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家長不會想跟年輕人和新生事物對著干,絕大多數(shù)家長是開明和包容的,尤其是80后90后的家長,受過的教育和眼界都足夠,對于孩子的興趣愛好歸根到底一句話:學有余力,法律允許,你玩什么家長都會盡量支持。但輿論場做了什么說了什么也是很重要的,至少別暗示青少年可以在該讀書的年紀不好好學還做什么白日夢,畢竟大多數(shù)人又不是思聰。
........................................
上周六晚上,我第一次知道了EDG,它一連上了好幾個熱搜,這一看就是很大事的樣子。
11月6號EDG戰(zhàn)隊拿到了2021年英雄聯(lián)盟S11全球總決賽冠軍。
解讀一下:就是一個游戲公司開發(fā)的游戲,搞了個全球比賽,每個國家都有專業(yè)電競隊去參賽,我們中國的EDG戰(zhàn)隊這次拿了冠軍。
這里估計會被diss:“你才游戲,你全家都游戲!人家這是電子競技,是體育項目!已經(jīng)正式進入2022年亞運會了!”
好好好,電子競技,體育項目,厲害厲害。
周六晚上一些大學校園里徹夜狂歡,一些地方的馬路上水泄不通。奧運期間都沒見過這場面,國足對這待遇更是不敢奢望。宿管大爺以為臺灣回歸了,街道大媽以為人類找到了消滅德爾塔的方法......朋友圈里迅速形成了“EDG鄙視鏈”。
但這歡慶奪冠畫面也不是只有唯美。
網(wǎng)上出現(xiàn)了興奮到難以自控的場景比如裸奔的、吃翔的、墜樓的、發(fā)不可描述圖片的、半夜沖到大街上嘶吼吶喊擾民的......從沒見過哪項體育項目能產(chǎn)生如此瘋狂的效應,可能是我真的out了吧。
我看了下,朋友圈里為EDG瘋狂的不多,但有人發(fā)了這樣一段話:“如果你沒有為EDG淚奔,那說明你太老了。”
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我們和我們所處的整個圈子都老了,而且可能還老而不自知。
但仔細一想也不完全對,我身邊很多年輕人也不知道EDG啊。所以這應該不是“年輕和老”的區(qū)別,這只是“打游戲和不打游戲”的區(qū)別。
不過,我群里也有中年老父親說每天晚上會趁娃睡了偷玩玩游,但他也不知道EDG。所以這也不是“打游戲和不打游戲”的區(qū)別,可能只是“關(guān)注電競比賽和不關(guān)注電競比賽”的區(qū)別吧。
中年人今夜正忙著跟脫落在枕頭上的Monica和Jeff告別并猜測著自己是腎虛還是脾虛,暫時沒精力去關(guān)注別人打的游戲得了第幾。
話說回來,很多中年男人也能說出關(guān)于電競或網(wǎng)游的一二三,但問到老母親關(guān)于EDG,她們只會像害羞的小白兔一樣說:“我只知道ED......”
因為女人們知道這種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具有成癮性的事情,我們不配,總不能打到一半去給娃喂奶、檢查作業(yè)、到家長群接龍、準備明天早飯,然后再回來接著打吧。
但爸爸為什么能?這是個千古謎題。
有一個群體對電競是沒好感的,那就是家長群體。我的幾個讀者群里有很多家長,其中不乏情緒激動的家長發(fā)出質(zhì)問:“神經(jīng)!打個游戲至于這么大張旗鼓到處宣傳?”
又有思路清晰的群友馬上勸告:“別說打游戲,要說電子競技!電子競技!小心挨罵!”
嗯,電子競技。
我特意問了一個專業(yè)人士:“這電競到底是不是打游戲啊?”
他的回答是這樣的:
你看,就算天王老子來了它也是打游戲。
那些拍案而起的家長看到主流媒體各種大力宣傳和褒獎,就渾身不舒服。
有媒體寫:“是數(shù)年光陰如一日奮力掙扎的歲月?還是苦海沉浮幾余載蟄伏祈盼的光陰”......看起來就像是地球人統(tǒng)治了銀河系一樣不得了......
有媒體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
連央視新聞都興高采烈地發(fā)出恭喜:
而我們清楚地記得沒多久之前,不少媒體還在點名怒批網(wǎng)絡游戲是精神鴉片......唉,一言難盡。
這事其實得一分為二來說。
首先,不管什么比賽,中國人奪冠了,這都是通過努力得到的回報,只要不違法,咱都能給人豎個大拇指。
但是其次,大媒體大肆宣傳這個喜報,在青少年眼里是什么?是給游戲公司站臺,是鼓勵和贊美電競選手,導向性很直白。
翻譯到小孩嘴里就是:“打游戲能為國爭光,是很厲害的事。”
這就不免叫人迷惑和反感了,尤其是家長。
咱們的輿論場,一邊出臺政策控制電子產(chǎn)品使用、防網(wǎng)絡沉迷,一邊又用行動表現(xiàn)出電競被國家和媒體支持。這時代的小沙粒落到一些家庭里不就是一座山?家長:“不許玩游戲!別玩了!”孩子:“為國爭光,我為什么不能?!”
媒體的責任意識很重要,咱能每次不光是祝賀,而是也負責任地把電競的來龍去脈講清楚嗎?免得很多小孩看了這些報道之后,只知道它是一個光鮮亮麗又賺錢的“體育項目”,卻不知道它的另一面。
我認識上海一個職業(yè)電競隊的經(jīng)理人,有一次一起參加了一個會議,市領導讓大家說說各自目前發(fā)展面臨什么困難,那個經(jīng)理人就說:
“我們的電競選手退役后的就業(yè)問題,是個很大的困難。”各位可能只知道自己退休年齡是六十來歲。但職業(yè)電競選手平均退役年齡不超過22歲。
哪怕在世界頂級的電競團隊里,120個人里頂多有4個能在25歲時還沒退役(但也離退休不遠了)。
我國對這個職業(yè)的相關(guān)制度是很擰巴的。
前陣子剛頒布了法令,限制了未成年人玩游戲的時間。但又要宣揚這種職業(yè)競技隊,那就意味著這些人必須走職業(yè)路線,說白了就是放棄學業(yè),天天訓練電競。
想象一下,一個中國孩子,可能從十五六歲甚至更小就要進入電競?cè),也許18歲能進入黃金戰(zhàn)斗年齡。但到了21歲,他就要面臨退休。
在這短短五六年的時間里,他全心全力打電競,其間如果比賽得獎還能有點獎金,但能得獎的永遠不是大多數(shù)。
然后在21歲的時候他退役了。這么多電競選手,能在退役后轉(zhuǎn)型成為教練或繼續(xù)從事這一行的人,并不是多數(shù),那么其余大部分選手,從22歲開始的后面大半生,謀生是個問題。
另外,有些家長以為這看起來只是打游戲,但其實沒那么簡單。進入職業(yè)賽道的人,首先是要有經(jīng)濟基礎打底的,培養(yǎng)一個電競選手費用可能幾千萬,家底沒有保障的話,這錢不可能全是資本給你投資。
而且就算投入了這么大資金,一個選手如果體力跟不上、抗壓能力差一點、反應稍微退步了一點,都可能會馬上被淘汰出局。
所以,這些關(guān)于電競的真相種種,大媒體怎么不順帶著一起講解一下,就只在那祝賀奪冠,宣揚這項“體育項目”,這合適嗎?
又有人可能要diss:“體育項目奪冠當然要宣揚,跳水、乒乓奪冠不都宣傳嗎?”
是要宣揚。但
這些運動和“網(wǎng)游”沒有可比性,孩子練跳水、練乒乓,會成癮嗎?你見過運動員逼到媽媽走投無路想帶娃一起跳河嗎(這是發(fā)生在網(wǎng)癮少年家庭的真實案例)......最近幾年從小說網(wǎng)劇到短視頻,電競團隊一水兒的俊男,臺下?lián)碥O一水兒的美女。這場面,不就是在暗示青少年:“這個圈子里有你向往的一切,有你喜歡的游戲,有你想要的氛圍,更有炫酷美帥的隊友和粉絲。”
《親愛的,熱愛的》劇照
別說未成年人和大學生一族了,就連已婚的、為人父母的群體,尤其是男性,也能被在文藝作品里刻畫成“只有通過游戲才能疏解苦悶”的族群。
《理想之城》張小北
《我是真的愛你》程浩南
電競?cè)绻浅赡耆说穆殬I(yè),那沒什么可爭論的。但現(xiàn)在它影響的最多的是未成年人,職業(yè)選手中也有未成年的,所以過不了家長這關(guān)不行。也用不著吐槽家長古板專制,你怎么不想想,家長咋沒攔著孩子打籃球打排球打網(wǎng)球,只跟打游戲過不去?
電競奪冠是為國爭光嗎,當然是。但在當下很多青少年或成年人因為沉迷游戲而容易走向歧途的大環(huán)境下,主流媒體宣傳電競應該更理性、更全面、更客觀、辯證地宣傳吧。
前幾天我看了《可凡傾聽》專訪李娜,她辦了網(wǎng)球?qū)W校,不為培養(yǎng)冠軍,只為培養(yǎng)興趣。她說“如果我接到老師的電話說某個同學文化課成績退步了,我就會讓他暫停我這里的網(wǎng)球課程,回去先把文化課學好。”我敬佩李娜是一個對孩子負責的人。
現(xiàn)在很多的職業(yè)運動員,都越來越知道文化知識的重要性。有一些職業(yè),壽命很短暫,結(jié)束之后,人還有漫長的人生路要走。
如果一個孩子是學霸,又是電競冠軍,那媒體去大肆宣揚,我會舉雙手贊成。那對“想把打游戲當成職業(yè)”的孩子來說,也有良性影響。
這不是青年人和中年人的矛盾,這是新生事物的崛起與相應政策不健全、輿論不負責之間的矛盾。
其實家長不會想跟年輕人和新生事物對著干,絕大多數(shù)家長是開明和包容的,尤其是80后90后的家長,受過的教育和眼界都足夠,對于孩子的興趣愛好歸根到底一句話:學有余力,法律允許,你玩什么家長都會盡量支持。但輿論場做了什么說了什么也是很重要的,至少別暗示青少年可以在該讀書的年紀不好好學還做什么白日夢,畢竟大多數(shù)人又不是思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