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美國學者用25年時間對790個孩子進行了跟蹤式的調研,發(fā)現50%的孩子,在30左右仍舊和父母處在同一個階層——窮孩子還是窮,富孩子還是富。甚至還發(fā)現,窮人家的孩子在認知、親密等能力方面都相對有所欠缺。
照這么說,窮養(yǎng)長大的孩子就沒有出路了嗎?并不是,要想培養(yǎng)出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比父母的財富更重要的,還有父母的學歷與學力、耐心和陪伴,還有教育理念。
?7?2 小A,26,男,父母三線城市國企領導+主任醫(yī)師,家庭氛圍良好,日常交流話題圍繞股市樓市職業(yè)選擇家庭生活。
本科名校畢業(yè)+海歸碩士,現在上海某外企工作,月薪2.5w。有穩(wěn)定女友,為大學同學,女友出身江浙殷實之家。
?7?2 小B,28,男,父母西南農村農民,勤勞隱忍樸實善良,不善言辭,與小B交流較少。
國內名牌大學本碩博連讀,畢業(yè)后經過一番掙扎最終選擇回到離家鄉(xiāng)不遠的某三線城市事業(yè)單位工作,正科級,月薪4000。曾有女友,大學同學,一線市民家庭,異地后分手。
?7?2 小C,24,男,父母橫跨政商界,低調務實,深藏功與名,無奈對小C寵溺,未參加高考,本科送出國,前后花在兒子教育發(fā)展上的各種投資不低于1000w。
好在小C沒有出現玩姑娘車毀人亡這種荒唐事,經過幾年獨立生活后學會自立自強,與父母保持高質量交流。回國后經引薦進入某基金公司鍛煉學習,月薪1.5w。留學期間曾有女友,回國后分手。
?7?2 小D,24,男,父母二線城市公務員+銀行中層,知足常樂,對子女沒有過多要求,自然放養(yǎng),高考進入普通二本熱門專業(yè),畢業(yè)后回家鄉(xiāng),省內銀行系統(tǒng)工作,月薪7000。
工作穩(wěn)定后買車,交往了一個同事女友,休假時看看演出旅旅游,日子過得頗有滋味。
以上四位出身不同的的年輕人正在展開著各自的人生。身處這個變化的時代,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人在沉淪與逆襲中,是怎樣的浮沉?
一項由Johns Hopkins大學主導,記錄了790個孩子的跟蹤調查,向我們揭示了家庭出身遺傳的秘密。
在將近25年的調查中,這份研究跟蹤了每個樣本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直至就業(yè)在各方面的表現以及他們的行為和心理狀態(tài),這個過程一直延續(xù)到他們成為28、29歲的年輕人。
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就整體階層流動而言,被試兒童中50%的孩子,依舊與父母的處于同一社會階層。即沒有實現階層的超越或下滑。窮者的后代依然貧窮,富者的子女仍舊富足。
只有33位出身于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實現了底層逆襲,在二十多歲時步入了高收入群體。而那些家庭本來就比較富裕的孩子,只有19位在成年后掉入了貧困階層。
現在的一個很大的誤區(qū)就是,辦公室的白領們自以為自己的表現優(yōu)于自己的父母。其實這不過是經濟結構轉型造成的誤會而已。
“那些在公司的格子間里面哼哧哼哧做ppt的那些人,和當年踩著縫紉機的女工們,其實沒有本質區(qū)別。” ——網上流行的某段子
蕓蕓眾生里,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人。
如何跳出命運的藩籬,成為那人群中的1%的黑羊,從兒童到成年,如何培養(yǎng)出一個優(yōu)秀的青年,我們得出黃金培養(yǎng)定律如下:
貧窮是靠什么遺傳的?
1)學習成績與父母培養(yǎng)策略密切相關——“中產階級協(xié)同培養(yǎng)”
研究團隊收集了被試孩子多年的考試成績,發(fā)現當處于學校中時,貧困孩子和富裕孩子的成績可以相差無幾,而一過暑假之后,他們的成績就會拉開較大的差距。
差距的原因,就在于不同收入階層家庭所采取的培養(yǎng)策略——經濟緊張的家長日夜為全家生計奔命,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情況,更沒有耐心和精力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況。
這種被迫采用的“自然放養(yǎng)策略”,也是工人階層和貧困階層家庭中常見的教育方式。
孩子們自由安排玩耍時間,自己發(fā)明玩樂形式,并習慣于父母不在身邊。他們平時鮮有機會參加有組織的活動,比如足球訓練鋼琴培訓,一是因為沒錢,二是因為父母缺少培養(yǎng)孩子多重能力的意識。
所以學校成了唯一可以讓他們讀書學習的地方,家庭則與學習知識和成長能力無關。整個暑假,被父母長期“放養(yǎng)”的貧困孩子都在自由玩樂中度過。
而那些出生于富足安逸的家庭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擁有高學歷、高收入,對孩子的培養(yǎng)也是有目的、有計劃,是典型的“中產階級協(xié)同培養(yǎng)”的方式。
他們?yōu)楹⒆釉O定目標,與學校老師聯系緊密,關心孩子的學業(yè)發(fā)展和心理成長,在家中則依然注重與孩子交流、陪孩子讀書。
暑假來臨時,這些家長仍為孩子安排學習、培訓等有組織的活動,確保他們的時間得到有效利用。同時,他們也更明白怎樣指導孩子讀書充電。
因此,兩種階層孩子的成績、能力和認知差距,也就這樣拉開了。
2)父母的沉默,帶來的是孩子認知缺陷
有研究證明:父母與孩子的溝通交流越多,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就越強。
如果談及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也可以發(fā)現:父母高學歷、高收入的家庭,與孩子的互動就越多;而父母低學歷、低收入的家庭,互動就越少。
這兩個研究發(fā)現結合起來,就可以間接得出:
父母高學歷、高收入的孩子,因為親子間的溝通交流機會多,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就更強。
反之,父母低學歷、低收入的孩子,會由于父母疲于奔命,與孩子缺乏溝通互動,也會影響孩子的這些能力發(fā)展。
數據顯示,在不同收入層級的家庭,孩子每小時平均聽到的父母單詞數量有很大的不同。
需要政府救濟的底層家庭中,這個數據是600個單詞;工人階層家庭中,是1200個單詞;而中產家庭、精英家庭中,孩子每小時則可以聽到父母的2100個單詞。
在三歲前,貧困家庭的孩子,要比中產家庭孩子少聽到3000萬個單詞。這也證明了,收入越高的父母,越愿意與孩子交流。
早就有神經科學家發(fā)現,孩子與父母擁有越多交流的機會,他們的智商水平就會越高,學業(yè)能力也會越強。在孩子0-3歲時,這種頻繁的溝通互動更有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看電視會使孩子停止思考,所以并不能包括在“聽到的單詞數”中,只有人與人、面對面,且有互動的交流才算數。
而且研究者還發(fā)現,家長與女兒交談的次數,要多于與兒子交談的次數,在貧困家庭中更是如此。這也能幫助我們理解,為什么很多貧困家庭背景的男孩更容易犯事,且學習成績更不好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學歷高、更富有的家長更喜歡和孩子交談,但我們也許并不知道,為什么親子互動還和家庭社會經濟地位相關。
一位學者這樣解釋:
貧窮、學歷低的母親,通常并不了解兒童發(fā)展所必需的要素,而且也沒人告訴她這些知識。這些母親的育兒知識,通常來自于同樣知識陳舊的家人和朋友。
而中產家庭的母親,通常有大學學歷,并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也更為關心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她們會主動通過讀書、上網或咨詢醫(yī)生來獲取最新知識,所以“多與孩子交流”,越來越成為高學歷中產父母的一項必備技能。
看起來,與孩子頻繁交流是他們的自覺行為,然而事實上,這是學歷水平、經濟能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如果仔細想想,“與孩子交流”這件事,其實也可以與父母的收入和學歷無關。因為如果一個低收入、低學歷家庭的父母,學習能力較強,也更為關注孩子的發(fā)展,他們也會很注重與孩子的經常溝通。
正如前段時間刷屏,令國人驕傲的哈佛學子何江,即使他來自農村家庭,可他的父母十分注重孩子的發(fā)展,鼓勵孩子學習、讀書,并與孩子頻繁交談,這些表現正是恰如其分的“中產父母培養(yǎng)策略”。
所以如果你將我們今天的結論誤解為“教育背后最關鍵的,只能是錢”,那就有失偏頗了。
之所以將家庭經濟水平和父母學歷背景著重強調,只不過是因為,當今中美社會中,“貧困家庭的父母學歷更低,更容易給孩子傳遞壓力,以及更少愿意與孩子交流”這個事實,是更為普遍的現象。
而且父母學歷高,就意味著父母對教育更為關注,也掌握了較多的教育理念,所以在黃金培養(yǎng)定律中,我們將”父母學歷“,作為衡量孩子發(fā)展程度的關鍵指標。
3)親子關系與家庭收入
Johns Hopskin的研究還發(fā)現:
父母與孩子的關系親密程度,與他們的家庭收入、父母教育程度有較密切的關系。
研究樣本中,大多數貧困家庭的親子關系疏離,父母或者疲于維持生計,或者沉溺于賭博和酒精,無暇或無意與孩子溝通交流。哪怕一同在家的時光,也通常是父母看電視,孩子自己玩,家庭氣氛冷淡緊張,雙方之間鮮有交談。
而家庭條件不錯的孩子,則能夠得到父母更頻繁的關注。父母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和心理感受,經常詢問他們關于某事的看法,盡管這些家長工作也忙碌,但他們依然認為與孩子交流、傾聽孩子聲音是必不可少的功課。
親子關系的緊密程度,對于孩子認知能力發(fā)展的影響,本文的前一部分已予以解釋。
也正是基于這種親子交流方式的迥異,那些來自貧困家庭的被試孩子,都會很樂意與研究團隊成員聊天,哪怕是最私密的個人往事,他們也愿意毫不掩飾地向團隊成員傾訴。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研究他們的大朋友,甚至比自己的父母還要關心自己。
生活中太少的人愿意傾聽他們內心的故事,這些孩子內心有不為人知的孤獨。
4)窮孩子更容易被邊緣化,使他們的求學之路異常艱難
教育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最有效的階層上升通道,但對很多貧困孩子來說,教育的作用十分有限。他們當中大約有25%沒有高中畢業(yè),只有12%考進了大學,而最終只有4%的人順利拿到大學文憑。
除了這項Johns Hopskin的研究,還有很多專門研究大學畢業(yè)率的學者也發(fā)現:全美絕大多數大學文憑,都落入了家庭條件好的學生手中。
大學對貧困學生的關注度不夠,同學之間家庭背景差異過大,使得貧困學生感到被邊緣化。有的人會因為經濟壓力和學習壓力,出現心情抑郁而選擇主動退學。
在整個生涯中,拿到大學文憑的人,會比只有高中學歷的人多賺100萬美元(該數據適用于美國1982年左右出生的一代人,實際情況需考慮地域、通脹等因素)。從而窮者愈窮,富者愈富——如同馬太效應:
“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貧窮將怎樣制約人的能力?
1)貧窮制約大腦發(fā)育
談到能力問題,我們的習慣是研究社會經濟原因的同時,有必要探查一下是否有神經科學方面的因素。
美國的九所大學和醫(yī)院聯合做了一次研究,以探查家庭收入、父母學歷與孩子大腦發(fā)育情況的聯系。他們的研究結果被發(fā)表在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上,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討論和關注。
研究實驗通過對1099名兒童和青少年腦部溝回和褶皺的表面面積的掃描,得出結論:
大腦皮質的溝回面積,的確是和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有關聯的。
大腦皮質掌控著人類的高級思維和認知過程,關聯著人的閱讀、語言和自控能力,常作為智力和能力的衡量指標。
早前有研究發(fā)現,隨著大腦的發(fā)育,皮質中的溝回是會在童年時期和青少年時期逐漸增加的。與此同時,人的智力和認知能力也會一同提高。所以,溝回面積的增加,也意味著智力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就可以作為衡量智慧思維水平的標準。
2)父母教育、財富水平與孩子大腦溝回面積的關系
父母教育水平與孩子大腦發(fā)育情況呈線性關系。父母高中學歷的孩子,其大腦皮質中溝回面積,要比父母擁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孩子,少了3%。
而父母收入與孩子大腦發(fā)育情況,并不存在線性關系。家庭收入越低的孩子,財富增加一單位,對大腦溝回增加的作用越大。而隨著家庭收入增加,這種財富對大腦的加持作用就會減弱。
也就是說:想要在培養(yǎng)孩子這件事上逆襲,僅僅有錢的暴發(fā)戶是不行的。
家庭越貧困的孩子,如果給他換一個相對富裕的生活環(huán)境,那么他的大腦就可以以更快的速度長出更多的溝回。而一個本來就生活富足的孩子,家長即使再掙更多錢,也無法顯著增加他大腦中的溝回。
從數據上來看,家庭收入水平對大腦發(fā)育程度的影響,要高于父母學歷水平的影響。
家庭年收入25,000美元以下的孩子,大腦溝回面積要比家庭收入150,000美元以上的孩子小6%?偟膩碚f相比于父母高學歷、高收入家庭的孩子,來自父母低學歷、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大腦發(fā)育較為遲緩。而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并沒有大腦發(fā)展上的差異。
簡單地講:
富裕并不一定給你聰穎過人的大腦,但貧窮的確抑制大腦發(fā)育程度。
3)比貧窮更可怕的,是壓力
壓力改變大腦結構。
在這一項“貧窮與大腦”的科學研究中,研究者也發(fā)現了同樣的結論。
貧困家庭中彌漫的壓力,比如饑餓、擁擠、喧鬧、糟糕的居住環(huán)境、與父母長期分離,以及暴力風險,會使大腦產生神經毒素,從而損害大腦的正常發(fā)育。
而研究團隊中,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Kimberly Noble教授發(fā)現:
擁有高收入父母的孩子,他們大腦中的海馬體體積要更大。所謂的海馬體,就是對學習和記憶很關鍵的大腦部位。即父母收入高的孩子,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很可能更強。
論及父母教育程度,父母學歷高的孩子,他們大腦中的杏仁體體積要小一些。杏仁體就是大腦中處理壓力的部位。已有研究表明,長期承擔壓力的人,其大腦中杏仁體體積更大,比如長期輾轉于收養(yǎng)家庭的孤兒,杏仁體體積普遍要大于穩(wěn)定家庭中的孩子。
這也就表明,父母學歷高的孩子,承擔的生活壓力相對較小,所以杏仁體的體積也就更小。
綜合這部分的結論,就可以得出一個邏輯關系:
父母高學歷、高收入的孩子,生活壓力更小,大腦的記憶和學習能力發(fā)展更好。
父母低學歷低收入的孩子,生活壓力更大,大腦長期受到壓力壓迫,所以學業(yè)能力發(fā)展較弱。
但這個結論很快就遭到外界質疑:
難道家庭貧困的孩子,就一定比富家子弟更笨嗎?
家庭財富和父母學歷,對于孩子大腦的影響,當然不是這樣簡單。我們知道,要想孩子得到好的發(fā)展,就要由父母給予他正確有效的認知刺激,而且情感上的溫暖和關懷也很重要,多和孩子交流,帶他們去圖書館,認真傾聽他們的內心都很關鍵。哪怕沒有高收入,這些依然是可以做到的。
學歷和收入這兩個方面,任何單獨一方面都不是改變大腦結構的關鍵,這需要兩者的共同作用。
父母的壓力程度,是影響孩子大腦發(fā)展好壞的重要因素。錢可以緩解緊張,也可以買到孩子學習發(fā)展需要的物質。
但是,錢并不是最關鍵的要素,而父母的行為和思維才是。因為有的父母即使有錢有學歷,也并不一定會給孩子最必需的關愛。
“貧窮影響孩子大腦”這個結論,只有在“父母學歷低導致貧窮,而貧窮帶來生活壓力”,以及”父母高學歷帶來高收入,富足家庭生活壓力小“的假設下,才是成立的。
而那本叫做《稀缺》的書里也提到:稀缺感會降低智商和自控力。
針對這個研究結論,我們對家長的建議是:
無論經濟水平如何,也別忘了和孩子交流,并給予溫暖的關懷。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父母的學歷和經濟地位都不占優(yōu)勢,孩子的發(fā)展也要好過充滿高度壓力的家庭。
不論是嚴格要求子女、要求孩子做題練琴的母親,還是帶著孩子享受快樂童年、偶爾出逃游戲山水間的父親,只要父母在一定經濟水平保障下,保持與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與交流,都將使孩子受益。
結語
梳理一下今天的研究,我們可以從第一部分里Johns Hopskin大學的研究中窺探到貧窮的宿命理論。但通過第二部分中“制約貧窮的因素”,你就會明白,吞噬孩子大腦發(fā)展能力的,其實是貧窮背后時刻緊逼家庭的壓力。
父母收入低不可怕,學歷低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被這樣那樣的壓力占據了大腦的“帶寬”,減少了對孩子發(fā)展的關注。
即使在父母高收入、高學歷的家庭,如果父母依然被這樣那樣的事情占據了頭腦,從而對孩子怒火相向,并因為自己的忙碌而不吝與孩子溝通,那么孩子的大腦依然得不到健全發(fā)育。
這一切的結論,背后都是父母的自控能力、學習能力和耐心程度的比拼,富裕的暴躁家長,遠比不上清苦的耐心家長。父母怎樣看待自己,孩子就會將怎樣的形象映射到自己身上。
父母怎樣在壓力下管理自己的情緒,加上父母怎樣調節(jié)家庭的氛圍。雖然這都和父母的階層差異、學識水平和教育方式息息相關,但你仍然可以用清醒的頭腦找到最佳方式。
父母注意自己的修養(yǎng),孩子才能得到正向影響。我們將通過不同的學科視角加以闡釋,目的只有一個:幫助家長看清自己的職責所在,并明確孩子的未來取決于自己的行為和思維。
如果本文能對各位讀者的教育理念有所建設性的幫助,那么我們的目的也達到了。
*作者介紹:家長進化論(ID:parentsup),高冷、嚴肅、名?,宇宙最酷的教育研究社區(qū)。本文原題《沉淪還是逆襲?家庭出身遺傳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