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來自:智慧家長

南瓜啊木瓜

樓主

2020-12-28 7761 12

8歲女孩起跑意外摔倒卻獲贊:孩子,你爬起來那一刻已經(jīng)贏了

這幾天,一個視頻上線一天,就獲得了500萬點贊。

這就是8歲女孩馬子惠,在人生的第一場正式比賽中摔倒、逆襲、奪冠的超燃經(jīng)歷。

在北京市青少年短道速滑500米的一場比賽中,她剛剛起步,就不慎摔倒,整個人趴在了冰面上。


賽場邊,教練和女孩的父母大聲呼喊:起,快起。

這個瘦瘦小小的姑娘沒有絲毫猶豫,不顧身上的疼痛,爬起來就往前沖。

而此時,她已被其他選手甩出了幾十米的距離。

她緊緊盯住前面選手的身影,雙腳越邁越快,30米,20米,10米......終于在彎道處連超3名選手,以勢不可擋的勁頭率先沖過終點。

最后,女孩贏得了冠軍,賽場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這一刻,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剛才不知不覺攥緊了拳頭,眼睛也酸酸的。

這個小女孩太不簡單了!

跌倒后再爬起來,落后了也不放棄,用實力證明自己,如此堅定執(zhí)著、全力以赴。

這么強大的心態(tài)到底是怎樣養(yǎng)成的?

小姑娘在賽后表示:「我沒有想過放棄,我不應該放棄,教練和爸爸媽媽都是這么教我的?!?/div>
媽媽坦言:「說不緊張是假的,當時心里咯噔一下,但當看到她站起來往前沖的那一下,我心里一下子就放松了,我從心里面就覺得她能行?!?/div>
無論是平時將「堅持」「信任」的種子種進孩子心里,還是賽場上的一聲聲「加油」,馬子惠的父母讓我們懂得了:鼓勵,會讓孩子有多了不起。

孩子的自信和底氣,是鼓勵出來的

此前看過一個視頻,一個日本小男孩同樣讓人感動得熱淚盈眶。

6歲的凌很不擅長跳箱,常常因為失敗而偷偷哭泣。但在老師和爸爸的鼓勵下,他還是決定參加幼兒園的最后一次10段跳箱挑戰(zhàn)。

第一次嘗試,他沒有跳過去。

再一次,他還是只能觸到跳箱的頂部。

第三次,還是失敗,而且跳起的高度比之前更低了。


比凌高出很多的跳箱,就像一座難以翻越的大山,幾次失敗后,凌忍不住掉下了眼淚,落寞的樣子讓人心疼。

這時候,老師對其他小朋友說:「大家一起把力量借給凌吧!」

然后,小朋友們來到凌身邊,圍成一個圈,整齊地喊著:你能行!你能行!你能行!

當凌再次站到起點上,體內的小宇宙似乎爆發(fā)了,他奮力地助跑,用力地踩在跳板上,一下子跳過了10段跳箱!

他成功了!

原來鼓勵的力量如此強大,能夠激發(fā)一個人前所未有的能量,幫他完成一個不可能的挑戰(zhàn)。

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說:對孩子的一次喝彩,勝過百次訓斥。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你的一句夸獎,能讓孩子高興半天。

你常說「試一試」,膽小的孩子會勇敢地跨出第一步。

你看得見孩子的努力,他會更加耐心,不輕言放棄。

包文婧的女兒餃子,學了一段鋼琴后,出現(xiàn)了抵觸心理,跟她抱怨:「學鋼琴很辛苦?!?/div>
包文婧知道女兒想打退堂鼓了,她先表示理解:學琴確實很辛苦。然后肯定女兒的耐心和毅力很難得,還夸她比很多小朋友都強。

在媽媽的鼓勵下,餃子又對自己恢復了信心。

孩子畏難很正常,很多時候,放棄還是堅持,他心里并沒有答案。

而父母感同身受的理解,溫和而堅定的語氣,會說服孩子:父母都這樣相信我,我再試一試。

外驅力是可以轉化為內驅力的,能幫孩子翻越一座山,也能點燃孩子心中的一把火。

在鼓勵聲中長大的孩子,會生出兩個翅膀:自信和底氣。


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知乎上有個問題:從來沒有被父母鼓勵過是一種什么體驗?

一個女孩說,每次熱情洋溢地跟他們分享自己的畫,總會遭一頓懟:有這閑心還不如多看點書。

拿著獎狀回家,媽媽的第一反應就是:題是不是很簡單?

但凡考得不好,就會批評她不努力,說誰家的孩子有多厲害。

她曾反復問自己:到底是他們不愛我,還是我就是這么差?

后來,父母告訴她:還不是怕你驕傲,我們也是為了你好。

雖然她理解父母的初衷,但骨子里的自卑卻無法改掉,習慣了沉默寡言,在意別人的看法,想改變自己,又沒有勇氣。

很多父母覺得夸獎會讓孩子驕傲,不努力,習慣了潑冷水。

而在孩子心里,如果連最親近的父母都不肯定自己,甚至「落井下石」,孩子真的會找不到出路,找不到愛。

父母的認知和言語,可能毀掉一個孩子,也可以成就一個孩子。


楊冪曾在《奇葩說》上頻爆金句。

主持人問:「你會把前任當人脈嗎?」她霸氣表示:「我覺得我才是那個人脈。」

有人當面吐槽她「照騙」,她從容回應:我不需要你喜歡,我的受眾群也不是你。

很多人問:楊冪哪來的底氣?

拋開外在的光環(huán)和實力,其實,楊冪身上有一種無比強大的內在力量:堅定執(zhí)著地做自己。這,是家庭的土壤滋養(yǎng)出來的。

在一次訪談中,楊冪談到了父母對自己的教育。

她說:「我很感謝父母,從小到大會鼓勵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樣的孩子會更有自信,明確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家人的鼓勵,讓你并不害怕在外面受傷,因為家是你避風的港灣?!?/div>
為什么說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因為真誠的鼓勵,是激勵,更是尊重和信任。

美國心理學博士海姆·G·吉諾特說:有益的夸贊,能讓孩子從我們的話中得出積極結論:我被人欣賞,我很受人尊敬,我很能干。

積極的心理暗示,會產(chǎn)生充分的自我認同,讓孩子產(chǎn)生價值感和自尊感。

每一個擅長鼓勵教育的父母,其實是最懂孩子的人。


正確的鼓勵,不是口號,也沒有壓力

每個孩子都渴望鼓勵,但不需要不恰當?shù)墓膭睢?/div>
鼓勵是講究方法的,正確的鼓勵沒有壓力,沒有比較,也不是口號。

在這里給父母們幾點建議:


鼓勵不是泛泛的夸贊

其實,很多父母也會鼓勵孩子,總把「你真棒、你太聰明了」掛在嘴邊,但這樣往往適得其反。孩子可能會認為自己有天賦,而忽視努力,或者因害怕父母失望而不敢犯錯。

兒童心理學家海姆·G·吉諾特說:描述,不要評價,描述感受,不要評價孩子的性格,對成績進行客觀現(xiàn)實的描述,不要美化人。

在孩子取得成績時,夸他:這是你努力的結果,真為你開心。

當孩子拿著畫讓你看時,說:「我很喜歡你畫的房子,配色很好看?!?/div>
當孩子幫忙做家務時,真誠地感謝:「謝謝你的幫助,地很干凈?!?/div>
鼓勵言之有物,鼓勵孩子通過努力才能做到的地方,他才會感受到你的真誠,也知道哪些是正確的行為。


鼓勵的前提是共情

很多時候,孩子想放棄,并不是因為能力欠缺,而是內心懼怕。

「你可以的,加油」「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的」,這些我們平時經(jīng)常說的話里,其實暗含著父母的要求,并沒有真正地理解孩子的焦慮。孩子會覺得:如果我做不到父母可能會失望。

《津巴多普通心理學》中提到:負面的情緒不被理解、共情,是一種負強化,只會讓孩子消極感更強。

身為父母,我們要試著去理解、接納孩子的膽怯和不安。

「媽媽知道這很難,放輕松」,接著告訴孩子他可以的理由。

解決了情緒的問題,鼓勵才有意義。


用實際行動鼓勵孩子

微博上一位爸爸是這樣鼓勵孩子的。

孩子隨手扔掉的畫稿,他裝進了相框里,不滿意的詩作,他打成了鉛字,從幼兒園起,獲得的獎狀,成績單,他做成了一袋袋的檔案。

原來自己的作品這么受重視,原來裝裱之后,還真的不錯,一個孩子的興趣和積極性便被激發(fā)了出來。

有時候,行動比口頭上的鼓勵更管用。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蘇格拉底說:

所謂教育就是把一個人的內心真正引導出來,幫助他成為自己的樣子。

喚醒孩子的內在力量,靠的不是打擊和否定,是父母發(fā)自內心的賞識、理解和鼓勵。

打心眼里尊重和相信孩子,永遠是教育最高超的「技巧」。

堅定地與孩子站在一起,做他身后的一面墻,你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有多了不起。


作者:郁郁青青
來源:凱叔講故事
回復(12)
智慧小云朵 沙發(fā)
孩子加油

2020-12-28

littlejj 板凳
支持支持支持

2020-12-29

加油

2021-01-02

父母的鼓勵是多么重要啊

2021-03-07

加油小朋友

2021-03-07

別說,還真有道理!學習了

2021-03-08

感謝分享

2021-03-08

正能量

2021-03-08

加油呀

2021-03-08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