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陽韻)。
 雪作
 曾 幾
 臥聞微霰卻無聲,(庚韻)起看階前又不能;(蒸韻)
 一夜紙窗明似月,       多年布被冷于冰;(蒸韻)
 履穿過我柴門客,      笠重歸來竹院僧;(蒸韻)
 三白自佳晴亦好,      諸山粉黛見層層。(蒸韻)
  此詩押十蒸韻,而首句借用“庚”韻字為韻腳。清沈德潛《說詩晬話》云“起句可不用韻,故宋人有用別韻者,然必于通韻中,方可借入,若庚、青韻詩,起句入真、文、寒、刪韻;先韻詩,起句入覃、盬、咸韻,則雜然不可為訓?!蓖魩燀n于《詩學纂聞》亦云:“唐律第一句多用通韻字,蓋此韻原不在四韻之數(shù),謂之‘孤雁入群’。然不可通者,亦不可用也。”而謝榛《四溟詩話》則曰:“七言絕律,起句借韻,謂之孤雁出群(按:當作孤雁入群格)宋人多有之。寧用仄字,勿用平字,若子美‘先帝貴妃俱寂寞’,‘諸葛大名垂宇宙’是也。”于此可知各人持論,亦自稍有不同。
 ?。ㄈ?、飛雁出群格——末句所押之韻,非在同一韻部之內(nèi),稱之為“飛雁出群格”(或稱孤鶴出群格)。然亦須以古韻能通轉(zhuǎn)者為限。如:
 故行宮
 元 稹
 寥落故行宮,(東韻)宮花寂寞紅;(東韻)
 白頭宮女在,       閒坐說玄宗。(冬韻)
 中夏晝臥
 劉 兼
 寂寂無聊九夏中,(東韻)傍檐依壁待清風;(東韻)
 壯圖奇策無人問,       不及南陽一臥龍。(冬韻)
 呼 陀 河
 范成大
 聞道河神解造冰,(蒸韻)曾扶陽九見中興;(蒸韻)
 如今爛被胡羶涴,      不似滄浪可濯纓。(庚韻)
  詩押“十蒸”韻,而末句借用“八庚”韻之字。
 言懷
 黃景仁
 聽雨看雲(yún)暮復朝,(蕭韻)誰于籠鶴採豐標;(蕭韻)
 不禁多病聰明減,       詎慣長閒意氣銷;(蕭韻)
 靜裡風懷玄度月,       愁邊心血子胥潮;(蕭韻)
 可知戰(zhàn)勝渾難事,       一任浮生付濁醪。(豪韻)
  詩押“二蕭”韻 ,而尾聯(lián)借用“四豪 ”韻之字。以上皆稱為“飛雁出群格”。
  (四)、進退格——律詩之押韻,又有所謂“進退格”者,例如七律八句四聯(lián),首聯(lián)押“一先”韻,次聯(lián)換“十一真韻”,第三聯(lián)復用“一先韻”,末聯(lián)更用“十一真”韻。一進一退,然亦必須限于古韻本相通之范圍內(nèi),不可任意。黃朝英《緗素雜記》云:鄭谷與僧齊己、黃損等,共定今體詩格云:“凡詩用韻有數(shù)格,一曰葫蘆,一曰轆轤,一日進退。葫蘆韻者先二后四,轆轤韻者雙出雙入,進退者一進一退,失此則謬矣!”如李師中《送唐介》詩:
 孤忠自許眾不與,獨立敢言人所難;(寒韻)
 去國一身輕似燕,高名千古重于山;(刪韻)
 并游英俊顏何厚,未死奸諛骨已寒;(寒韻)
 天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還。(刪韻)
  此所謂進退韻格也,“難寒”二字在寒韻,“山還”二字在刪韻,誠合體格,豈率爾而為之哉?《冷齋夜話》載當時唐李對答語:“言此詩為落韻詩,蓋渠不見鄭谷等所定詩格,有進退之說,而妄為云云?!庇秩纾喉n子蒼進退韻近體詩:
 盜賊猶如此,蒼生困未蘇;(虞韻)
 今年起安石,不用哭包胥;(魚韻)
 子去朝行在,人應問老夫;(虞韻)
 髭鬚衰白盡,瘦地日攜鋤。(魚韻)
  苕溪漁隱云:“鄭谷等共定今體詩格,‘一進一退’韻,如李師中送唐介七言八句是也。子蒼五言八句近體詩亦用此格。蓋‘蘇夫’在‘虞’韻,‘胥鋤’在‘魚’韻也?!庇秩缣K東坡《題南康寺重湖軒》詩:
 八月渡重湖,(虞韻)蕭條萬象疏;(魚韻)
 秋風片帆急,       暮靄一山孤;(虞韻)
 許國心猶在,       匡時術已虛;(魚韻)
 岷峨千萬里,       投老得歸無。(虞韻)
  此詩以“魚虞”二韻相間而押,《清波雜志》謂東坡自跋云:“律詩可
用兩韻。而引李誠之(師中)送唐子方(介)詩,兩押‘寒山’韻為證,不知誠之本用進退格耳!”
 ?。ㄎ澹⑥A轤格——轆轤韻者如黃山谷《謝送宣城筆》詩:
 宣城變樣蹲雞距,(虞韻)諸葛名家捋鼠鬚;(虞韻)
 一束喜從公處得,       千金求買市中無;(虞韻)
 沒投墨客摩蝌蚪,       勝與朱門飽蠹魚;(魚韻)
 愧我初無草元(玄)手,     不將閒寫吏文書。(魚韻)
  此詩之前半押“虞”韻,后半則押“魚”韻,即所謂轆轤韻也。吳師道之《吳禮部詩話》云:“轆轤出入用韻,必有奇字乃可。若句韻尋常,則用此何為?又必用韻聯(lián)而聲協(xié)者,若東冬、寒山、肴豪、清青之類。今人
間越用之,或一在上平、一在下平,皆非是?!?/div>
 ?。?、極端之格——另有一種極端之格如:
 永王東巡歌
 李 白
 祖龍浮海不成橋,(蕭韻)漢武灣陽空射蛟;(肴韻)
 我王樓艦輕秦漢,       卻似文皇欲渡遼。(蕭韻)
  本詩押“二蕭”韻,卻于次句押“三肴”韻中之字。
 次韻答寶覺
 蘇 軾
 芒鞋竹杖布行纏,(先韻)遮莫千山又萬山;(刪韻)
 從來無腳不解滑,       誰信石頭行路難。(寒韻)
  首句押“一先”韻,次句押“十五刪”韻,而末句押“十四寒”韻。
    聞  鶯   楊萬里
       曉寒顧影惜金衣,(微韻)著意聽時不肯啼;(齊韻)
       飛入柳陰深處去,       數(shù)聲只有落花知。(支韻)
  首句押“五微”韻,次句押“八齊”韻,而末句押“四支”韻。如以上三例,乃是通韻之極端例子。
  以上六種格式,除一、二兩格可以經(jīng)常使用外,其它數(shù)格一般不宜提倡?,F(xiàn)在主張將詩韻放寬,如果后四種格式的韻腳,如能符合新聲新韻,或符合古韻通轉(zhuǎn),都可以用。古人都如此放寬,今人何必執(zhí)意苛求。  
 
三、押韻十忌
  (一)、忌出韻——出韻即俗稱之落韻,如押“一東”韻之詩,誤押上“三江”韻或“八庚”韻中之字,即為出韻(前述之孤雁入群格等不論)。然而袁枚之《隨園詩話》云:“唐人律詩,通韻之例極多,劉長卿《登思禪寺》五律,‘東’韻也,而用‘松’字。蘇頲《出塞》五律,‘微’韻也,而用‘麾’字。明皇之《錢王脧巡邊》長律,‘魚’韻也,而用‘符’字。李義山屬對最工,而押韻頗寬。如東冬、蕭肴之類,律詩中竟時時通用,唐人不以為嫌也?!边@說明古人用韻就已經(jīng)放寬,當今更不應死守平水韻。
 ?。ǘ?、忌湊韻——所押之韻,與全句之意義不相連屬,而勉強湊合者。凡湊合之句必軟,軟則不穩(wěn)。李東陽《懷麓堂詩話》云:“詩韻貴穩(wěn),韻不穩(wěn)則不成句。和韻尤難,類失牽強,強之不如勿和。善用韻者雖和猶其自作,不善用者雖自作猶和也”。沈德潛《說詩晬話》亦云:“詩中韻腳,如大廈之柱石,此處不牢,傾折立見。故有看去極平,而斷難更移者,安穩(wěn)故也。安穩(wěn)者,牢之謂也。杜甫詩‘懸崖置屋牢’之句,可悟韻腳之法?!?/div>
 ?。ㄈ?、忌重韻——重韻即同一韻腳,而重復押之之謂。此在近體詩懸為厲禁,而古體詩則不避。黃山谷云:“老杜《飲中八仙歌》二十二句之中,共押二眠字,二天字,二船字,前字凡三押,此歌分八篇,人人各異,雖重用韻無害,亦周詩分章之意耳!”顧炎武《日知錄》則云:“古人不避重韻,杜子美飮中八仙歌,用三前、二船、二眠、二天。宋人疑古無此體,遂欲分為八章,以為必分為八,而后可以重押無害。不知柏梁臺詩,二之、三治、二哉、二時、二來、二材,已先之矣?!?/div>
 ?。ㄋ模?、忌倒韻——連兩字而成一詞者,為遷就韻腳,有可顛倒而用的。如:“先后、新鮮、來去、慷慨、悽慘、光輝、牛馬、天地、玲瓏、參商、羅綺、琴瑟、乾坤”等,然須于義不礙方可。如不可而倒之,即稱之為倒韻,切不可用。嚴有翼《藝苑雌黃》云:“古人詩押字,或語有顛倒而理無害者,如韓退之以‘參差’為‘差參’,以‘玲瓏’為‘瓏玲’是也”。王楙《野客叢書》引《漢皋詩話》云:“字有顛倒可用者,如羅綺、綺羅,圖書、書圖,毛羽、羽毛,白黑、黑白之類,方可縱橫。惟韓愈、孟郊輩才豪,故有湖江、白紅、慨慷之語。后人亦難仿效。若不學矩步,而學奔逸,誠恐麟麒、凰鳳、木草、川山之句紛然矣!”
 ?。ㄎ澹?、忌啞韻——啞韻者,為聲調(diào)不響亮,或意義不明顯之謂。如“東”韻之“忡、懵”等字即是也?!峨S園詩話》云:“欲作佳詩,先選好韻。凡音涉啞滯者,便宜棄舍,‘葩’即花也,而‘葩’字不響?!肌聪阋?,而‘芳’字不響。以此類推,不一而足”。
 ?。⒓善ы崱ы嵱址Q“險韻”或“難韻”,即生僻之字,如東韻之“蝀翀”等字?!端匿樵娫挕吩疲骸霸娪秒y韻,始于六朝,如庾開府‘長代手中浛’,沈東陽‘愿言反魚’,從此流于艱澀。唐陸龜蒙‘織作中流百尺葒’,韋荘‘汧水悠悠去似絣’,葒絣二字,近體尤不宜用。譬若王羲之偕諸賢于蘭亭修褉,適高麗使至,遂延至席末。流觴賦詩,文雅雖同,如此眼生,便非諸賢氣象”。而《隨園詩話》亦云:“李杜大家,不用僻韻,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昌黎斗險,掇唐韻而拉雜砌之,不過一時游戲。如僧家作盂蘭會,偶一布施窮鬼耳。然亦止于古體、聯(lián)句為之。今人效尤務博,竟有用之于近體者,是猶奏雅樂而雜侏離(蠻夷之語)坐華堂而宴乞丐,不已傎乎”。由以上諸家之論,即可知僻韻之不宜用也。
  (七)、忌復韻——凡意義相同之字,如六麻韻中之“花、葩、華”,七陽韻中之“芳、香”,十一尤韻中之“憂、愁”等字,義皆相同,一詩之中雙押即為復韻,亦宜善為避之。
 ?。ò耍?、忌別韻——別韻者,同一字因音韻不同,而意義亦別者,誤押之即為別韻。如“重”字于二冬韻作“復疊”解,于二宋韻則作“貴重”解;“降”字于三江韻作“順服”解,而于三絳韻中則作“下落”解;“鮮”字于一先韻中作“新”字解,而于十六銑韻里則作“少”字解,務須辯明,方不致誤用而貽笑方家。謝榛《四溟詩話》云:“凡字有兩音,各見一韻,如二冬‘逢’字,遇也;一東‘逢’字音‘蓬’,《詩大雅》鼉鼓逢逢。四支‘衰’減也;十灰‘衰’字,音‘崔’殺也,《左傳》皆有等衰。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云:‘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此灰韻‘衰’字,以為支韻‘衰’字,誤矣。十四寒‘繁’字,音盤,左傳曲縣繁纓;十三元‘繁’字,多也。何仲默《九日對菊》詩:‘亭亭似與霜華斗,冉冉偏隨月影繁’。此元韻‘繁’字,以為寒韻‘繁’字,亦誤矣。作詩宜擇韻審音,勿以為末節(jié)而不詳考也”。袁枚《小倉山房尺牘》引老杜“刺使諸侯貴,郎官列宿應”,“為問彭州牧,何時救急難”云:“考音義,‘應’字、‘難’字,均當作仄韻。而皆趁已之便,以平聲押之”?!秾W林新編》謂字有通作他聲押者,泛引三百篇及文選古詩為證。殊不知蔡啟《寬夫詩話》云:“秦漢以前,字書未備,既多假借,而音無反切,平仄聲皆通用。自齊梁后,既拘以四聲,又限以音韻,故士率以偶儷聲病為工。然則字通作他聲韻押,于古詩則可,若于律詩,誠不當如此也”。
 ?。ň牛⒓煞疙崱疙嵱址Q冒韻,即不是韻腳處用上同韻之字。如:
      逢鄭三游山(盧仝)
       相逢之處草茸茸,峭壁攢峰千萬重;
       他日期君何處好,寒流石上一株松。
  詩有“逢”與“峰”字,俱屬二冬韻之字,與韻腳同韻,即稱“犯韻”或“冒韻”。宜盡量避免,尤以每句之第三字以下,更應注意。至如與韻腳疊字者,如“茸茸”等則不在此限。
 ?。ㄊ⒓烧崱嵰嘟小蔼M韻”,即同一韻部的字不多,且多非常用字,押韻時選擇的余地不大。宋歐陽修《六一詩話》:“(韓愈)得韻窄則不復旁出,而因難見巧,愈險愈奇,如《病中贈張十八》之類是也。”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三:“其(指韓愈)用窄韻,亦不止《病中贈張十八》一首,如《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一首,又《會合聯(lián)句》三十四韻?!?/div>
  以上為有關詩之押韻之法,及幾種特殊之押韻格式。與應戒忌事項。已大體述明。而作詩選韻,宜擇其與詩題之主旨,或所欲表達之情境意趣相切合,相因依者,方易于成章。清吳騫《拜經(jīng)樓詩話》引何無忌與人論詩云:
  “欲作佳詩,必先尋佳韻,未有佳詩而無佳韻者也。韻有宜于甲而不宜于乙者,有宜于乙而不宜于甲者。題韻適宜,若合涵蓋。唯在搆思之初,善巧揀擇而已。若七言歌行,抑揚轉(zhuǎn)換,用頓挫處,尤宜喫緊。理會此處,最見人平日學力淺深,工夫疏密。乃至排律長篇,亦宜斟酌。韻腳穩(wěn)妥,庶無牽強搭湊之失。可見工詩者,未有不留意于韻。今人沖口吟哦,但求協(xié)韻,甚而次韻、疊韻,連篇累牘,徒使脣焦腕脫,令人生厭?!?/div>
  一般說來,“尤、侵”韻之詩,較適于憂愁情緒之表達,“覃、東、江、陽”等韻,較適于表達歡樂、開朗之情緒。周濟《宋四家詞選》云:“東、真韻寬平,支、先韻細膩,魚、歌韻纏綿,蕭、尤韻感慨,莫草草亂用”。學詩者可將此話作為參考。
四、古體詩之押韻法
  至于古體詩之押韻,亦有其法度。原則上,古體詩之押韻較為自由,押平韻可,押仄韻亦可。一韻到底可,而中間轉(zhuǎn)韻亦可。并可與能通轉(zhuǎn)之鄰韻相互通押。如東通冬,江通陽,支能微,魚通虞,蕭能肴、豪等。長篇古詩,亦可不避重押。吉杜甫之《飲中八仙歌》,三十二句中即押二船字、二眠字、二天字、三前字。至若首句押韻之情況,則與近體詩相似,押亦可不押亦可。
  古體詩又有所謂“轉(zhuǎn)韻”之法,其法或言起于陳、隋,實則三百篇已開其例,顧寧人云:“三百篇無不轉(zhuǎn)韻者,唐詩亦然,唯韓昌黎七古之作,始一韻到底”。而劉勰《文心雕龍》則云:“賈誼、枚乘四韻輒易,劉歆、桓譚百韻不遷,亦各從其志也”。然因詩經(jīng)難學,故言古體詩換韻者,必推本于陳、隋,至唐而愈備。其法大抵須注意上下停勻,首尾悉稱,勿有頭重腳輕,或參差不齊之病。如李白之《烏夜啼》:
       黃云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 機中織錦秦川女,碧紗如煙隔窗語; 停梭悵然憶良人,獨宿空房淚如雨。
   全詩六句,前二句押二韻,后四句押三韻,之所以不覺其頭重腳輕者,在于第五句未入韻也。又如李白之《經(jīng)下邳圯橋憶張子房》:
   子房未虎嘯,破產(chǎn)不為家;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報韓雖不成,天地皆振動;潛匿游下邳,豈曰非知勇;我來圯橋上,懷古欽英風;唯見碧流水,曾無黃石公:嘆息此人云,蕭條徐泗空。

  全詩十四句,前四句押六麻韻,五、六句押一董韻,七、八句押二腫韻,后六句押一東韻。因一董二腫古韻本通,故可算為一韻,而無輕重之偏。大抵說來,古詩之換韻,約可分為二種,一為平仄相間,一為一聲之韻到底(即所換之韻同在平聲或仄聲)。平仄相間換韻則多用對仗,亦可間以律句。若平韻到底者,斷不可雜以律詩體句,仄韻到底者更宜矯健,此古詩換韻之大略也。
  另外,不換韻之古詩,其用仄韻者,單句末字可平仄相間,若用平韻者,其單句末字,切忌使用平聲字,因為用平聲字,則音調(diào)不諧。此亦古詩不換韻之要點。

五、部份有關韻的名詞解說
  一:分韻——詩友相約賦詩,舉定數(shù)字為韻,互相分拈,各人依拈得之韻成詩叫分韻。白居易有“素壁聯(lián)吟分韻句”之句。分韻大都以人數(shù)為定,如四人則取成語,五七人則取古人詩句為宜。
  二:和韻——和韻又稱依韻,即和他人詩,而同用其韻也?!渡汉縻^詩話》云:“前人未嘗和韻,自元白為二浙觀察,往來置郵筒相唱和,始依韻,多至千言,篇章甚富”。吳喬答萬季埜詩問云:“和詩之體不一,意如答問而不同韻者,謂之和詩;同其韻而不同其字者,謂之和韻;用其韻而次第不同者,謂之用韻;依其次第者,謂之步韻(亦稱次韻)。步韻最困人,如相敺而自縶手足也。蓋心思為韻所束,而命意布局,最難照顧。今人不及古人,大半以此。嚴滄浪已申斥之,而施愚山嘗曰:‘今人只解作韻,誰會作詩’此言可畏”。我們當細細體會。
  三:次韻——次韻又稱步韻。謂和人之詩,而依原詩所用之韻 及次第也。陸放翁云:“古人有唱有和,有雜擬追和之類,而無和韻者,唐始用韻,謂同用此韻,后有依韻,然不以次,后有次韻,自元白至皮陸,其體乃全”。嚴羽《滄浪詩話》云:“和韻最害人詩,古人唱酬不次韻,此風始于元、白、皮、陸,李朝諸賢,乃以此斗工,遂至往復有八九和者”。顧炎武《日知錄》云:“凡詩不束于韻而能盡其意,勝于為韻束而意不盡”。沈德潛《說詩晬話》亦云:“古人同作一詩,不必同韻,即同韻,亦在一韻中,不必句句次韻也。自元白創(chuàng)始,而皮陸倡和,又加甚焉。以韻為主,而以意相從。中有欲言,不能通達矣。近代專以此見長,名曰‘和韻’,實則趁韻。宜血脈橫互,句聯(lián)意斷也,有志之士,當不囿于俗”。近世詩人,亦多有“次韻”之作,然如眼高而才窘,心壯而手低,則不如不作。
  四:用韻——用韻者,用某人之某詩所用之韻為韻。
  五:疊韻——凡賦詩重用前韻,即稱為疊韻。如本人《游馬仁奇峰》:
       堆螺擁翠亂峰奇,石柱參天高下差。正是風光佳絕處,登臨焉可不題詩?!?/div>
       屴崱群峰遠更奇,綻紅搖綠色參差。清溪修竹遙相映,無限幽情無限詩。
 
       直上名峰驚六奇,山光水色共參差。自慚未有生花筆,惆悵空吟侑酒詩。
六:相韻——審察用作韻腳的字。清毛先舒《詩辯坻》卷三:“詩必相韻,故拈險俗生澀之韻及限韻、步韻,可無作也?!边@個論點,學者多尊崇之。清沈德潛《說詩晬語》下引用毛氏的話后說:“昏昏長夜,得此豁然?!鼻尻悆H《竹林答問》:“韻不佳,不如且止??苋R公(準)賦《池上柳》,四押‘青’字不倒,遂止不作。夫賦柳押‘青’韻似不甚難,而古人矜慎若是,此其所以不可及也。善乎毛稚黃(先舒)之言曰:……作詩豈不貴于選韻哉?”
七:擲韻——每句換韻,棄擲前韻而不用;或每兩句一韻,其意轉(zhuǎn)換,即擲去原韻,而別安韻,隨轉(zhuǎn)隨換,所以叫做“擲韻”?!段溺R秘府論》天卷“八種韻”:“擲韻者,詩云:‘不知羞,不敢留。但好去,莫相慮。孤客驚,百愁生。飯蔬簞食不樂道,忘饑陋巷不疲。’此之謂也。” 

 
回復(0)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