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旅行旅行/攝影/人物/故事關(guān)注
采一支刺桐花,做一場東方夢。
01泉州!泉州!
福建的海岸線上,
安靜地橫臥著這樣一座城市。
當北京和上海藉藉無名的時候,
它已是全球最大的貿(mào)易港口。
在廈門還未開埠的時候,
天主教、摩尼教、伊斯蘭教都已在此落地開花。
這里曾是“七閩之都會”,
繁華到,連周游世界的馬可·波羅都難以想象。
如今,這里只是一座尋常小城,
尋常到,你可以隨時遇見,
青石的小巷、粗糙的老建筑、
悲戚的南音、禮佛的祈禱。
但城市的情緒,依舊在此保留,從古老的過往,
到如今的平常,善男信女,寵辱不驚。
我漫步在這座“活著的古城“的時候,
每一分鐘,似乎都與歷史擦肩而過,
每一眼,看見的卻依舊是人間紅塵。
五步一寺,十步一廟,人神共居。
讓我會覺得在下一個街口,
舉頭三尺,便遇見屬于我的神明。
刺桐花和紅磚厝,
兩種紅色烙印來自這里的血液,
既書寫歲月,又承載尋常。
美出天際的海岸線邊,古老的漁家風情,
落在惠安女的笑容上,溫柔了這里的繾綣時光。
古騎樓下,涼茶攤上,扁食擔里,
容下了,我見過的,所有方式的閩南生活。
聽一曲悠揚南音,喝兩杯甘冽清茶,吃幾味旺鋪古早,
便邂逅從先秦彌漫至今的閩越味道:
云淡風輕,古樸真淳。
當海風拂過,人的煙火,神的煙火,
最終飄搖糅合成兩個字——
“泉州”
02我是泉州!
我是泉州,過去的國際名港,如今的閩南小城。
對很多人來說,提起福建,
第一印象都是廈門、武夷山、福州……
而我,甚至連一丁點印象也沒給大家留下。
其實早在盛唐,
我就已經(jīng)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到了宋元,隨著中國海上通商的發(fā)達,
我更是超越廣州,成為了中國第一大港,
在我人生的高光時刻,
80多個國家在我這里通商貿(mào)易,
羅馬、大食、波斯、印度、日本……
那個年代你能叫出名字的國家,
都有商人在我這里傳教、經(jīng)商、創(chuàng)業(yè)。
當然這個傳統(tǒng)也延續(xù)至今,
直到現(xiàn)在,泉州人的最大愛好,
還是做生意當老板。
安踏、特步、七匹狼、貴人鳥、九牧王……
通通來自泉州。
都說全國福建人最有錢,
但不是我吹,我們?nèi)萑耍?b>全福建最有錢。
別看名氣上,我比不上福州廈門,
請去查一下GDP,
大聲告訴我連續(xù)22年領(lǐng)跑福建的那個名字。
所以現(xiàn)在很多地方,但凡有個港口,
就敢營銷自己是“小上海”“小香港”,
那都是我玩剩下的,
世界上有數(shù)不清的小香港,但只有一個大泉州。
如果你來我這里,看到的,
絕不是什么紙醉金迷燈紅酒綠,
文化、歷史,彌漫在整座城市的空氣里,
成為一種氣質(zhì),在浮光掠影間熠熠生輝。
但最讓你難以忘卻的,
一定是刻在骨髓里的,閩南生活。
很多人說,廈門是閩南文化的代表,
那說這句話的人一定沒來過泉州。
有一個說法,叫做“廈門是泉州的整容版”,
最地道的閩南,非泉州莫屬。
我們常常會一大家人一起,
到寺廟里拜拜各路神仙,
信哪個,就去拜哪個。
我們有時會去古厝茶館坐一下午,
一直坐到傍晚時分,
電視里開始放《泉州講古》的時候,
再踩著晚風回到家。
我們也會到惠安的海邊小漁村,
趕一趕漁市,和惠安漁女們討價還價。
我們喜歡坐上路邊攤,
來一口刺激的芒果蘸醬油,
任由甜味被勾勒出明亮與歡快的色彩。
我們相信神明,
所以做事講求“聽天命,盡人事”;
但如果碰上吃,
“吃飯皇帝大”又會成為我們的處事原則。
我們既有“愛拼才會贏”的好勝心氣,
又不缺“人生海海,歡喜就好”的豁達。
所以如果你來,我們一起,生活就好。
03半城煙火半城仙!
人和神,在泉州,沒有距離。
泉州人保持著閩南的那份,
古樸而虔誠的,對神明的敬仰。
蔡崇達先生曾在《皮囊》里
這樣記錄泉州人對神的態(tài)度:
“所有人都篤信舉頭三尺有神明,
也相信有魂靈,人與鬼神親近地生活著。
我們還相信,魂靈有著和現(xiàn)世一樣的屬性,
會餓到,也會吃太飽,
會太胖,然后也會心情不好……”
所以當這座閩南名港,
遇到從宋元開始便不斷涌入的傳教士,
各種各樣的宗教,
便自然而然地在這里開花結(jié)果。
既有外來的
基督教、天主教、摩尼教、伊斯蘭教、佛教,
也有本土的道教、媽祖文化等等。
你會難以想象,在21世紀的今天,
能在一座城市里,如此和諧地容納下,
這么多古今中外的宗教文化,
讓每一個靈魂都得以有著屬于自己的安放。
有人說:
”我到了泉州,才知道什么叫做人神共居,
這里是真正意義上的眾神之城!
西街上的開元寺
算得上是“泉州宗教建筑宇宙”的中心。
這座福建最大的佛寺,
配上朱熹為寺門所撰的
“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圣人“,
奠定了這座城市古典優(yōu)雅的主旋律。
寺里東西兩塔,
歷經(jīng)千年戰(zhàn)火、災(zāi)害而屹立不倒,
所以總有人說
“每次回泉州,只要看一眼東西塔,
就會覺得很安心!
出了開元寺,你都不需要
去打開地圖一個個地去找,
隨意地在四周漫步,
只一個轉(zhuǎn)身,就又是一次與神明的邂逅。
你可以去聆聽東方眾神的故事——
玄妙觀里,
三清像上的道法自然足以聆聽許久;
弘一法師的記憶,
會拉著你一起沉浸在承天寺的安靜祥和;
文廟(府文廟)武廟(關(guān)岳廟),
飄搖延續(xù)著百年不斷的香火;
天后宮悠然講述著,
屬于大海屬于媽祖的記憶……
也可以去拜訪西方諸神的圣域——
古老的清凈寺會讓你
恍惚置身大馬士革;
花巷天主教堂會用圣潔莊重,
予你無形的洗禮;
泉南堂里的禮拜聲,
會讓你停駐腳步,慢下靈魂。
一個不留神,就會走到洛江口,
放眼望去,那是洛陽橋的九百六十年。
這座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橋,
被視為泉州的脊梁骨。
夕陽余暉下,它安詳?shù)氖刈o在洛陽江上,
波浪聲和過往游子一起,
緩緩吟頌?zāi)鞘?b>《洛陽橋》:
“刺桐花開了多少個四月
東西塔依舊矗立不到
江水東流,海波倒灌
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
“站著像東西塔,躺下像洛陽橋”,
泉州人就從小聽著長輩的這句話長大,
走過了一年又一年的洛陽橋,
當年的孩子們也開始自己敬神拜佛,打酒沏茶,
嘁嘁喳喳的閩南語越說越熟練,
紅磚厝下的青石板上又落了幾片刺桐花。
一城兩半三餐四海即為緣起,
柴米油鹽儒釋道禪皆是談資
若問獨愛泉州何味?
曰:人味
04泉州,向海而生!
541km的海岸線,
造就了泉州與眾不同的海景,
這里有很多種海:
有古老的——
崇武古城海岸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
“中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
十二個純天然金沙海灘,
分布在古老的崇武城墻外。
在城墻上走走,感受堆砌上的
每個石頭的重量,那是歷史的份量;
再走到柔軟的沙灘上,
邂逅一座燈塔,親吻一次日落,
那是自然的時光;
有文藝的——
小岞被許多人贊譽為
“中國直島”、“泉州最美的!。
風車島在此遺世獨立,和蔚藍的海景
把世界旋轉(zhuǎn)成只屬于泉州的顏色。
小岞美術(shù)館風情滿滿,登上屋頂,
可以直接奔向大海的方向。
有人說:“小岞的海窮盡了浪漫的想象!
但我覺得,正是人類浪漫的想象,
為小岞的海錦上添花。
有奇特的——
泉州最小眾而奇特的海灘,在金井。
這里坐落了亞洲唯一的觸角沙灘,
朝著大海伸展自己修長的軀干。
溫柔而細軟的沙,碧藍而澄澈的海,
隨便走走,都不會覺得浪費時光。
許多金井人甚至不想
讓太多人知曉這個寶藏之地,
他們生怕游人多了,
喧鬧會把屬于這里的安靜趕跑。
但不論哪種海,最深入人心的部分,
都藏在海岸背后的一個個漁村小鎮(zhèn)里。
閩南人向海而生,
泉州的海邊的風情與生活方式
你一旦見過,就會愛上。
看完了海,回到它們身后的
崇武鎮(zhèn)、小岞鎮(zhèn)、金井鎮(zhèn),
就邂逅了最尋常的閩南生活。
每一幢建筑都是記憶里的模樣,
窗下深巷里,似是故人來。
這些村鎮(zhèn)把閩南的市井藝術(shù)演繹到極致:
去小推車上買一只潤餅,
去逛一逛喧鬧的海鮮市場,
去看看惠安女勞作的碼頭,
去蚵殼厝下坐一坐,
聽聽漁民撬開海蠣的聲音。
閩南生活的千姿百態(tài),無不濃縮在,
這一個個濱海小鎮(zhèn)的街頭巷尾,
踩著三輪車的阿婆從你身邊路過,
路邊喝茶的阿公唱上兩嗓子南音,
不知道哪家寺廟的香火飄出了墻外,
不知道哪里來的小船又蕩起了槳。
海味人味,生生不息。
05泉州,地道閩味!
泉州引以為豪的東西有許多,
但地道的閩南美食,
是泉州人永遠的味覺記憶。
冬一碗面線糊,夏一碗四果湯,
是泉州味道的基本門檻。
千千萬萬的泉州人,
心中都牢記那一碗把清晨喚醒的面線糊,
都難忘那一碗把酷暑消涼的四果湯。
無論他們走到哪里,
這兩樣是他們根深蒂固的“家鄉(xiāng)的味道”
面線糊要配上油條,剪進幾味鹵料,
起鍋時別忘了撒一把胡椒粉,
這樣的一碗古早,
是泉州人一天的完整開始。
四果湯由石花膏打底,
配上水果、鮮草、芋圓、紅豆等,
喝到最后一定要把碗底拍一拍
所有配料都會隨著記憶吃進心里。
當然,蚵仔煎、土筍凍、沙茶面、燒肉粽、姜母鴨
這些常見的閩南美食,
也都活絡(luò)在泉州的街頭巷尾。
每個心心念念閩南味道的人,
都會為之流連忘返。
但在泉州,還得吃上一餐牛肉,
才算得上功德圓滿。
泉州街頭的牛肉館,
就像重慶街頭的小面館一樣多,
如果你看過《舌尖上的中國2》,
就一定不會忘記泉州牛肉館的模樣。
帶骨牛肉燉得軟爛滑嫩,
彈牙的牛肉羹燒得香氣撲鼻,
如果再打上一碟曲子醋,
叫上一碗蘿卜飯,
遇見泉州老饕路過,
他一定會用閩南語跟你打聲招呼。
每座城都有屬于每座城自己的味道,
泉州亦是如此,
游客們總想著去尋覓“最特色”的味道,
但刻在泉州人味覺神經(jīng)里的,
恰恰是最平凡的味道。
06泉州,曾經(jīng)滄海!
泉州是VIVA旅行家城市探索計劃中,
“曾經(jīng)滄海”系列的又一座城市。
更是我們最新福建線路《閩南故事》的
最后一站。
我們希望能讓旅行家們,
既看到一個歷史厚重的泉州,
也愛上一個煙火飄搖的泉州。
白巖松常常說:
“這里是你一生有機會,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
因為別處有的,這兒也有,
別處沒有的,這兒可能也有!
在福建全省,
泉州已經(jīng)低調(diào)的不能再低調(diào)了,
我們希望,能讓這座“光明之城”,
照耀到每位旅行家的遠方里。
“在迅速城市化的這個國家里,
似乎每個人都在急著進入對時尚生活的想象,
投入地模仿著他們想象的樣子!
而泉州的樣子,
沒有多余的想象,
只是閩南本來的樣子。
甚至或許,你并不是閩南人,
去走一走泉州城,
一定也能覓到人類共通的,故鄉(xiāng)記憶。
“我知道那種舒服,
我認識這里的每塊石頭,
這里的每塊石頭也認識我;
我知道這里的每個角落,
怎么被歲月堆積成現(xiàn)在這樣的光景,
這里的每個角落也知道我,
如何被時間滋長出這樣的模樣!
這里,是泉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