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比花錢多更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錢都花在哪兒
看了支付寶的年度賬單,我好幾天都沒緩過勁來。
不再像往年一樣在朋友圈里尋找“隱形富豪”。面對著賬單上的“巨額數字,我只想問自己:我到底在哪花了這么多錢?
盡管網友普遍反映支付寶的賬單算法不合理,比如把買理財、已退款的錢也算在其中,機械性地給了一個看起來很高的賬單。但還是有很多人在核對了自己的消費記錄后,不得不承認:賬單上的每一筆錢都是自己親手花出去的。
不看賬單,都不知道自己這么有錢
年輕人天天都喊著自己窮,可是賬單一曬出來卻個個都是有錢人。
那個天天騎自行車上班,連出租車都舍不得坐的同事,一年內可能在支付寶上花掉了7位數。
經常在公司遇見的那個穿著樸素的同事,不知不覺中就花掉了一套房的房款:
那個剛剛大學畢業(yè)的學妹,莫名其妙花了一萬多塊錢養(yǎng)生:
更可怕的是,當大家感慨自己支付寶怎么花了這么多的時候,突然發(fā)現微信和信用卡賬單里還有一大筆的消費:
甚至很多人掐指算下來,發(fā)現自己一年來花的錢居然比賺的還多。
明明平時買衣服只買打折款、吃飯要用優(yōu)惠券,結果一年下來不僅沒存下錢,連信用卡都快還不上了。這樣的結果讓很多人不禁感到委屈,還有人在看到支付寶賬單后,甚至開始疑惑自己的錢是不是被盜刷了。
直到看了自己在各大平臺的消費記錄才發(fā)現,那些動輒十幾萬的賬單,都是由平時幾百塊甚至幾十塊的小額消費,積少成多的累積出來的。
平時點個外賣飲料,休息日跟朋友吃個火鍋;在某寶上買幾件打折衣服,節(jié)假日去看展覽、去游樂園。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日;ㄤN,成了導致高額消費的罪魁禍首。而造成這種現象的最大原因在于,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太不愛記賬了。
在電視劇《都挺好》里,蘇大強有一摞厚厚的賬本,記錄了每個孩子從出生到長大,家里為他們花出去的每一筆錢。甚至連給孩子買的一根糖葫蘆,他也會詳細地寫在賬本里。
在很多90后的童年記憶里,家長為了培養(yǎng)自己的理財習慣,也曾經給過自己這樣一個神圣的小本本。平時花5毛錢買塊橡皮,花1塊錢買根雪糕,都被要求一筆一劃地記錄下來。然而這種培養(yǎng)方式顯然收效甚微。與父輩相比,現在的年輕人對于自己的收支情況更加漠不關心。
早在2017年就有數據顯示,受調查的年輕人每月平均記賬次數約為41筆,即每天有意識的記賬僅1次多,而“零記賬”更是許多人的生活常態(tài)。
尤其是在電子支付普及之后,原本看得見摸得著的的紙鈔、鋼镚變成了手機屏幕上虛無縹緲的數字,年輕人的錢就花得更快了。付款只需要你點幾下手機,或者掃個二維碼。沒了百元大鈔遞出去時的心痛,沒了錢包越變越癟的危機感,伴隨著付款成功的“叮咚”聲,花出去的仿佛不是自己的錢。
只有等到有一天付款界面突然顯示余額不足,或者是到了月底還花唄的時候才發(fā)現,這么多錢真的是我花的嗎?
都這么摳門了,怎么還存不下錢
年輕人不記賬,但是總覺得自己“心里有本賬”。所以支付寶賬單上的高額數字帶來的不僅是沖擊,還有困惑:明明感覺自己平時已經很節(jié)省了,怎么工資還總是月光?要知道,盡管總是被父母批評愛花錢,但是他們可是天天把“省錢”掛在嘴邊的。
平時上班的時候,能坐地鐵絕不打車。有時候快遲到了打車,也是緊盯著計價表,一看到距離要超起步價范圍,就馬上叫停下車,滿頭大汗跑到辦公室。買菜買水果也要等著晚上打折,而且付款之前花大量的時間精心計算性價比。出去旅游還不忘在app上寫游記,然后拿著兌換的積分換取酒店打折券。雖然為此熬夜死了不少腦細胞,但是為下一次出行省下了十多元,居然還有不少成就感。
等到雙十一、雙十二各大購物網站打折,更是拿著手機計算各種滿減、折扣和津貼,生怕少省一點錢。平時在現實生活中的社恐在網上瞬間變成砍價高手:“老板,我給你拍特別棒的買家秀,能不能再優(yōu)惠一點。”
但問題是,年輕人在花錢這件事上常常“選擇性遺忘”,只記得了自己的省,卻忘了自己的“花”。只記得網上看電視劇舍不得花十幾元買個會員,卻忘了自己一天2杯奶茶買起來毫不手軟;只記得站在起步價9塊的出租車前猶豫不決,卻忘了自己為看愛豆的演唱會果斷入手了1000+的機票。
而一旦遇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平時省錢的心思更是全都拋在腦后。頭腦一熱,還沒等反應過來就已經輸密碼付款了。
喜歡打游戲的男生,氪金時勁頭一點兒不比女生買包的時候差,買了Switch還想買PS4,剩下的錢還不忘在手游上買個最新皮膚。而熱衷于旅行的文藝青年,一旦在網站上看到往返歐洲的2折機票,更是想都不想就秒下單,結果一趟歐洲深度游下來,可能半年的存款都沒了。要是一不小心入了炒鞋、Lo裙之類燒錢的大坑,那就更是花錢如流水。
哈爾濱一個小伙因為迷上了“盲盒”,2個月花了近3萬。他說最早是給女友買的,首個盲盒就抽到隱藏款,從此入坑停不下來。
還有人把錢花在寵物身上,養(yǎng)寵物的精細程度不亞于養(yǎng)娃。自己可以不下館子,卻堅持要給寵物買最頂級的貓糧狗糧,為了給寵物治病,可以花掉自己一個月的生活費。
當自詡“節(jié)約”的年輕人仔細回憶起自己花的每一筆錢后,不禁要感嘆:誘惑這么多,始終保持理性消費實在太難了!更何況,即使你秉持著理性消費的觀念,也很難避免生活當中越來越高的剛性支出。
就算你已經月入過萬,但是一線城市每個月的高房租、高消費也會讓月工資瞬間少一半。根據某機構近期對高校2017屆畢業(yè)生薪酬情況的統(tǒng)計,清華大學畢業(yè)生的平均月薪排在第一名,為9065元。而在北京四環(huán)附近租一個單間,至少需要4000元以上。也就是說,絕大部分剛工作幾年的畢業(yè)生,都要拿出自己工資的1/2來租房。
即使解決了“住”的問題,還有“食”在前面擋路。前一陣子,外賣平臺的年終盤點就讓很多人發(fā)現,自己一年內點外賣花掉了兩三萬元。都知道自己在家買菜做飯便宜又健康。但是作為大城市里996的,每天擠最早的地鐵,熬最晚的夜,回到家只想點份外賣刷劇,誰還有心思洗菜做飯呢?
沒有“錢”的意識,只是因為你年輕
不過,年輕人愛花錢,其實是因為他們沒必要存錢。
一方面,這一代人在物質逐漸豐富的年代中長大,沒有父輩們曾經吃不飽穿不暖的童年經歷,也就沒有省吃儉用、精打細算的消費習慣。另一方面,對于大多數剛剛工作不久的年輕人來說,雖然天天喊著窮,但是生活其實并不算特別拮據。
沒有對父母健康的擔憂,沒有買房生子的壓力。除了工作中偶爾加班、被上司數落之外,生活上很少有什么煩心事,也很少產生什么計劃外的支出。即使工資提前花完了,吃幾天泡面也就撐過去了。
然而隨著第一批90后開始走向30歲,生活、工作和家庭壓力也開始逐漸向這一代人襲來。根據最近的一份“90后攢錢報告”顯示,如今92%的90后每個月都會有結余。銀行卡上的數字逐漸在增長,賺錢的快樂卻好像少了許多。即使有了比之前多幾倍的存款,卻永遠覺得錢不夠用。
感覺面對生活中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這些錢都只是杯水車薪。曾經無憂無慮的年輕“月光族”,越來越多地遭遇到一些逼迫自己長大的瞬間;蛟S是身體很好的父母突然生了一場大病,或者自己加班一周后突然在公司暈倒;或許是工作3年后突然被裁員,又或者開始考慮結婚生子……
一位網友回答說,參加工作后,過年回家發(fā)現手頭基本沒剩下錢,原本計劃著給爸媽買的東西都沒買,內心感到很愧疚。還有人說,自己結婚之前花錢大手大腳,結果婚后瘋狂省錢,冬天買件衣服都舍不得,因為要考慮妻子和孩子的未來。
可能就從某一個這樣的時刻開始,年輕人突然發(fā)現自己不再是個孩子了。未來的人生要為自己負責,甚至要為父母、為家庭負責,無論出了什么事都要有解決能力,無論哪里需要錢都得拿得出來。
對于走向30歲的90后來說,花錢可能意味著快樂,但存錢意味著自由。雖然財富自由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都還是遙不可及的夢,但小范圍的“請假自由”“生病自由”還是可以努力爭取的。
只是心里可能還是會懷念年輕時“月光”的自己:那些恣意花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文章來源:指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