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周末,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奔波于孩子的各種活動場所,有的孩子甚至一周內(nèi)參加兩三樣活動,家長送得辛苦,孩子學得也累。其實家長苦點兒累點兒倒也沒什么,關鍵是這些活動孩子本身是否愿意參加?我們做家長的是否設身處地地體會過孩子的感受?孩子是否因為多參加了課外活動就感到了快樂?
其實,適當?shù)呐囵B(yǎng)孩子的愛好和特長最主要目的并不是為了升學,也不是希望培養(yǎng)娃成為一代大師,主要目的還是提升孩子自身修養(yǎng),從而待娃成年后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zhì)。
但是問題又來了,有些家長又開始發(fā)愁,這么多眼花繚亂的特長班,我應該選擇哪一門或者把哪一門正在上的繼續(xù)堅持下去呢?
要不要送?
肯定要送的。
城市里四五歲的孩子,不送興趣班,估計找個同齡人一起玩都找不到。沒辦法,大家都送啊。哪怕是為了社交,你也得送。總不能讓他去小區(qū)里的運動中心,和老年人呆一起吧?
我也不想他像我一樣,一把年紀了才開始培養(yǎng)愛好。也不想他像我一樣,幾十歲的人了,面對兩份高下立判的白酒商標設計,楞是看不出啥區(qū)別來。
社交需求,興趣培養(yǎng),欣賞美的能力,這些是我看重的東西。社交,是為了更好地與別人相處;興趣,是為了更好地與自己相處;欣賞美,是為了活得更有趣。
送去學啥?
孩子特別喜歡的,經(jīng)濟允許范圍內(nèi),家長們一定會送興趣班的。娃在某一方面有明顯天賦的,家長們一般基本也不會放過。如果娃一上圍棋課、奧數(shù)班就來勁,那我真得恭喜你了。
不過,大部分家長都沒有那么幸運。
按照小朋友愛玩的天性,運動類課程永遠是最受歡迎的。大部分運動,都是從四歲開始,不用過早給娃報運動班。
運動類的興趣班,至少得有一個。如果只選一個,我傾向于團隊運動。團隊運動常見的有籃球、足球、排球、冰球,個人運動常見的有游泳、滑冰、網(wǎng)球、羽毛球、乒乓球、格斗、舞蹈等。
藝術類的,畫畫,鋼琴,芭蕾,小提琴,粘土,可選的也挺多的。我怎么覺得鋼琴這玩意挺簡單的,不就是按照譜子找鍵嗎,跟我們當年練盲打有啥區(qū)別 ?感覺各種弦樂才有難度嘛。
語言類的,ABC去學中文,中國娃就去學英文,基本都這樣。
半途而廢怎么辦?
幾天就放棄,很可能是老師的問題。
朋友家的孩子,報了個網(wǎng)球班,第一個私教不太上心,一個小時的課程,熱身15分鐘都算在里面。換了一個教練之后,孩子就積極多了。
一個月之后還沒有興趣,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聊一聊,是討厭了還是疲倦了?討厭了咱就不上了。厭倦了則要告訴他,興趣只能幫你入門,如果要提高,必然要接受大量針對性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快速提高。能力提高之后,才會享受成功的喜悅。
可以一起上節(jié)課,實地考察一下。
如果這門課是他自己選的,自己選的課,含著淚也得上完啊。要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當然,也不能簡單地說只要允許孩子自由選擇課外活動,就等于給了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真正的快樂在于,家長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并給予孩子精神上的支持。
只要是孩子自己愿意,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進步甚至享受困難、壓力和挑戰(zhàn)以及戰(zhàn)勝困難的過程,他們就在精神上感到了滿足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