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沉浸在社交媒體的時間有多久?
據(jù)《2023中國社交媒體平臺指南》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網(wǎng)民人均每周上網(wǎng)時長為26.7小時,平均每天接近4小時。
點贊、評論或刷條彈幕……沉浸在手機里的你還沒發(fā)覺:這些軟件正在偷走你的快樂。一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刷手機也有最佳時長。
每天刷手機不超過半小時,更快樂
近日,一項發(fā)表于《技術、思維和行為》(Technology, Mind, and Behavior)期刊的研究表明,限制社交媒體的使用時間能增進心理健康。
該研究由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學者團隊完成,研究者將230名參與者隨機分配至兩種實驗條件下:
第一種條件將參與者的手機社交媒體使用時間限制在30分鐘以內(nèi);
另一種照常使用。
結果顯示,每天將手機社交時間限制在半小時內(nèi)的參與者,在被限制2周后,心理健康狀況有了顯著改善,如焦慮、抑郁、孤獨及其他消極情緒減少,而積極情緒增加。
此前,美國芝加哥大學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使用7~11個社交屬性軟件的人,出現(xiàn)抑郁癥狀的概率是使用2個以下者的3.1倍。
頻繁瀏覽社交媒體,不僅容易讓人感到壓力甚至精神萎靡,還會造成人體免疫系統(tǒng)功能下降。
沉迷社交媒體的“副作用”
一些人可能認為,只有在線聊天才算作“社交”。實際上,追熱點話題、看購物直播、分享信息等都屬于社交媒體的功能。
在這些平臺上,人們看似在享受快樂,實際上生理、心理都被潛移默化地改造。
對顏值焦慮
過度使用手機不僅與認知能力下降、睡眠不足、社交技能降低有關,還會影響一個人對自我形象的認知。
韓國高麗大學和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對5.3萬人研究發(fā)現(xiàn),長時間使用手機(每天超過5個小時)會降低形象認知,即覺得自己變丑了,還會增加不當減肥行為。
此外,長時間玩手機確實存在變丑風險,如眼睛變得黯淡無光,容易催生法令紋等。
悄悄長胖
哥倫比亞西蒙玻利瓦爾大學發(fā)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稱,一天使用手機超過5小時,會增加久坐時間、減少運動量,肥胖風險將顯著上升。
加重脫發(fā)
當肩頸出現(xiàn)慢性疼痛,就說明血管有一定程度壓迫,血液流動也跟著受影響。
經(jīng)血液輸送到頭部的氧氣、營養(yǎng)也會無法順利到達,導致頭發(fā)不能健康地生長,出現(xiàn)枯黃、脫落等現(xiàn)象,熬夜玩手機則會加重脫發(fā)。
導致各種心理問題
頻繁刷社交媒體,不僅會誘發(fā)不良情緒,如焦慮、壓力和嫉妒,還會因浪費時間而懊悔,加重心理負擔。
社交媒體替代了真實交往關系,雖然能提高溝通效率,但同時延長使用時間,助長了不必要的焦慮。
戒掉手機的幾個實操技巧
人們使用社交媒體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認識朋友,找到歸屬感,或及時了解新聞熱點。
然而時間久了,放下手機就容易感到空虛。以下3個時刻最該控制刷手機:
起床時
大腦還沒被完全喚醒時就瀏覽大量信息,導致其無法有效應對,身體就需要釋放更多應激激素為大腦供能,人就會產(chǎn)生緊張感。建議醒來后聽聽輕音樂、安靜享受早餐、冥想片刻,給身體一個過渡期。
吃飯時
巴西圣保羅聯(lián)邦大學和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的聯(lián)合團隊研究發(fā)現(xiàn),邊看手機邊吃飯,會不知不覺增大飯量,導致肥胖。除此之外,還會影響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干擾消化系統(tǒng)。
睡覺前
研究發(fā)現(xiàn),視網(wǎng)膜的內(nèi)生感光視神經(jīng)細胞只要受到藍光8分鐘刺激,就會讓身體持續(xù)興奮超過1小時,造成生物鐘混亂。睡前玩手機容易造成失眠,繼而影響次日的工作學習效率。
要想減少虛擬網(wǎng)絡社交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如學幾個技巧:
在每天固定的幾個時間段刷微信、微博、短視頻平臺等;
查看屏幕使用時間,檢查自己使用手機的頻率,以及哪些應用程序占用了大部分時間,進而針對性控制;
除了最重要的應用通知,關掉其他通知;
在家里規(guī)定一個不使用電子產(chǎn)品的區(qū)域,比如廚房或臥室;
設置夜間勿擾模式,不把手機放在床邊;
和親朋好友加強現(xiàn)實聯(lián)系,面對面地溝通、交流;
多發(fā)展興趣愛好、擴大社交圈、積極參加社會活動。
來源: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