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習方法過程中發(fā)現(xiàn)幾個令人驚訝的問題
十大學習方法中,有一個是本本法。這個本本主要包括三種,一種是積累本,一種是糾錯本,還有一種是聽課筆記。
用好這三個本本,就能大大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今年的中考狀元是文瀾中學的一位女生。她在介紹學習經(jīng)驗時說到,讓她能夠取得如此好成績,主要得力于三個好習慣,其中一個就是記糾錯本的習慣。她說,她是從上了文瀾中學后,老師教他們的。
現(xiàn)在,我在孩子們還是小學生時,就在傳授他們類似的方法和習慣了。這十大學習方法,就是很實用、能夠讓學生學習高效成績高分的好方法。
我把這十大方法作為贈送課程送給了報作文班的學生。而且,在作文課中也穿插了不少方法。許多同學已經(jīng)嘗到了甜頭,學習效率大提升,學習成績大進步。
我給暑假班的學生及其家長首先介紹了排除法、目標法、呼應法和試卷分析法,還有就是本本法。因為我這兒已經(jīng)在課堂上教他們做聽課筆記和觀察筆記了,所以,我重點要求他們把積累本和糾錯本先做起來,然后上作文時帶給我檢查,我再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示范和輔導。
但在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了兩個驚人的問題:一是相當部分同學根本就沒有做這個的習慣,我反復提醒和要求了,有的同學始終沒有行動;二是幾乎所有學生都不會正確地做積累本和糾錯本,尤其是后者。
今天,有一位三年級女生帶來了她以前做的許多積累本和糾錯本。但我在檢查之后,深感問題嚴重。
據(jù)這位女生說,她在一年級就開始做糾錯本了,二下開始做積累本。而且都是他們學校老師要求和布置的。這本來是一件大好事,從小就開始做這兩個本本了,可謂領先一大步了。但一查之下,就令人吃驚了。
她做了那么多積累本和糾錯本了,但方法不對,效果很差。老師好像也從來沒有檢查過、輔導過,只是布置了任務而已。
例如她有一個好句積累本,我翻看了一下,內(nèi)容不少,但我發(fā)現(xiàn),她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好句。在她摘抄的好句當中,真正屬于好句的,遠不到三分之一。有的很一般、沒有任何精彩可言的句子,她都當作好句抄下來了。我對她說:我們把好句子抄下來,就是為了吸收、應用的。你把這些不怎么好的句子抄下來,對于提升你的能力沒有多少作用的,還浪費了大量時間。她聽后連連點頭。難怪她在基礎這一塊(字詞等)問題相當嚴重,做了這么多好詞好句的積累本,根本沒有體現(xiàn)出效果嘛。我馬上采取了一個措施:請她按照我跟她講的方法,把已經(jīng)摘抄的好句好好讀一遍,然后分為三類:一類是確實好的,在一旁打勾;二類是完全不符合好句標準的,直接劃掉;三類是馬馬虎虎的,不算太好,但也還過得去的,就不打勾,也不劃掉。然后,以后重點是學習和消化打勾的好句子。
另外,她把一些重要的歷史知識當作好句了。我告訴她:這個歷史知識比較重要,可以記錄并記憶,但它是知識,不是好句,所以不應該摘在好句本里,應該記到知識積累本上。她又連連點頭,可見她是能夠明白的,只是以前沒有人提醒她,教導她。
在另一個糾錯本上,我看到大量好詞語。但我找來找去,就是找不到錯誤。上面寫的全是正確的詞語。這怎么叫糾錯本呢?我詢問之下,方知:老師要求他們把經(jīng)常寫錯的詞語抄五遍。她在這個糾錯本上寫的就是正確詞語五遍。
當然,我們也不能說,這樣的方式不行。但是,它至少不能叫糾錯本。另外,這樣做的效果可能不是最佳。因為它把抄寫和糾錯完全割裂開來了。這樣,往往變成為抄寫而抄寫,機械操作,缺少了一個對比和動腦筋的過程,不能讓學生有效地吸收消化。所以,我教學生和家長:記糾錯本必須注意兩點:一是懂得選擇合適的錯誤(有代表性的、比較重要的,或者重復犯錯的),而不是把隨便什么錯誤都往糾錯本上抄;二是抄錄的方式要科學。然后我給他們介紹了做糾錯本的具體方法。有的家長一聽就恍然大悟,糾正了他們以前的不當方法。
還有一點也令我吃驚。我問這個女孩:你已經(jīng)做了那么多筆記了,你去復習過嗎?她竟然搖了搖頭。
這也是很可怕的。我們做筆記的目的就是為了復習、消化。如果做了筆記后,從來不去看,那是毫無意義的,還不如不做。因為做筆記要耗費大量時間,不做還可省下一些時間呢。如果是做聽課筆記,還會多少影響到聽課,既然做了筆記后不再去看,那不如好好聽課,在課堂上多消化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