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露天笑佛,位于仁壽縣冒水村。被考古界認(rèn)定為宋代珍品佛像。
宋·釋普濟(jì)《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笑佛正是詮釋了這一場景。。
車子早早到了仁壽縣冒水村口,山道縱橫,何去何從,讓我糾結(jié)。一路拜佛之旅,總有貴人相助。一輛 摩托車,一位當(dāng)?shù)卮迕,領(lǐng)我們?nèi)肷缴钌,盤曲山道,開了三公里,笑佛夠隱秘的,當(dāng)?shù)刈鸱Q此地為大佛溝。
一到佛地,免費帶路向?qū)娜欢ァG攴鹣褚殉蓢鴮殻▏壹壷攸c文物保護(hù)單位),冒水村也成了風(fēng)水寶地,外來客來此拜佛,村民傲氣滿滿,迎客引路,不用銀子,自認(rèn)為做了一件有面子的事情。
慈云灑法雨。遍滿十方界。慈祥善意,本是千年笑佛本性。
大佛溝丘陵起伏,一望無邊。初到咋來,難見摩崖痕跡,看來佛意深深,令我好奇。
龍泉山脈,迷茫無邊。穿過一片樹林,才見真相。三塊巨石,何處飛來,屹立于小坡頂端,北宋笑佛,落于其間。與杭州靈隱寺飛來峰曾是相識。
杭州靈隱寺飛來峰有道是:“衛(wèi)凈土,峰故飛來”,凈土皆靈隱寺;此處小小飛來峰,也為凈土而來,后來了解到,原來佛像邊,也有一座寺廟“昆迦寺”。
真應(yīng)了:“云作袈裟石作身,巖前獨立一千春。”
造像始鑿于宋淳熙十一年(1184),至清宣統(tǒng)二年(1910),有造像6龕共22尊,另有碑記一通,題記一處三則。
最里面巖山,是《世尊講法圖》,釋迦摩尼坐北向南,釋迦佛站高5.1米,赤足而立,世尊穿的是一件雙領(lǐng)袈裟,寬袖垂于手下,似有臨風(fēng)飄逸之感。微側(cè)身向左,正對著左下側(cè)的弟子迦葉講法。釋迦佛左側(cè)刻弟子迦葉,站高2.2米,仰面敬視釋迦佛,身穿單領(lǐng)袈裟,雙手抄于胸,腳穿僧鞋站在素面臺基上,仰面敬視世,視乎悟道世尊拈花含義。
釋迦摩尼微側(cè)身向左,右面除大拇指,其余四指頭已殘缺,不知北宋雕刻初期,是有拈花在手。
一眼千年,令人驚嘆。雕刻之精,人物花卉,纖毫具備。細(xì)巧如絲,玲瓏巧妙。據(jù)說古代石刻手藝人,特別婉慢細(xì)膩。
臨近這塊巖石,龕供“六指蓮花觀音”,蓮臺之上,六指觀音是很隨意地坐著,左肘靠在石上,右腿彎曲,雙手相疊放在左膝之上,左手持一串佛珠,右手持一朵蓮花,全身不見寶冠、寶繒、瓔珞,頭上戴著極普通的頭巾,身著極平常的衣裙,雖然模樣已模糊不清,但仍感覺面帶微笑。大慈大悲的觀世音,在這里變成了一個神態(tài)天真、容貌俏麗的少女,甚至就是一位可愛的村姑,這種造像透射出鮮明的市民意識,具有濃郁的民俗風(fēng)情。龕左壁也有題記,載該龕鑿于大清同治五年(1866)。
清代戲劇家李漁有聯(lián)道:“天下名山僧占多,還須留一二奇峰贈吾道友;世間好話佛說盡,又誰知《道德》出我尊師。”儒、釋、道關(guān)系糾纏,民間在高高在上佛像下,還心心念念自己的本源。
立于“大清宣統(tǒng)二年仲冬月”造像龕“川主與孔位”,正中供碑位“大成至圣先師孔子”代替造像,這在其它各處造像中不多見。碑位左右各刻一像,應(yīng)是川主李冰父子。
臨走之前,我們默默走向笑佛,在佛像腳下放了幾塊硬幣,意為“借幣獻(xiàn)佛”。
一路佛像已見萬計,形態(tài)皆熱腸冷眼。笑佛一臉慈祥,才知佛笑如春花秋月,令人會心搖神怡。此時此景,一股滿足,深沉,陶醉的感覺,竟同四周陽光一樣,慢慢包滿了我的全身。
臨走我還好笑的一步三回頭,多見一眼,如同多一次春風(fēng)拂面,有點不愿歸去了。
“拈花一笑”太神秘莫測,千年佛界眾說紛紜。往簡單處想,一首清代戲劇家李漁《奈何天·巧怖》:“伊為新至我,我是舊來伊,拈花一笑,心是口,不勞詮諦。”言簡意賅,最令人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