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來自:中學教育

風靡全球的心理學新發(fā)現(xiàn):孩子成績好,最重要的不是聰明



美國心理協(xié)會主席、積極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馬丁·塞利格曼研究發(fā)現(xiàn):在學校中,聰明的學生不一定是成績好的學生,成功是屬于足夠聰明又樂觀的人。他認為,樂觀是一種解釋風格,而不是一種普遍的人格特質。

父母培養(yǎng)孩子擁有“樂觀型解釋風格”,把消極的事件歸因于外部的、暫時的、具體的因素;將積極的事件歸因于內部的、穩(wěn)定的、普遍的因素,能讓孩子遠離抑郁,成績更好,獲得更高的人生成就。

........................................

20世紀末,心理學領域迎來了一場革命,這也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中一個里程碑。過去,心理學研究人類的弱點和問題,并想辦法去緩解人們的痛苦。

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心理學發(fā)展的弊病,他大力提倡心理學應該同時關注人們的美德和優(yōu)勢。從而建立了一門研究積極的心理科學——積極心理學,近年來風靡全球。


馬丁·塞利格曼教授,積極心理學之父

在研究過程中,塞利格曼發(fā)現(xiàn)并證明了“習得性無助”的存在,繼而提出:“樂觀的解釋風格”是人生成功的關鍵能力,而且可以通過學習掌握,從而獲得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本文將分享積極心理學對樂觀和悲觀兩種解釋風格的研究結論,以及它們對孩子的學業(yè)成績產生了哪些影響,父母該如何培養(yǎng)孩子擁有樂觀的解釋風格。


兩種解釋風格

為什么有些孩子聰明但成績平平,有些孩子卻出類拔萃?在揭開謎底前,我們先簡單介紹兩個概念——

習得性無助:一個放棄的反應,是源自“無論你怎么努力都于事無補”的想法的行為。類似于屢戰(zhàn)屢敗,再也不敢再上戰(zhàn)場的心理狀態(tài)。

解釋風格:你對為什么這件事會這樣發(fā)生的習慣性解釋。樂觀的解釋風格可以阻止習得性無助,而悲觀的解釋風格可以散播習得性無助。

其中,判斷一個人屬于哪種解釋風格,有三個維度:永久性的、普遍性和人格化。

永久性

如果你認為厄運是“永遠”、“從不”,那你就是悲觀的。如果你認為厄運是“有時候”、“最近”,你就是樂觀的。

我老板是個混蛋(永久);我的老板現(xiàn)在情緒不好(暫時)

你從來不跟我交流(永久);最近,你沒怎么跟我聊天(暫時)
普遍性

如果你認為一件不好的事情是“普遍的”,那你就是悲觀的。如果認為一件事是“特定的”,那你就是樂觀的。

所有老師都不公平(普遍);塞利格曼教授很不公平(特定)

我是個令人討厭的人(普遍);他討厭我(特定)

人格化

當不好事情發(fā)生時,你可以怪罪自己(內在化),也可以怪罪旁人或環(huán)境(外在化)。怪罪旁人的人比較不會失去自尊,比前者更愛自己。

我沒有打撲克的天分(內在化);我打撲克時,運氣不太好(外在化)

我沒有安全感(內在化);我在貧困的環(huán)境里長大 (外在化)
樂觀的人能很快從短暫的無助狀態(tài)中恢復過來,對他們來說,失敗只是個挑戰(zhàn),是走向勝利的道路上的一些障礙,他們把挫折看成是暫時的、特定性的。

而悲觀的人沉溺在失敗中,因為他們把失敗看成是永久的、普遍的。他們變得很憂郁,而且停留在無助中。一點小挫折在他們看來就是大失敗,而一處失敗就認為會滿盤皆輸,自己先舉旗投降了,陷入無助的深淵。


樂觀的孩子成績好

過去100多年,能力和才能一直被認為是學業(yè)成功的關。塞利格曼認為,這些所謂的才能并沒有一個準確的測量方法,它不是預測未來成功與否的好標準,這種傳統(tǒng)觀點根本就是錯的。傳統(tǒng)觀點完全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解釋風格。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卡羅爾·德威克做過一個實驗。

他根據(jù)解釋風格將兩組小學生分成“無助組”和“掌控組”,然后給這兩組小學生一連串的挫折,如無解的難題。接著再讓他們體會到成功,如簡單的題目。

他發(fā)現(xiàn),在受到挫折之前,兩組小學生沒有任何差別,但一旦遭受到挫折,兩組之間的驚人差異就顯現(xiàn)出來了。

“無助組”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退步到了一年級的程度,他們開始討厭這項作業(yè),不愿意去嘗試。

但是“掌控組”的學生遇到挫折時,他們仍保持四年級的能力水平,他們認為一定是他們在某處犯了錯,所以才會做不出來,但他們還會做下去。有一個“掌控組”的女孩還卷起袖子說:“我喜歡挑戰(zhàn)。”掌控組對自己都很有信心。


此外,“無助組”的學生對自己成功的預測打了折扣,認為自己只能解出50%的同類題;但“掌控組”的學生卻估計他們可以解出90%的題目。

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區(qū)別:有人越挫越勇,有人卻一蹶不振?德威克下了一個結論:很多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心情沮喪,根本原因就是悲觀。當他認為自己無能為力時,他就不再嘗試,他的成績就會退步。

換言之,悲觀的解釋風格是學習成績不好的主要原因。

悲觀的孩子除了在學業(yè)上難以發(fā)揮出自己的潛能,還更容易陷入抑郁,他的免疫機能也會比較差。

當然,樂觀的解釋風格并不是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要怪罪到別人身上,逃避自己的責任。但很多時候,悲觀的人的常常去負擔起不需要他們負的責任,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三個因素,影響孩子的解釋風格

有人認為,樂觀和悲觀是一個人天生的氣質,后天很難培養(yǎng),事實并非如此。

塞利格曼研究發(fā)現(xiàn),解釋風格是在童年期形成的,那個時候所發(fā)展出來的悲觀或樂觀態(tài)度是基礎性的,新的挫折或勝利經過它的過濾,最后變成一個牢固的思維習慣。如果你的孩子已經7歲了,他可能已經發(fā)展出一個解釋風格,并正在定型中。

童年時,哪些因素影響了孩子解釋風格的形成?有三個不同的觀點。

1. 媽媽的影響力

第一種觀點認為解釋風格與孩子的母親相關。也就是說,媽媽擁有什么類型的解釋風格,孩子就會學會用這種風格來看待世界。

我認識一個女孩,各方面條件都很優(yōu)秀,但總遇到渣男,屢受情傷,低自尊人格。后來我認識了她的媽媽,就知道為什么她會變成這樣。

她母親在解釋遇到問題時的風格是——壞事是永久的,會傷害到每一件事,而且都是自己的錯。那天出去玩不巧下了雨,她母親一路情緒低落,喃喃自語:“只要出來玩就會下雨,我的旅行運就是那么糟糕。”


塞利格曼給100個兒童及他們的父母做了解釋風格測試。他發(fā)現(xiàn),母親的樂觀程度與孩子極為相似,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而孩子的解釋風格和父親的不相似,母親的跟父親的也不相似。這表明孩子主要學習了母親對因果關系的解釋風格。

孩子會非常注意父母的言行,尤其是母親對情緒化事件的解釋,他們會仔細聆聽大人對某一件事的解釋。他們不但聽,而且會注意到這些解釋是暫時的,是特定的,普遍的,是你的錯還是別人的錯。

2.老師和父母的批評

當你的孩子做錯事時,你會對ta說什么?ta的老師又對ta說了什么?

事實上,孩子不只聽他們說什么,還包括怎么說。孩子相信大人的批評,并用它形成自己的解釋風格。

期末考試結束了,老師對成績進行點評,她會對不及格的同學怎么說?

如果說,“你上課不注意聽講”、“你不努力”、“我在教這些題目時,你在跟其他同學說話”。這些解釋是暫時的、特定的、非普遍的,因為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它們。

如果換一種說法,“你就是學不好數(shù)學”、“你交來的作業(yè)總是亂七八糟”、“ 你從來不驗算”。這些都是永久性、普遍性的批評。

不光是老師,還有家長和其他成人對孩子的批評,都會影響他們的解釋風格。

3.孩子生命中的危機

孩子在童年時期遭遇到的重大危機,以及危機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解釋風格。

如果孩子在早期生活經驗中,經歷了生離死別和巨大的家庭變故,如果這些事情最后好轉了,ta就會比較樂觀;如果這個變故是永久的、普遍的,比如父母離世,那么,絕望的種子會深埋在孩子的心中。

結語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事情的解釋,對孩子的批評,可能會極大的影響他的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會因此形成自己的解釋風格,成為他的人生底色。

培養(yǎng)孩子擁有“樂觀型解釋風格”,把消極的事件歸因于外部的、暫時的、具體的因素;將積極的事件歸因于內部的、穩(wěn)定的、普遍的因素,讓孩子遠離抑郁,成績更好,從而獲得更高的人生成就。

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反復訓練,不斷自省,但這值得我們共同努力。


來源:藍橡樹
回復(13)
wind0531 沙發(fā)
天賦+勤奮

2021-12-01

真的嗎我不這么認為

2021-12-03

謝謝分享!

2021-12-03

說的好像有點道理

2021-12-31

漲知識了,樂觀向上成績好!

2021-12-31

保持樂觀會開心很多

2021-12-31

個人感覺要看家庭教育

2021-12-31

自信人格很重要

2021-12-31

了解了解了解

2021-12-31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