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心得(第二百五十八集)
羅國正
(2024年3月)
3105、近代詩人、外交家、維新改革思想家黃遵憲,是廣東嘉應州(今廣東梅州市)人。他的主要美學觀點如下:
1、他曾與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提出“詩界革命”的口號,要求詩歌為維新改革服務(wù)。認為詩歌對宣傳新思想、改造舊世界有大作用。
2、“詩雖小道,然歐洲詩人出其鼓吹文明之筆,竟有左右世界之力”。
3、“儒生不出門,勿論當世事,識時貴知今,通情貴閱世,卓哉千古賢,獨能救時弊,賈生《治安策》,江統(tǒng)徒戎議。”
4、“詩之外有事,詩之中有人。”
5、“我手寫吾口,古人豈能拘牽”。反對盲目模仿。
6、“意欲掃去詞章一切陳陳相因之語,用今人所見之理,所用之器,所遭之時勢,一寓之于詩,務(wù)使詩中有人,詩外有事,不能施之于他日,稱之于他人”。
7、“吾論詩以言志為體,以感人為用?鬃铀^:‘興于詩’、伯牙所謂移情,即吸力之說也。”
8、他認為中國文字之病是“語言、文字之不相合”,語言“隨地而異”,“隨時而異”,“而文止一種”,造成掌握困難。主張文體發(fā)展,“直用方言以筆之于書”。至“語言幾乎復合”,“變一字體為愈趨于簡,愈趨于便”,“適用于今,通行于俗”。
黃道憲的美學觀點、文學作品,顯然是受到他充當了幾個角色影響很大:一、他是朝廷的官員;二、他是外交家;三、他是維新改革思想家。而且他還常將美學、文學為他這三個角色服務(wù)。只有這樣理解,才能更好地清晰他的觀點、作品和很多活動。他的美學思想對后來的現(xiàn)代文學革命、“五四”新時期的文化觀念都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3106、清朝鑒賞家黃崇惺認為:“畫者,必有一段蒼涼盤郁之氣,乃可畫山水。必有一段纏綿悱惻之致,乃可畫仕女。”“畫家固首重氣韻,然非運以腕力,則氣韻亦無所附也”。
3107、林紓的命運轉(zhuǎn)折有點神奇,當初誰也沒有預料到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一個他不太愿意的不經(jīng)意的決定,卻影響了一個時代。下面先看看他的簡歷:
林紓是近代文學家、翻譯家,1852年出生,是福建閩縣(今福建福州市)人。光緒舉人,曾任教京師大學堂等系列教學活動,曾參加過維新派活動。曾依靠他人的口述,大量翻譯了多種歐美小說,在翻譯界與嚴復齊名。他善于繪畫,書法功力也深厚,文學創(chuàng)作非常豐富,散文、詩詞、傳奇等等都有,文學成就享譽文壇。
人們可以從林紓下面兩個故事里,感悟人生的奇妙:
一、林紓從事翻譯頗具有戲劇性,他有個好友,在船政局工作,對西方文化有研究,建議他從事翻譯,他開始不當一回事,后經(jīng)友多次相勸,被說動了,但提出一個很幼稚的要求,要友魏翰請他游覽閩江濱大川,否則便不譯,友滿足了他的要求。魏翰還讓他的學生王壽昌給他講述法國名著《茶花女》,幫助他翻譯此書,林紓立即就能變成漢語文言譯稿。中國翻譯史上第一部外國長篇小說譯著《巴黎茶花女遺事》就這樣誕生了。這譯著打破了中國傳統(tǒng)小說的章回結(jié)構(gòu),從形式到內(nèi)容,給國人一種全新的感覺。令林紓預想不到的,這譯著一經(jīng)正式出版,銷售很多,在社會上影響很大,也為他帶來豐厚的收入。從此,他在翻譯的路上奮進,翻譯出大量的作品,被贊譽為“譯界泰斗”。
二、林紓為人樂善好施,他譯作暢銷那幾年,月入近萬,他將大部分錢去資助貧寒的學生,其中資助有的到國外深造。到晚年的林紓經(jīng)濟境況大不如前,曾受過他接濟的學生,知恩圖報,聚在一起商量幫助恩師度過窘境,捐款成立一個支持他翻譯工作的基金會,由他自行使用,幫助他日常的開銷。
下面介紹林紓主要的美學觀點:
1、主張翻譯作品要“有益于今日之社會”,“以振動愛國之志氣”。
2、“歐人志在維新,非新不學,即區(qū)區(qū)小說之微,亦必從新世界中著想,斥去陳舊不言”。
3、“迭更司極力抉摘下等社會之積弊,作為小說,俾政府知而改之。”“但不必心醉西風,謂歐人盡勝于亞,似皆知良能之彥”。即“師其德”而“祛其丑”。
4、國人作家可“合中西二文熔為一片”。
5、司各德、哈葛德、迭更司等人小說,都“可儕吾國之史遷”。
6、“中國說部,登峰造極者,無若《石頭記》,敘人間富貴,感人情盛衰,用筆縝密,著色繁麗,制局精嚴,觀止矣。其間點染以清客,間雜以村嫗,牽綴以小人,收束以敗子,亦可謂善于體物。”畢竟是“名士美人之局”。“終竟雅多俗寡,人意不專屬于是。”而迭更司能于“下等社會家常之事”,“曲繪家常之恒狀”。
7、“世有其人,則書中即有其事,猶之畫師虛構(gòu)一人狀貌印證諸天下之人,必有一人興象相符者,故語言所能狀之處,均人情所或有之處。”
8、“文字有義法,有意境,推其所至,始得神韻與味,神也,韻也,味也,古文之止境也。”
9、“意境者,文之母也,一切奇正之格,皆出于是間。不講意境,是自塞其途,終身于講道之日矣。”
10、除“意境”外,尚須“識度”、“氣勢”、“聲調(diào)”、“筋脈”、“風趣”、“神味”等。
11、“且天下唯有真學術(shù)、真道德,始是獨樹一幟,使人景從,若盡廢古書,行用土語為文字,則都下引車賣漿之徒,所操之語,按之皆有文法,不類閩廣人無為文法之啁啾。據(jù)此則京津之稗販,均可用以教授矣。”
12、“西人畫境,極分遠近,有畫大樹參天者,而樹人家林木,如豆如苗,即遠山亦不愈寸。用遠鏡窺之,狀至逼肖。若中國山水,亦用此法,不惟不合六法,早已棘人眼目,笪江上曰:樹大無作高山,確哉!樹大者必為近樹,即偶作高山,亦須間以云氣。俾稍遠,然氣勢已病逼塞,故作大樹者,樹外或但渲染以云氣,或作遙山數(shù)片即止,即決無逼塞之病。”“西方寫瀑布,是真瀑布,能從平頂之石傾瀉而下,上廣而下銳,水流極有力,何者?水積巖頂,狂奔而下趣,水之落處,力猛漸下,則水力亦漸殺,故水痕上廣而下銳。”吾輩山水中寫瀑,則上狹而下舒,兩邊山石參差錯落,瀑布從石隙中出,至于大壑,支流始漫,此其不同于西畫處,雖然為地不同,故水態(tài)亦有別,西人寫山水極無意味,唯寫瀑布,則萬非華人所及。
13、“觀山水如觀畫,則在在皆天機;觀畫如觀山水,則時時得樂意。”“欲得真山水,吾當以身就山水。一得良畫,則足舉天下之名山水就我,且畫所不到處,山水固勝畫,然山水有時未能盡愜人意,則一樹一石,吾可以意改削而位置之,成為完壁。”
林紓畢竟是從青少年就走舊時代科舉考試作為他學問基礎(chǔ)出來的
人,恰逢新時代的到來,又大量從事外國文化方面的翻譯工作,所以他的美學觀點具有新與舊、中與西、主觀與客觀的聚合,是保守與開放交替的復雜矛盾。以此為前提,就容易理解他的美學思想。林紓小說方面的美學思想,早期多傾向于新政,要求作品要配時勢,激發(fā)人們的愛國熱情,注重作品多介紹科學和民主。同時,他也重視中國文藝中批判社會的黑暗。他認為,中西文化可以熔為一片,中國小說應學習西方小說注重對平民的描寫,對下層社會的細節(jié)進行生動描述,描繪的真實性更富有普遍的現(xiàn)實意義。他的這些觀點,對研究中西方的現(xiàn)實主義具有啟示作用。在文論上,他主張崇尚唐宋,他是桐城派的擁護者,肯定文章表達真情實感和講究藝術(shù)技巧的重要性。他反對和鄙視新文化的白話文。在繪畫方面,他重視中西繪畫的審美比較,強調(diào)中西畫境的審美結(jié)構(gòu)不同。他注重畫境、形式、審美意味,支持在比較中吸收西方藝術(shù)的長處。他認為,在觀賞自然美景時,審美主體要投入審美對象中去;在欣賞藝術(shù)作品時,應將審美客體投映入審美主體中來。
從人生美學的角度去審視林紓的一生,他既得到舊文化帶來的好處,又在新時代中獲取了名和利,成為“譯界泰斗”、近代文學家等美譽,一生事業(yè)可謂輝煌。根據(jù)分析、研究的結(jié)果,他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他文化功底深厚,這是他走向成功的基礎(chǔ)。他能考取舉人,確立他在家鄉(xiāng),在親友中得到尊崇的地位,是能在京師大學堂等多處任教的原因,能順利與人合作進行翻譯、能流暢地創(chuàng)作出大量作品等,這都同他的文化功底分不開。
第二方面,他成功在于勤奮。由于勤奮學習,所以有扎實的文化基礎(chǔ),才能考取到舉人,才能出任多個學堂的教職,才能寫作、翻譯、藝術(shù)創(chuàng)作等出大量的作品,才能成為近代文學家、翻譯家,才能畫得一手好畫、寫出一手好字,才能從一個貧寒的小子走向比較富裕,以至可以接濟不少有困難的人。
第三,為人厚道,樂善好施,有一顆為他人、為社會作出奉獻的心。例如他出錢幫助有困難的學生,為學生出國留學提供費用,他寫作、翻譯的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社會的風氣更好、更加文明進步等。
第四,有一群對他增加正能量的親友圈、學生群。很多人事業(yè)半途而廢、甚至一敗涂地,常因身邊有一群負能量的人,或有一兩個非常致命的親友、或拍檔所導致的。而林紓在困難時期,都有親友鼎力幫扶,他能走上翻譯的康莊大道,全憑好友以最大的善意和熱心拉他走上成功的軌道;當他晚年處于困難時,他曾接濟過的學生能懂得感恩圖報,為他成立翻譯基金會等。這應該也是他具有帶眼識人慧根的結(jié)果。
第五,林紓剛好遇上時代給他的機會,他適逢國人渴求了解外面世界,對西方事物充滿好奇心之際,出版單位又能出版和大量發(fā)行他的譯本,既順應了潮流,又有豐厚的利潤,這樣優(yōu)越的環(huán)境,致使林紓得到了名利雙豐收。
人們可以通過林紓這實例,明白一個重要的道理:一個人的成功,能在歷史上閃耀出絢麗的光芒,既有客觀原因,又有主觀原因;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形成綜合的力量所產(chǎn)生的。世界永遠都不會無緣無故地成就一個人物。
羅國正 寫于2024年3月•廣州
3107、清末詞論家陳廷焯認為:詩詞要繼承國風和《離騷》的傳統(tǒng),“人心不能無所感,有感不能無所寄。寄托不厚,感人不深,厚而不郁,感其所感,不能感其所不感”。“情以郁而后深,詞以婉而善諷”,“所謂沈郁者,意在筆先,神馀言外,寫怨夫思婦之懷,寓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飄零,皆可于一草一木發(fā)之,而發(fā)之又必若隱若見,欲露不露,反復纏綿,終不許一語道破。”通過聯(lián)想,“字字比喻”,“喻可專指”,“義可強附”,“低回深婉,托諷于其有意無意之間,可謂精于比義”。“所謂興者,意在筆先,神馀言外,極虛極活,極沈極郁,若遠若近,可喻可不喻,反復纏綿,都歸忠厚。”“詩有詩境,詞有詞境,詩詞一理也”。杜詩“包括萬有,空諸倚傍,縱橫博大,千變?nèi)f化之中,去極沈郁頓挫,忠厚平和”,“求之于詞,亦未見有造化此境者”。
陳廷焯的觀點,為常州派后期的重要代表,要求在繼承國風和《離騷》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作詩詞要有深厚的沈郁思想感情的藝術(shù)風格,要把凄涼哀怨表達得委婉、含蓄、深刻來感動人。他以“沈郁”作為審美標準,以此來評價“比興”,并通過此實現(xiàn)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地引發(fā)詩詞創(chuàng)作的美學想象。他非常崇拜杜甫,認為杜詩包羅萬有,縱橫博大,極“沈郁”頓挫、忠厚平和,而很多詞人遠未達到此境等等。
從今天的眼光和用世界上古今中外這么多詩人的作品為事實基礎(chǔ)上去評價陳廷焯的美學觀點,他所講的,只是他們這派所喜愛的一種詩詞風格,一種的審美標準而已。世上遠不止這種風格,在世界的詩壇上,早已百花盛開,百家爭鳴,各自利用他們所擁有的獨特條件,在創(chuàng)作詩詞的道路上,努力地、勇敢地探索、創(chuàng)新,形成風格多樣,大放異彩的詩歌作品,得到了世人所尊崇!
羅國正 寫于2024年3月•廣州
(待續(xù))
(責任編輯:詹鄧 嚴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