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心得(第二百五十七集)
羅國正
(2024年2月)
3101、清末畫家高桐軒是河北天津楊柳青(今天津市)人,自幼愛好繪畫,曾征入清廷如意館,為慈禧太后畫像。他來往京津一帶,專畫肖像。晚年在家集中精力作年畫。他的繪畫美學思想主要如下:
1、要“形神俱現(xiàn)”,“圖其本相”。
2、“蓋寫照即圖其本相。相為人心之表。象同者多矣,而相類同者百不一見。”
3、“舉凡品高爵顯退居者,相露恬淡高節(jié)之氣,俠義剛膽之士,要帶吐氣如虹之勢,詩酒文人,舉止容貌,須有風雅軒朗之相。攝讓賢儒,必有禮義之風,宏府王侯,相必福威嚴厚,官人貴戚,要有紛華侈靡之態(tài)。”
4、“因人而論”,“不可拗于執(zhí)理”,“世人多有神清而質濁,相奇而心卑;也有外形局促而胸懷沖淡,神相暢朗而心地狹窄者”。
5、畫行樂圖,“全圖須透出貴賤媸妍不齊,風度容止不同,雅俗舉動有別,坐立倚歇不一”。“人物背身之境界,要與畫中人身品恰合”,“目光要相互顧盼”、“神情務必攜聯(lián)貫注”,“意韻若一渙散”,“豈能濫充行樂”。
6、“仙佛亦人也”,“下筆要凈潔清潤,像要鼻直口方,眉清目秀,方顯靜雅莊嚴”,表現(xiàn)其“菩薩心腸”。“若通身僅備神佛之容,道釋之態(tài),形具備矣,而慈悲心腸未現(xiàn),則易人甜俗一格”。
7、“故實之人”,“尤要俏其品”。
8、“抒筆要先知其人之身世”,反映出意、神、趣。
9、主張“高古”、“骨力”,“氣貫神注”、“行筆不可斷,力不可懈,平勻而有力”。
10、肯定“畫工”在美術史上的創(chuàng)造和貢獻,反對將工細畫為“匠”為俗的見解。
高桐軒的思路是清晰的,他將人像繪畫分出普遍性、特殊性、個別性三個層次,并提出了形與神結合到象與相的審美范疇,明確它們之間應該是在多數(shù)情況下相統(tǒng)一的,同時又存在著特殊的、個別的相矛盾的情況。所以,他主張要深入了解清楚不同人群、以至具體個人的身世、具體細致的情況后,才動筆,以達到準確表現(xiàn)出人物的形與神,繪出人物微妙的心理特征、神與相的意韻。他還強調應如實反映人物,而不應將創(chuàng)作對象抬高到不適當?shù)奈恢。他還主張重視民間畫工的創(chuàng)作勞動,肯定他們在美術史上的貢獻。
3102、清代戲曲家、作家、理論家楊思壽認為:“凡詞曲皆非浪填,胸中情不可說,眼前景不可見者,則借詞曲以詠之。若敘事,非賓白不能醒目也。使僅以詞曲敘事,不插賓白,匪獨事之眉目不清,即曲之口吻亦不合。”并指出孔尚任《桃花扇》和洪昇《長生殿》,共同特色是“詞氣深厚,渾合包孕處蘊藉風流,絕無纖褻輕佻之痛”,李漁的喜劇“意在通俗”,“位置、腳色之工,開合、排場之妙,科白、打渾之宛轉入神,不獨時賢罕與頡頑,即元、明人亦所不及,宜其享重名也。”
楊思壽的美學觀點,主要是繼承李漁的美學思想。
3103、近代書畫家松年的主要美學觀點如下:
1、主張“多畫忠孝節(jié)義,暗寓勸懲”,以“有功于世”。
2、“畫山水、花鳥、竹蘭,怡情適興,風雅清高,已屬盜名惑世,折人福澤。”
3、“古人莫不追摹造化之巧,何嘗不求形似,獨取得神乎?”他提倡“下筆神來,其形酷肖”。“總以形全神足為定本。”
4、“吾輩既應法古,尤在于以造化為師。”
5、畫家須“隨處留心,真境多觀”,“涵詠胸次”,“細心體會”,“聚精會神處”,“得之于心”,“施之于手”,作品才與“凡眾不同”。
6、“吾輩處世,不可一事有我,惟作書畫,必須處處有我。我者何?獨成一家之謂耳。”“造化在手,心運無窮,獨創(chuàng)一家”。
7、“書畫清高,首重人品”。
8、他贊賞“氣韻閑雅,無煙火氣”,“一片書卷名貴,或有仙風道骨”的“逸品”。
9、他的審美理想是:作品具有“靜穆豐韻”。
10、“凡作大畫而氣勢雄渾,愈觀愈靜,又無煙火、粗暴、丑惡、霸悍之病,皆心氣足,精神聚之故耳。”
11、國畫以“專講筆墨勾勒,全體以氣運成,形態(tài)既肖,神自滿足”。西畫以“工細求酷肖,賦色真與天生無異,“但能明陰陽起伏,則馀無底蘊矣。”
松年主張繪畫要有功于世,作品能起到勸懲作用,反對傷風敗俗的創(chuàng)作。他特別強調形似方能傳神,反對脫離形似而妄談神似,提倡師出古人,更應以造化為師,要認真、細致觀察繪畫對象,了然于心方下筆,努力創(chuàng)作出與眾不同、具有自己個性的獨創(chuàng)作品。認為書畫家首重人品,心境平靜,聚精會神、以氣運成,才能書畫清高,才能創(chuàng)作出充滿書卷氣、高于神、妙、能三品之上的靜穆豐韻的“逸品”。但由于他受時代和自身理念的局限,顯然對文人畫、漫畫、抽象畫和細致地紀實歷史的畫的理解有所欠缺,對不同的創(chuàng)作主體、不同的創(chuàng)作主題、對不同畫種的特有表現(xiàn)形態(tài)和實際需要沒有充分的認識。
3104、在中國從傳統(tǒng)的封建社會走向近代社會的過程中,很多領域都出現(xiàn)了推動社會發(fā)展的人物,其中吳汝綸值得人們關注。他的人生經歷、業(yè)績,有不少地方值得后人了解、借鑒、研究。
吳汝綸是近代文明的開導者,近代文學家、教育家。他出生于1840年,是安徽桐城縣人。同治三年(1864年)舉人,次年成進士。在清朝這種體制下,如果上不了進士這層次,是很難進入最高統(tǒng)治集團的視野的。可惜的是,他雖然是進士,初定為一甲前列,后遭到多方評議、爭辯,最終定為三甲之首。這樣就離最高統(tǒng)治集團的視線遠了很多,以致影響了他一生的官運。而另外一人張之洞,得了探花的名次,一生官運亨通。雖然吳汝綸在官場上有所失意,卻日后成就了他辦學、做學問的一番事業(yè)。他當了進士后,授內閣中書。后來他較長時間分別當上曾國藩、李鴻章的幕府。這段時間,對他的知識、實際經驗的增長有很大的幫助,他官至直隸州知州。由于他不愛走關系和疏通環(huán)節(jié),這也許是文人的傲骨所在,影響他晉升速度。在這方面,李鴻章也提醒過他。他毅然辭官,去當蓮池書院山長,培養(yǎng)了大批學子,在光緒年間,任京師大學堂總教習,加五品卿銜。他游歷日本,考察教育制度,對多方面的情況做了詳細的記錄,介紹回中國。他回國后,全力投身于辦學,培養(yǎng)了大量的人才。這些人才很多在推動中國走向近代文明起到大作用。他因病逝世于1903年,享年六十三歲。留下著有詩文集、《東游叢錄》、《深州風土記》、《易說》、《詩說》等。
吳汝綸多層疊加的知識、經驗結構和事績主要有如下:
1、吳汝綸自幼唯一師從他父親吳元甲,吳元甲文化底蘊深厚,教子有方,加上吳汝綸自身非常勤奮、認真學習,又聰明,使他順利地24歲中舉人,25歲成進士。他中進士后,曾國藩問他師從何人,他答只是師從父親。所以,曾國藩一度請吳元甲教授自己的兒子。吳汝綸在他父親培育下,成為進士之才,進入了仕途,一方面在官場歷練,另一方面結識了眾多飽學之士、高層官員,使他的知識更加豐富、扎實,積累了不少實際經驗,人生各種機遇的概率大大增加了。很顯然,這條道路,是有賴于他父親為他鋪墊好的。
2、吳汝綸是安徽桐城縣人,桐城縣是桐城派的大本營,文化氛圍非常濃厚,他從青少年開始就直接或間接受到這種文化氛圍的影響,尤其是他密切接觸了幾位鄉(xiāng)賢后,對他的知識、經驗增長大有幫助。例如:方宗誠,是方志學專家、理學之士,吳汝綸認真拜讀了他的《俟命錄》等,深受民胞物與、家國大義所感染;在戰(zhàn)亂期間,吳汝綸在桐城租住左光斗故宅一屋子,逐本地閱讀左光斗曾讀過的書等等。吳汝綸在桐城文化的滋養(yǎng)中,形成了追求上進的生命底氣。
3、經方宗誠的引薦,曾國藩發(fā)現(xiàn)了“異材”吳汝綸,他成了曾國藩的幕府,他視曾國藩為“學師”和“業(yè)師”,在當曾幕的五年里,是他一生中最暢適、在青年時得到最大成長的時期。他與曾國藩的關系非常之好,曾國藩非常重視、培養(yǎng)他,無論是公務還是私人活動都帶著他,親自對他指示、點撥,不少重要工作,讓他去完成。曾幕匯集一大批杰出文武大才、各界學術、科學精英,很多后來都成為重要人物,如李鴻章、左宗棠、張裕釗、劉毓菘、徐壽、華蘅芳、容閎等等,幾乎集全國人才之精華。曾國藩每天習慣開早餐會,餐后開始談學術、修身、古文、證史論經、讀書心得等等,還誨人不倦來教引門生,曾國藩還與一批文人雅集,詩詞唱和等等活動,吳汝綸身在這優(yōu)質的知識海洋里,獲取了非常豐富的精神糧食,處世、做人、做學問、處理公務、仕途進展諸多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4、“天津教案”后,李鴻章接替了曾國藩任直隸總督,并截留吳汝綸為自己的幕府。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三個:第一、吳汝綸確是優(yōu)秀人才,李鴻章正是急需用人之際,大量的工作、尤其是文字方面的工作需吳去協(xié)助完成;第二、更好掌握直隸總督所管轄的方方面面情況;第三、“天津教案”是個燙手的山芋,有吳做參謀,更利于較穩(wěn)妥處理。從此吳汝綸在李鴻章手下干了十八年,開啟了他的工作、生活新篇章。李鴻章是洋務運動的領袖,吳汝綸跟隨他處理洋務、結交外國使臣、接觸西方文化,加寬加深他的中外視野,他積極努力學習西方科技、制度、教育、各類文化知識,認識到東西方的矛盾所在,深感我國有一批所謂的清流人士的空談誤國,清楚知道國情和時局的艱危,理解到李鴻章所說的“三千年來未有之大變局”的內涵。他也逐漸地知道李鴻章無力挽救大廈將傾的清皇朝。經歷這十八年,吳汝綸的經驗和知識豐厚、廣博了很多。
5、經過這么多年的努力學習、官場摸爬、各種歷練、體驗后,吳汝綸已感悟到自己書生氣太重,不精于吏事,或者說,在這混濁的官場里,他忠于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堅守著自己的人格底線。他也自知堅持在官場做下去,最多也再升一兩級的官階,在歷史的長河中淹沒無名,對國家、民族,對社會沒有多大的作用、貢獻。同時,他已預感到新時代的曙光將照耀中華大地,為將要到來的新社會培育新軍,所以,他決定辭官(這應是他經過反復思考,權衡多方的利弊,深思熟慮后,才毅然作出的決定),李鴻章想挽留、并許愿將他升官,他依然去官意決,開始擔任蓮池書院山長,從此,造就出在中國近代教育變革中,不可忽視的吳汝綸。這年他四十九歲(1888年),是靈魂有了新的覺醒的關鍵時刻。
書院脫離官學的模式,多數(shù)都是在林壑幽深、山水宜人之處,很多學人籍此安頓身心,自由地飛翔在精神世界里,它不但具有教育功能,同時是創(chuàng)新和學術傳播的平臺和基地,這就非常適合吳汝綸的個性和理想追求。
蓮池書院是雍正十一年由直隸總督李衛(wèi)奉詔而建的京幾最高學府,內有參差錯落的山水樓臺、園林美景,占地很大,內有藏書三萬余卷,大量的石刻、碑文、法帖、歷世珍寶。乾隆皇多次駐蹕于此,長期有學者名流聚集,文化氣息冠蓋當時,是當時中國北方文化、教育的中心。選送的生員,須嚴格考試,吳汝綸辭官到任后,身心愉悅,寫信給朋友說:“真乃舍鼠穴而歸康莊也。”如魚得水的心情可想而知,在此他可以努力推行他的教育、學術理念。在寬松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教與學、理論與實踐中升華。
6、吳汝綸從事教育是有幾個階段的漸進的,他深受曾國藩的影響。曾國藩主張通過興教加強教化,是為政要方。吳汝綸在深州、冀州任知州期間,把興教化民作為首務,地方士民把他“推為大師”,而忘其官吏身份,他在深州將已失傳的文廟祭孔舞恢復起來。第二階段是任職蓮池書院,這次是專職搞教育,他攜家眷四十余口到蓮池書院。他為書院進行系列改革,如原來開卷考試改為閉卷考試,采取開門辦學,院外學生可來書院聽課等。他通過與李鴻章的特殊關系,便利他籌集較多經費,聘更好的教習,開設新的學堂、課程,對學生增加獎勵等。當時門下注籍者數(shù)千人,甚至日本人也來求學。他以此書院為龍頭,并遙控、影響著冀州、深州、天津等書院,形成相呼應的學問群體。他發(fā)揚桐城派的傳統(tǒng)、經學,古文成為蓮池書院的核心課程。使桐城派在北方影響擴大,形成了以吳汝綸為首的古文學派中心北移,建立起桐城派的北方基地。第三階段,甲午海戰(zhàn)的失敗、戊戌變法、八國聯(lián)軍入侵等系列情況,給吳汝綸震撼非常之大,導致他的思想裂變、轉型,深感學習西方科技、造就新型人才、移風易俗、改造中國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他在蓮池書院增設了西學的課程,沒有適用教材,就讓外國教習自定。他還提倡開辦實學,如農商、法政、手工、機織等課程,以造就中國富強增加正能量。他組織過16名學生到日本留學(包括他的兒子),對日本進行考察,又促成更多的人赴日留學。在這時期,他認為需要大量翻譯西學著作,須有更多精通外文的人材,他在蓮池書院開設西文學堂,聘英國人教授英文,他也將自己兒子送進西文學堂學習,不準他參加科舉考試,在西文學堂的學生每月還有10兩銀的薪水,畢業(yè)還安排較好的工作,優(yōu)等生保升官階等,以配合洋務工作在中國的逐步展開。他的一些提法,早于康梁的維新派。這里值得特別一提的是:在1895年(光緒二十三年),他收到嚴復寄來的譯稿《天演論》,他將其作為思想武器,大力宣傳,以喚醒國人。他對《天演論》不僅寫了序言,還寫了《節(jié)本天演論》,其流通量甚至超過嚴復的譯本。第四階段,八國聯(lián)軍的破壞,致使蓮池書院停辦,吳汝綸在京創(chuàng)辦了東文學社,先后請了五十多名日本教員教授日文、西學,成立譯書局、報館,編印《經濟叢編》(半月刊),內有教育、文學、農工商、人物、中外大事等欄目,這件事引起東西方國家爭相報道。1902年,吏部尚書張百熙任管教大臣,奉命重建京師大學堂,聘吳汝綸為總教習,此時他已準備南下,反復推辭此職,其中重要原因是此學堂舊官僚和派系很多,難于周旋和施展。后因多方面和眾多生徒的強烈請求,他勉強答應留下,他要為大學堂制定新的章程。為此他啟程到日本,考察西式教育。他到了日本多個地方,遍及大中小學、幼兒園、實業(yè)專門學校40余所,與日本的文部省官員、教育專家、校長、教師等多方面多層次接觸、交流,舉行座談會、報告會19次,也拜會了日本天皇,將考察到的詳情記錄,細致到膳食安排、教室的面積、學生用的椅桌尺寸都記錄,還與日本的政、軍、文、企廣泛交流。日本人視他為東方大儒,他也寫下不少應酬的詩詞。考察歷時四個多月,他將考察資料匯編印成《東游叢錄》,清政府以此作主要參考,在“壬寅學制”的基礎上,修訂出“癸卯學制”,成為中國教育史上第一部近代教育學制。這標志著吳汝綸從一個書院走向整個中國教育的大舞臺。第五階段,吳汝綸早有意愿回家鄉(xiāng)親辦學堂,因李鴻章一再挽留而不得成行。今次他有機會回鄉(xiāng)省親,就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創(chuàng)建桐城學堂上去,鄉(xiāng)紳、門生被他感召,傾力襄助,在學堂諸事辦結,已等開學鈴聲的關鍵時刻,吳汝綸突然病倒,于1903年正月十二日病逝在他的出生地桐城鄉(xiāng)高甸吳牛莊。1903年正月二十四日,桐城學堂正式開學。創(chuàng)辦桐城中學,是吳汝綸人生最后的力作,凝聚了他對家鄉(xiāng)、對教育事業(yè)、對人生理想、對中華民族富強的深厚情懷,在他身后,已培育出生機勃勃的一代代具有近代精神的新人。吳汝綸是在中國教育史上,具有獨特風采的人物。
吳汝綸一生有很多個角色,其中一個重要角色是近代文學家,他的書法功力也非常深厚,下面介紹他的主要美學觀點:
1、他以傳統(tǒng)的桐城派為宗,強調“道”不能離開“文”。
2、認為時文、公牘、說部之詞“不足與于文學之事”。
3、以“雅”與“法”為審美標準,反對“俚俗鄙淺”,認為“與其傷潔,毋寧失真”。
4、“歐洲文學,與吾國絕殊,譯之似宜別創(chuàng)體制,如六朝人之譯佛書,其體全是特創(chuàng)。今不但不宜襲用中文,亦并不宜襲用佛書。”
5、他高度評價嚴復譯的《天演論》,認為嚴復提出的“新舊二學當并具列”是“最為卓識”,他贊赫胥黎的理論“信美矣”。
從吳汝綸的美學觀點中,可以知道他重視中國文化的改進,和加強與西方文化的交流、比較。他有輕視通俗文化和人民大眾語言的傾向。
從人生美學的角度審視吳汝綸,他能夠成為一個重要人物,是有較多的有利條件,我從他的人生經歷中,得出如下啟示:
1、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成材的基礎。吳汝綸有良好的家庭條件,他父親的文化水平相當高,他自幼就師從其父成長。
2、在濃厚文化氛圍的地方出生、居住成長,是順利成材的良好土壤。吳汝綸出生在桐城縣,自幼受到桐城派文化的滋養(yǎng),從小就種下了飽滿的文化種子,立下傳承此重要文脈的心愿,這影響了他一生。
3、立志成材是人生奮斗、發(fā)展的原動力。吳汝綸從青少年開始就堅定地走學而優(yōu)則仕的道路,志向一立,朝著志向的方向奮斗,各方面的成績就出來了。
4、努力學習是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徑。在封建社會,要實現(xiàn)學而優(yōu)則仕的夢想,主要有效的途徑就是努力學習與相關的科舉考試的知識,以達到金榜題名,吳汝綸通過努力學習做到了。
5、要實現(xiàn)人生的抱負,須奮力躍上最適合自己舒展的平臺。吳汝綸考取進士,猶如鯉魚躍過了龍門,為他以后事業(yè)的發(fā)展,有了非常優(yōu)越的平臺,鋪平了前進的道路。
6、具有優(yōu)秀的個人品質、習慣是人生不斷得到提升自己的根本保證。吳汝綸具有天資聰穎、遠大理想、勤奮好學、知識基礎扎實、充滿才氣、工作認真、負責、善于總結經驗、忠誠于上級、感恩圖報,不貪私利,能審時度勢、決心奉獻社會等諸多優(yōu)秀品質,所以他在成為曾國藩、李鴻章手下時,能得到高度信任、培養(yǎng)、重用,在社會各界里,遇到很多良師益友,贏得很高的信譽,并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凝聚力、感召力。
7、不用為生存、生活的費用而擔憂,不用為了解決經濟來源問題勞碌奔波而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全心全意將時間和精力投放到學習、工作、事業(yè)上,是重要前提條件,我未發(fā)現(xiàn)吳汝綸整個人生過程擔憂過生活費用問題。
8、在思想和行動上能順應世界潮流的變化,如果原來的人生途徑已不能適應這種變化去實現(xiàn)理想,就能及時、正確地選擇新的平臺、新的前進道路,這是實現(xiàn)目標的有效方法和步驟。吳汝綸從選擇出任蓮池書院山長這一刻開始,就是在新的平臺、新的跑道上挺進,創(chuàng)建出一番宏偉的事業(yè)。
9、成就偉大的事業(yè),成為留芳百世的人物,必須為國家、民族、社會作出重大的貢獻,并發(fā)出精神上的光芒!這是歷史的根本要求。這方面,吳汝綸顯然在文化、教育上做到了。
我們也應清醒、冷靜地意識到,雖然吳汝綸做出了很大的業(yè)績,他的思想在當時封建、封閉落后的中國里,是屬于先進的,他在中國可以被稱為先知先覺的人。但從世界范圍上看,他也只是學習別人的東西,然后再傳播給國人,屬于后知后覺去啟發(fā)一批不知不覺的人,讓他們覺醒。因為他的思想沒有自己的原創(chuàng)性的原理、或沒有首先發(fā)現(xiàn)出重要的規(guī)律,他只有在文學、書法等上是創(chuàng)作者。所以,過了若干年后,他的影響就迅速減弱了。這也說明一個重要的道理:美學領域,是人生不應缺少的課題。在美學領域有所建樹,容易留下自己獨有的標記。當然,吳汝綸能從一個舊營壘里大膽走出來的人,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確實太不容易了,確實難能可貴!歷史又反復地證明,每個人都難以走出時代和自己知識結構的局限。吳汝綸等一批中國先進知識人物的出現(xiàn),新信息、新觀念形成新思潮一波一波地推進,從量變發(fā)展到質變,中國從封閉的封建社走向近代社會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態(tài)勢,歷史的車輪在滾滾向前!
羅國正 寫于2024年2月•廣州
(待續(xù))
本集責任編輯:詹鄧 嚴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