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于2021-01-27 14:34:28
2722
閱讀
2
回復(fù)
   實驗表明,人或動物會因為不可控事件而不斷遭受挫敗,于是感到自己對一切都無能為力,進而喪失信心,放棄努力,陷入無助和絕望。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這種悲觀 無助的心態(tài)不僅是通過經(jīng)驗學到的,而且還可以傳染,影響他人,使得其他本沒有挫敗經(jīng)驗的人也產(chǎn)生無助感。這個發(fā)現(xiàn)令心理學家們相信,樂觀也是可以通過學習 得到的。那么怎樣讓孩子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身為家長的我們有很多事可以做。

  ⊙學習樂觀方法1:
   使用正面語言

   首先,我們應(yīng)該很注意自己的語言,要多使用正面的詞語和句式。比如,我們不說"別吵了",而說"安靜一些";不說"看你把地上弄得這么臟",而說"一會 你自己把地擦干凈"。讓孩子刷牙,我們最好說"來,給小牙都洗洗澡,讓它們都白白凈凈地可漂亮了,一刷完它們都可高興了,都在那謝謝你呢",而不是說"快 刷牙!要不牙都壞了長蟲子了就得上醫(yī)院去鉆牙"!

  使用正面語言,其實很多育兒書或是勵志靈修書里都提到過,但是似乎很多人會覺 得做不到。其實我想,這一方面是習慣問題,平時多留意練習;另一方面也的確是心態(tài)問題——我們真的要多從正面去看事情,多關(guān)注好的一面,這樣語言才不會覺 得別扭、做作。時刻記著,孩子在學習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

  ⊙學習樂觀方法2:
   對事情多做正面評價

   我們留意到自己平時都是怎樣評價事情的嗎?我們跟家人聊天時、打電話時,都說了些什么樣的評價的話呢?小孩是隨時都在觀察模仿大人的,我們的任何抱怨、 惡評,都會被他吸納進去的。他學到的不僅僅是語言,更是我們的情緒和態(tài)度。我們盡力從正面給孩子描繪這個世界吧。世界就是半杯水。

  ⊙學習樂觀方法3:
   對孩子的批評要得當

   其實很多時候大人對小孩的批評未必是對的。比如,有時孩子膽小是說明他知道安全和遠近親疏;有時孩子胡鬧是在尋求關(guān)注和陪伴。我們應(yīng)該多從正面去理解孩 子的表現(xiàn),同時多去尋找行為背后的原因。對于幼兒,基本談不上什么道德問題,家長如果找到背后的真正原因,調(diào)整了,孩子的行為問題往往就消失了。所以我常 說對小孩要"隱惡揚善"。多關(guān)注肯定正面的,他自然就多向好的方面發(fā)展了。家長要用正面的如實的評論幫助孩子樹立積極的自我評價。

  當我們不得已必須批評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批評的方法。批評不當,我們就是在教給孩子自責的思維習慣。批評要準確,要具體,不要夸大,不要以偏概全,不要涉及屬性。要指出具體錯誤,指出錯誤是暫時的、可以改進的,是有努力余地的。

  如果是孩子自己已經(jīng)很難過、知道錯的事情,那就應(yīng)該先共情、表示理解當時的情況,再指出如果能怎樣做,那就更好了。最后再給點以后改進的小竅門,這就足夠了。我們的目的是要建設(shè),又不是非要打到他。

  ⊙學習樂觀方法4:
   教孩子對現(xiàn)實給出樂觀的解釋

   我們的感覺來自哪里?不來自現(xiàn)實,而來自我們對現(xiàn)實的解釋,這一點很重要。孩子考得不好是事實,他的感覺來自他對此的解釋。如果他認為是自己前一段努力 不夠,或者自己考時不認真,那么他不會感覺很絕望,而是會去改進。如果他認為這是因為自己很笨、不聰明、腦子不夠用,他就會變得無助絕望,放棄努力。

  其實樂觀和悲觀的人差別就在于此。樂觀的人往往會把錯誤和失敗歸因于一些特定的具體的原因,并認為這些原因是一時的,是可以改變的。而悲觀的人會把錯誤和失敗追究到自身屬性方面,認為這些原因是持久的、難以改變的。

  對于發(fā)生的好事,兩者的歸因解釋風格也正好相反。數(shù)學考好了,樂觀的人想因為我很聰明呀,悲觀的人想因為碰巧考題簡單或恰好我復(fù)習過而已。

  因此,如果我們家長經(jīng)常以樂觀的方式去解釋事情,孩子就會學到樂觀的思維方式。這方面更多的例子大家可以參看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的《教出樂觀的孩子》一書。

  ⊙學習樂觀方法5:
   教給孩子反駁悲觀情緒的方法

  很多時候,我們心里必然會有悲觀的聲音冒出來,那么怎樣反駁悲觀思路呢?我覺得首先要讓孩子知道他應(yīng)該積極去反駁這個悲觀的聲音;同時要教給孩子辨證地看問題的能力。當孩子能找到負面事情的積極意義,或能從不同角度去看問題時,他就有了反駁的依據(jù)。

  ⊙學習樂觀方法6:
   讓孩子相信自己是幸運的

  這并不是說讓孩子事事存有僥幸心理而不去努力,而是讓孩子對未來總抱有美好的、積極的預(yù)期。

  我們都見過這樣的家長,孩子手碰到一點臟東西,家長馬上厲聲喝止:"趕快洗手,要不傳染上細菌病毒感冒發(fā)燒拉肚子打針住院……"恨不得直說到病入膏肓為止。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這種悲觀情緒對孩子影響很不好。

  生活中總是有這樣一種人,相信凡事的后果都是悲觀的,一切事情都可能有最糟糕的結(jié)局,而且他相信真實的結(jié)局將會比他所能想到的更糟糕。他會覺得自己通常都是不走運的,隨時要踩上命運的地雷。

   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認為自己是幸運的人,在實際生活中的確能發(fā)現(xiàn)更多的機會,結(jié)果實際上也就真的更走運。這里面的道理并不復(fù)雜。認為自己是幸運兒的人,他心 理上本來就會更放松,也會表現(xiàn)得更自信,所以他的狀態(tài)更好,發(fā)揮也更好。而他給別人的暗示同樣也會影響對方的反應(yīng),再反過來得到好的互動。

   在好萊塢電影中,常常會看到一個這樣的悲觀人物。每當面臨危機、英雄即將拯救世界時,就會出現(xiàn)這樣一個人在那里哀嘆:"我們快完了!世界沒救了!一切都 要完了!" 這個悲觀角色,在好萊塢編劇的模式里叫"doomsayer"。能作為故事的永恒模式里的一個角色,就說明這是自遠古以來就存在于人內(nèi)心中的一個角色。我 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這么一個doomsayer,有的人放大了它,有的人反駁了它。

  讓孩子相信他是幸運的吧,讓他相信即將發(fā)生的都是好事吧。他的樂觀態(tài)度會幫助他變得更輕快、更堅韌,而這也就會真的改變現(xiàn)實。
  • 人贊過
查看更多
相關(guān)推薦
回復(fù)(2)

快速回帖 使用(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表情
新用戶注冊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