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不知不覺又過了一年,大年三十已經(jīng)來了。大年三十是年的最后一天,也是辭舊迎新,迎接新一年到來的一天。而大年三十必不可少的就是年夜飯了,這是一年中最后一餐飯。年夜飯必不可少的就是魚了。為什么說必不可少的就是魚呢?因為有個成語叫做“年年有余”,而它的諧音就是“年年有魚”。我們中國人過年一向來講究好兆頭。所以,吃魚時,選擇的魚也都是有很好的寓意的。在我們南方,魚的諧音“余”不僅代表著“剩余”,還象征著降妖除魔。
在二十世紀(jì)六十年代,能吃上魚已經(jīng)算是比較富裕的家庭了,人們拿著平時攢下來的肉票去換魚,孩童們一年中可能就只有過年才能吃上魚,尤其是在年夜飯上。所以他們最向往的就是過年、吃年夜飯了,因為只有那時候,才能吃上一點香噴噴的魚、肉,吃上所謂的“大餐”。
到了二十世紀(jì)八十年代,經(jīng)濟(jì)稍微好了一點,平時一兩個月才能吃上一次魚,而過年幾乎天天都能吃上鮮嫩可口的魚、肉,特別是大年三十的年夜飯,尤其豐盛,大魚大肉,統(tǒng)統(tǒng)都能吃上,簡直是一次久違的“盛宴”?梢苑砰_了吃。每當(dāng)?shù)。了大年三十的晚上,孩子們來到餐桌,像一只只餓壞了的“小豬”,大口大口的吃著飯菜。
現(xiàn)在的二十一世紀(jì),經(jīng)濟(jì)突飛猛進(jìn),天天都可以吃上大魚大肉,但不管怎樣,年夜飯總是最豐盛,最具特殊意義的。在年夜飯上,一大張圓桌上布滿了許許多多的美食,雞鴨牛羊,大蝦螃蟹應(yīng)有盡有,當(dāng)然更少不了那一條條意義非凡的“魚”——清蒸鱸魚,紅燒多寶魚,蔥油石斑魚…… 色澤鮮艷,造型各異,完全不輸給那些豪門宮廷里的宴席。一道道美味又好看的食物讓人賞心悅目,兩眼瞪得直發(fā)光,恨不得擁有超能力,一下子把所有的美食都嘗一遍,但又不想毀壞了這一絕世佳作。就連“小魔王們”也被這精致的食物所深深的吸引,目不轉(zhuǎn)睛的欣賞著。生活不再拮據(jù),甚至還所剩頗多,但大家依然期盼來年,年年有“魚”、魚躍龍門、魚水情深。品味著大餐,人們的臉上掛上了甜甜的笑容,而年夜飯更讓我們每一個家庭團(tuán)聚一堂,人們的心中便也像抹了蜜一樣的甜。
魚,一直都是人們年夜飯上必不可少的一樣絕世佳肴,雖然現(xiàn)在時代在進(jìn)步,但中國人的傳統(tǒng)沒變,一直保留著年夜飯吃魚。雖然做魚的方式、花樣一直在變,但百姓心中年年有“余”的信念,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一直沒變。
杭州市拱宸橋小學(xué)六(3)班馮陳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