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來報,久違的陽光融化了寒意,抓緊跑到植物園去看一看梅花兒都開得咋樣了。
國際慣例,先曬曬圖吧~~
整個
靈峰景區(qū)花開半數(shù),有著急的紅梅白梅已經(jīng)一馬當(dāng)先,含羞帶怯的綠萼尚在花苞狀態(tài),正是“探梅”好時候。
梅花集中在植物園西北角,最近的入口就是青芝塢,給大家規(guī)劃兩條路線作為參考:
1.單純看梅花,不想多走路。青芝塢入口——品梅苑——
靈峰探梅、籠月樓、掬月亭看七星古梅——臘梅園——97明星林——再從青芝塢出
2.時間足夠還想多走走逛逛的朋友(植物園比較大,個人感覺全走下來還挺累的,建議量力而行),過了97明星林,繼續(xù)往南走,玉泉魚躍、山水園、植物分類區(qū)、水生植物區(qū)(薔薇園)、盆栽園也都有梅花,但是數(shù)量較少,目前開放的也不多,隨意挑兩個看看,體驗一下尋梅的樂趣即可~另外,韓美林藝術(shù)館有梅花書畫作品展,順道可以去逛逛。
我的大致路線
下面我們挨個說
從青芝塢入口進去,沒兩步路就可以看到梅花了,不過大都還是花苞狀態(tài),走到品梅苑才漸漸熱鬧起來。
品梅苑應(yīng)該是整個靈峰景區(qū)“含梅量”最高的,也是精品梅花聚集地,大綠萼、垂枝梅、龍游梅、杏梅等稀有的梅花品種皆匯聚于此
門口一株碩大的細(xì)枝朱砂,入園來的朋友無不發(fā)出贊嘆,快門聲不斷。旁邊石刻一個梅字,是大家打卡拍照的項目之一。
漫步回廊中,能見到關(guān)于各種梅花品種、食用價值、歷史文化等科普知識介紹。西側(cè)圍墻上書百梅圖,收集歷史名人名家的各種梅字,包括乾隆、李世民、蘇東坡、陸游等篆刻在石碑上嵌的“梅”字樣本。
品梅苑出來后右轉(zhuǎn),一路沿著游步道上山,就來到靈峰探梅的門匾,過了門便是籠月樓。
早在一千多年前,后晉開運年間,吳越王在此建了一座“鷲峰禪院”——后改名“靈峰寺”。圍繞著寺廟歷朝歷代又陸陸續(xù)續(xù)種了百余株梅花,文人雅士到此聚會題作,靈峰成了賞梅圣地。
民國后寺毀梅頹,直到上世紀(jì)八十年代,園林部門重辟梅園四百多畝,植梅五千余株,修整了“洗缽池”、“掬月泉”等古跡,又在原先靈峰寺遺址上新建了可供賞梅的建筑群,籠月樓、眠云堂、掬月亭,光是聽這名字,已經(jīng)有撲面而來的清風(fēng)雅致了。
在掬月亭旁邊還有七叢清代僧人種下的臘梅,排列恰似北斗七星,被稱為七星古梅,今已有百歲。蠟梅花期早,梅花花期晚,但是因為地理環(huán)境的原因,這七棵蠟梅早開遲謝,花期常與梅花相接,靈峰的“二梅爭艷”正源于此。
不過,特地為七星古梅來打卡的朋友,也要做好“與預(yù)期不符”的心理準(zhǔn)備(遇到好幾個朋友失望而歸),臘梅不似梅花那般繁盛熱鬧,枝干也已經(jīng)垂垂老矣到需要“拄拐”,但她開在寒冬臘月,作為冬天的最后一朵花,領(lǐng)會她“凌寒獨自開”“不辭開后苦寒侵,臘梅何事色如金”的精神便好。
下山,岔路口右拐,便是臘梅園。暮冬初春時節(jié),臘梅都有些蔫了,想看的要趁早。再往前走,爬一段山路便是97明星林了。97明星林的梅花,花期相對較早,這兒的草坪空地也比較大一些。
跟著打鳥的老法師鏡頭發(fā)現(xiàn)的山櫻花
繼續(xù)往東走,翻過玉泉山,直奔
魚樂園,相對于梅花兒來說,
這兒的大青魚更吸引人,那個大呀,小孩看了直呼害怕,
花港觀魚跟這兒比都只能算弟弟。感覺可以與濟南趵突泉的魚相媲美(就是水質(zhì)有點兒臟)
一路梅花開得不多,于是拐進韓美林藝術(shù)館看了個梅花展
除此之外,盆栽園也特別值得推薦。盆栽這種小而精致的園林藝術(shù)與梅花簡直是一拍即合,虬枝偃蓋、老樹封苔,梅花點點,講究的是直則無姿,密則無態(tài)。
“橫斜一枝”“梅活一線”,一個盆景里只有一枝細(xì)細(xì)彎曲的樹枝,點綴著幾朵紅梅,正有“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的韻味。
有的盆景,梅花從石塊中長出來,頓時有了“仙館高寒地,孤梅石罅生。西湖千萬樹,何似此株清”的意境。
其實賞梅,不僅是看花,我更愛看她那蒼勁虬曲的枝干,老態(tài)龍鐘卻又無限生機,嶙峋傲骨卻有婉若游龍的身姿,好像在春寒料峭時節(jié)迎風(fēng)舞蹈,張開雙臂擁抱天空。
----文末一點疑問,不知有沒有老杭州去過瑤臺香云?我是在西湖景區(qū)的號上看到說位于半山腰有一處空曠的平臺和亭子,可以看到大片的梅林,還能眺望西湖。
根據(jù)景區(qū)指示牌我爬上去以后只看到一個奶娘墳和一座無名亭,四周被樹木遮擋,啥也看不見。是走錯了地方?
還有靈峰探梅這個點的定位,官方也挺奇怪的,我地圖上定的是在靈峰探梅牌匾那塊,官方路線圖和景區(qū)指示牌上則定在兩個不同的地方,有沒有人能解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