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親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真的好嗎?
在我們這一代人長大的過程中,父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似乎長期作為家庭教育的一項先進經(jīng)驗為廣為傳頌,“嚴父慈母”也似乎是中國式家庭成功教育的標配,這讓我們從小就下意識地在父母中親近一方,而疏遠另一方。在那個無人關注孩子感受的年代,“你喜歡爸爸還是媽媽”這樣的問題似乎是正常的,而孩子情感的分裂、內(nèi)心的陰影無人關心。
而如果今天還有父母以這種傳統(tǒng)“角色分工”為榮,我只能說你和你的孩子值得同情。當他(她)迎來青春期的時候,不,應該不需要等到那個時候,你們的親子關系就會遭到極大的挑戰(zhàn)。如果這個時候,你不能意識到問題并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孩子長大以后兩代人甚至三代人之間感情都可能受到嚴重困擾。
在傳統(tǒng)的家庭中,總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嚴父慈母”,這樣配合著教育孩子。這種教育方式真的對嗎?如果你想要讓孩子做一個真實的自己,就先放棄這種“臉譜式”的教育方式。
孩子考試回來,笑意盈盈地雙手奉上成績單:“爹爹,請看我的成績單。”爸爸微笑了一下,揮揮手說:“不用看了,你就給我說說吧。”
“年級第一尚不足,全班鰲頭頗有余。”古靈精怪的女兒學著《陌上!分械恼{(diào)調(diào)說話,臉上滿是得意的神色。
爸爸聽完,臉色變得沉重起來,正色說道:“看看你這個態(tài)度,得了個全班第一,又不是全年級第一,更不是全市、全國第一,就高興成這樣,你怎么能這樣容易滿足呢?你們班也不是全年級最好的班啊。對了,第二名少你多少分?”
“7分”,女兒小聲說,對爸爸的態(tài)度有點不滿。
“才7分?人家也許就是涂錯了一道答題卡。下回,考個全年級第一名回來,再向我邀功。”果然,女兒的“囂張氣焰”很快被打壓下去了,她拿著成績單悻悻地回了自己的屋,爸爸的臉上閃過一絲“奸笑”。
吃晚飯了,媽媽進門去叫女兒吃飯。
“不想吃,我又沒考全年級第一,哪有資格吃飯?”她還在生爸爸的氣呢,“不表揚我也就算了,還這樣損我一頓。”
“爸爸這樣說也是為了你好,他就是想嚴格要求你嘛。怕你被一時的勝利沖昏了頭腦,就給你敲個警鐘,你就別生氣了。媽媽為你高興,真的。”就這樣,女兒被哄出來吃飯了,然后回到自己的屋里繼續(xù)“備戰(zhàn)”。
這是一個家長繪聲繪色地給老師介紹自己的育兒經(jīng)。“孩子啊,就是不能讓他太得意,我和她媽媽一個緊一點,一個松一點,這樣才能讓女兒有一個好心態(tài)。”
這位老師哭笑不得,問這個父親:“如果我打了你一耳光,然后再揉一揉你,你干嗎?”。
“當然不干啦。”
“這就對了。你現(xiàn)在和孩子的媽媽不就正在對孩子干這種事兒嗎?”那個爸爸一下子說不出話來。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理念:教孩子的時候,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父親就是權威的象征,母親就是溫暖的象征。其實人的性格是不同的,孩子將來接觸到的人也是復雜的,讓他們見到真實的父母,看到家長的本色,既是讓孩子了解人這種復雜的存在,也讓親人之間的感情更加穩(wěn)固、真實?桃馊コ裁茨,不僅讓父母與子女之間缺少了很多快樂,也讓我們的孩子失去了獨特的成長空間。父母之間心照不宣的配合,在孩子的眼中卻是他們相互不配合,父親和母親的立場不一致,讓他們總以為媽媽更愛自己一些,爸爸是一個沒有情感的人。
在中國家庭教育中,“不一致”是相當普遍的現(xiàn)象。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是家庭中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父親和母親可能出現(xiàn)不一致,父母和祖輩可能出現(xiàn)不一致,祖輩之間也可能出現(xiàn)不一致。這種不一致有的反映在教育思想上,有的反映在教育內(nèi)容上,有的則反映在教育途徑和方法上。
在上海的一次親子活動中,活動主辦方收到的一個孩子關于“父母在我眼中的褒與貶”的回答是:“我最討厭每次出去玩,家長就會一個電話一個電話地打來查崗。”孩子的母親看到后表現(xiàn)得很激動:“我的女兒總喜歡和一群同學出去唱卡拉OK,男男女女的都有,我就覺得會出問題!”而父親則明顯傾向于女兒:“有時候我外出,她媽媽也喜歡一個電話一個電話打來,女兒反感一點也不奇怪。”事后,記者向父親詢問是否曾就此問題與母親溝通過時,他表示從沒有。
教育專家秦天棟指出,這樣的家庭會存在溝通問題并不奇怪,孩子會很自然地和支持自己的父親結(jié)成聯(lián)盟共同對抗不信任自己的母親,而母親則會因為越來越深的怨氣而更加苛責女兒,形成惡性循環(huán)。現(xiàn)場的另一位母親說:“我不給孩子買新手機,但是孩子他爸卻向我借錢給孩子買。”秦天棟認為,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很荒唐的,父母在這件事情上的相反口徑會間接地把孩子和母親對立起來。
專家認為,不統(tǒng)一的教育方式和觀念會讓孩子失去心理上的穩(wěn)定感和安全感。而長此以往,孩子會在性格上形成依賴性強、情緒波動大、不大合群、膽怯這些個性特征。
在家庭里,父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家庭教育方式所帶來的教養(yǎng)沖突,實際上讓孩子陷入極大的痛苦中,而家長卻常常不自知——
問題1:父母的威信降低 破壞家庭教育的效果
父母意見不一致會直接影響父母的權威性。孩子總是認為,大人的話就是正確的,尤其是在自己眼中有威信的人說的話就一定是正確的。因此,當父母的教育意見不一致,尤其是在孩子面前發(fā)生爭執(zhí)、甚至彼此否定對方的時候,會使孩子對父母產(chǎn)生失望的情緒,破壞了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形象,降低了自己的威信,從而影響了教育的效果。
問題2:孩子完全失去了方向 容易不明是非
孩子太小,他的是非判斷標準來自于成人,尤其是父母。家庭當中,當父母產(chǎn)生分歧的時候,他往往會覺得勝利一方的觀點就是正確的,而事實上也許并非如此。有些孩子就會像墻頭草一樣無所適從,不知該聽爸爸的話,還是該遵守媽媽的規(guī)定,于是只好選擇聽從聲音大的人,完全失去了方向。長此以往,小孩的是非觀會變得模糊,甚至顛倒是非。
問題3:孩子會產(chǎn)生罪惡感 或者怨恨父母
有些孩子還會因此有罪惡感,他們可能會認為爸媽的吵架是因他而起,造成心理負擔,影響性格發(fā)育。此外,在情感上,孩子理所當然地偏向于保護自己的“防空洞”一邊,而對揮舞大棒的一方產(chǎn)生怨恨。這種怨恨要比父母雙方同時揮舞兩條大棒產(chǎn)生的怨恨程度要深得多。所以一不小心孩子就會怨恨父母,長此以往后果不堪設想。
問題4:造成不可挽回的陰影 缺乏安全感
孩子會內(nèi)心會產(chǎn)生焦慮、不安全感,他們害怕看到爸媽吵架的樣子,甚至在心中產(chǎn)生陰影,長期的矛盾教育導致孩子對人不信任,形成頹廢心理、缺乏責任感。到成年后也難以抹平,對人的一生都造成消極影響。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面對家庭“戰(zhàn)火”的孩子,容易陷入人際交往障礙,對未來生活缺乏信心,尤其易對婚姻產(chǎn)生恐懼感。
怎么解決
別當著孩子的面爭執(zhí)先以一人的意見為主
“在我們的工作中常常會遇到有類似問題的家庭,解決這些家庭所暴露出的溝通問題,關鍵看父母是否可進行有效溝通達成一致,只有父母率先改變,孩子才會改變。”專家強調(diào)。
當家庭成員意見相左時,應該如何化解這樣的窘境呢?有專家表示,當孩子還在襁褓時期時,建議爸爸跟媽媽能夠先針對教養(yǎng)小孩的問題加以討論,這樣可以避免在往后教養(yǎng)孩子的時候出現(xiàn)不和諧的聲音。
爸爸跟媽媽不可避免地總會出現(xiàn)持相反意見的時候,即便如此,孩子在現(xiàn)場的時候,爸爸跟媽媽也應在和氣、平穩(wěn)的氣氛下達成共識,可以先以其中一人的意見為主,讓孩子有一個可遵守的行為準則,然后趁著孩子不在場的時候好好溝通。
假如爸爸跟媽媽討論后的共識與之前要孩子遵守的準則不同,也不要尷尬,向孩子認錯,因為孩子也能在爸爸媽媽道歉并告知新的準則的時候,學會勇于承認錯誤,這對孩子而言也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
父母們,千萬別再自以為聰明地唱著紅臉白臉了,越是將自己臉譜化,越是在走向一條危險的路。(來源:武漢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