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拳十六步功夫淺釋
所謂十六步功夫,即一寸,二踐,三鉆,四蹴,五夾,六合,七齊,八正,九警,十驚,十一起落,十二進退,十三陰陽,十四五行,十五動靜,十六虛實也。
一 寸
郭師講:寸步是心意拳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步法,在心意拳各種步法中,它占有重要的位置。拳譜中所謂“打遍天下老雞形”,“三回九轉(zhuǎn)是一勢”,就是指寸步而言的。
至于走法與道理,郭師已有專文論述,不贅。簡言之,就是后退尾蹬寸、前腿提跨擠進步,前腳踩、后腳跟,拳觸敵、丹抖決蕩涌彈射沖擊之圓融線滾、寸穿、點炸呼應和合發(fā)勁擊敵運動之境。
由此可知,車心意“一寸”之內(nèi)蘊,從現(xiàn)象上看,主指寸步。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乃是一為后蹬前跨、前踩后跟壓崩彈簧式的寸彈射身步法,這里身法主體現(xiàn)撲擊,步法主體現(xiàn)彈射;二是觸敵“打透打毀”之“打透”寸穿勁法。是故為寸身、寸步、寸勁相合全身之法,也體現(xiàn)了拳論“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之真意。
當代拳家李小龍先生學于詠春拳,創(chuàng)于截拳道,但卻是以傳統(tǒng)寸勁為本而打出的一片天地。顯然詠春拳與心意拳寸步寸身寸勁相合的特點不同,各有風格,但其主旋律寸勁卻基本相同。
百步身勁,寸為先。她是衡量一個人武功水平的基礎(chǔ)試金石,故心意拳家自始至終天天盤練。就是交換步法練用,后期運動形式和內(nèi)質(zhì)也與寸步相同。故郭師講,寸步是心意拳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步法。
兩人近身肉搏交戰(zhàn),以動制靜寸進攻擊,體現(xiàn)了“硬打硬進無遮攔,打倒還嫌慢”的先發(fā)制人思想觀念;以靜制動防守反擊,體現(xiàn)了先顧后打、借力乘勢的后發(fā)制人觀,這里舍己從人順勢寸退破力,而后寸進攻擊;交戰(zhàn)換打法,也是心意拳家時常運用的,即是對手以動制靜進取擊我,我原地發(fā)勁擊敵后發(fā)先到擊打,雖為原地發(fā)勁,亦主體現(xiàn)了寸步寸身寸勁相合內(nèi)蘊。
二 踐
拳譜中講:“起無形、落無蹤,去意猶如卷地風”;“歷來順理自成章,水中翻浪細思量,寄語君子來學藝,逆則難成莫強梁”;“步步不離雞腿,把把不離鷹捉,勢勢不離虎撲”;“消息全憑后腳蹬,腳打踩意不落空”。
車心意“二踐”之內(nèi)含是燕子掠水,蕩打秋千,大浪滾動,餓虎撲食,鷹拿驚兔,風卷落葉勢的巧妙和合。也就是說,二踐主取大浪滾動勢難擋,餓虎撲食勢難逃,鷹拿驚兔十拿九穩(wěn),風卷落葉輕松無情所顯示出的奪人霸勢。一句話,進取身法重心運動軌跡形成螺旋滾鉆與波浪滾翻之圓融太極陰陽球滾之勢。
踩勁步拳法,是經(jīng)典翻浪身步勁法。其運動形式是束猴與夾剪(三體式)勢聚展相變循環(huán)和合。
踐踏勁步與盤根勁步拳法,則為大起大落翻浪身步勁法。其運動形式屬于盤根與夾剪勢聚展變通和合。
搓勁步(又稱趟勁步)拳法,乃為正弦波式微翻浪身步勁法。其運動形式屬于夾剪與夾剪勢聚展變通和合。
寸勁是實戰(zhàn)交手中刺刀見紅、見血封喉勁道中的上乘絕技;翻浪勁則是交手中將人打飛(瞬間離地而起跌倒于某個方位)勁道中的上乘絕技。兩勁道相融之時,更見妙趣橫生。兩勁道一短一長,一直一曲;兩勁性一猛一巧,交相映輝,昡曜相照。
三 鉆
心意拳脫槍為拳,鎖喉槍演化為束展鉆拳,成為三主拳之一。練用鉆拳借螺旋提鉆勁,練用崩拳借螺旋刺鉆勁,練用劈拳借螺旋撲鉆勁,練用刁捉借螺旋牽鉆勁。
“鷂子鉆天,臥龍升天”,“風尋鵝毛,水尋逢”。螺旋提鉆,螺旋刺鉆,螺旋撲鉆,螺旋牽鉆,螺旋纏鉆,螺旋滾鉆有金剛鉆之能。見逢就鉆虎抱頭搶進積極主動進取,防守反擊螺旋先顧化后攻擊借力打力后發(fā)制人。
陳太極注重運用大小纏絲勁牽引與撲擊對手,給借力打力、化發(fā)變通,后發(fā)制人技法起到了積極作用;楊太極等拳派,則言抽絲勁。其實質(zhì)也就是螺旋滾鉆勁的科學運用。
螺旋滾鉆身步拳法,具有防顧受力面少,轉(zhuǎn)還變通靈活;進攻見逢就鉆,速快力猛之優(yōu)勢。是守中用中,進中取中必備條件之一。
螺旋滾鉆勁融入寸勁與翻浪勁,提高了兩勁的質(zhì)量。
四 蹴
字典中講:“蹴”字含意有三,即蹲、踏、踢。心意拳譜有:“墻倒容易頂,天塌最難擎”;“消息全憑后腳蹬,腳打踩意不落空”;“忌踢宜踩”。故知心意拳“四蹴”主取蹲踏、踩踏、踐踏意,次取提踢意。也就是郭師所講的天塌勁的直接運用與間接運用。
功法中所述身沉、掌按、腳踏一氣合成的塌拳勁功法,便是典型的天塌勁(又名沉身勁),其勁頗具實戰(zhàn)威力。
沉身勁融入寸勁與翻浪勁,進一步提高了兩勁的質(zhì)量。
五 夾
所謂“五夾”,乃夾剪之意也,即拳譜所言“剪子股”。
拳術(shù)運動基本拳架樁勢有三三九種,即上中下三種。三種又各分其三分勢,即所謂高盤、中盤、低盤。三盤中又有橫正勢、縱正勢、斜正勢。
所謂橫正勢,即高馬樁、中馬樁、低馬樁,近似于騎馬勢。高馬樁多以混元養(yǎng)生樁稱之,簡稱混元樁;中低馬樁多以蹲馬樁稱之,或叫馬步樁。
所謂縱正勢,車心意高樁稱三體式,中樁稱束猴式,低樁稱蛇盤式或盤根式。而戴心意高樁則稱弓箭三才式,中樁稱蹲猴式,低樁相同。
所謂斜正勢,即介于縱橫之間,近似于稍息步。大成拳主取斜正勢運動;少林、太極等拳種縱橫斜三樁勢變通和合運動。
心意拳運動主取縱正樁勢,少取乃至不取橫斜兩樁勢,是由其拳術(shù)風格所致。姬先祖為明末武將,騎馬持槍作戰(zhàn)是他的本職業(yè)務(wù),清朝取代明朝,棄官脫槍創(chuàng)拳,使其拳術(shù)主體現(xiàn)槍術(shù)特色。是謂以槍為拳,夾剪相護,開弓射箭,守中用中,進中取中。
車心意與姬心意一脈相承,只是有所改革發(fā)展而已。車心意五行拳中鉆拳由鎖喉槍而來,崩拳由中平槍而來,劈拳由劈槍而來,而炮拳與橫拳是加大了顧法的鉆崩拳;就是十二形拳合并同類項,亦是主體現(xiàn)鉆、崩、劈三槍拳勁特點。故五行十二形十七功夫拳少見乃至不見左右橫向旋貫發(fā)勁的圈、削、雙圈捶,豎直向下發(fā)勁的塌、栽、砸掌拳。斜向與背向?qū)硶r,用轉(zhuǎn)身步、調(diào)身步之法解決。自始至終不離守中用中,進中取中的主法則。
頭正胯正,身軀斜四肢斜,四肢夾剪相護相摩相交相爭,五弓骨節(jié)相連相催相爭。是車心意運動主要以盤根、束猴、三體三樁勢變通和合,練用鉆、崩、劈三拳勁的基礎(chǔ)保障。夾剪勁的充實,有利于練用抖決勁,有利于攻防顧打化發(fā)變通和合,有利于守中用中,進中取中。
夾剪勁、沉身勁、螺旋滾鉆勁融入寸勁與翻浪勁,乃至五勁合一,可使心意拳勁道力趨達完美藝境。
六 合
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是謂內(nèi)三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是謂外三合。這是所謂的先賢武學六合理論學說。
正如《九要論》要論六所言之意,具體而言內(nèi)外豈止六合,應合之處甚多;宏觀而論六合理論學說卻道出了拳術(shù)運動合的主題。
這也就是說,頭為第一拳,丹為拳之本,足為拳之基。以腰腹聚展為本,內(nèi)心意與氣力相合,外肩肘手與胯膝足相合;身心相合,一合無所不合。是心意拳運動高效趨達勁力、氣法、心意合一無形之拳之境必由之路。
七 齊
所謂“七齊”,就是身心相合,動作整齊,步調(diào)一致。
一氣貫通,二氣呼吸,三節(jié)相連,三尖相照,三心相通,四稍齊貫,五行合一,六合如一,七拳并舉,八法變通。
一動無所不動,一靜無所不靜;一聚無所不聚,一展無所不展;一進無所不進,一退無所不退。
北派心意拳家交戰(zhàn)在有效擊打距離內(nèi),后腿蹬、前腿跨,前足踩、后足跟,拳觸敵、丹抖決,線滾寸穿點炸呼應和合發(fā)勁擊敵這一夾剪與夾剪勢變通和合運動過程中,有四個突出特點,一是動作整齊,步調(diào)一致;二是打透打毀摧堅破壘;三是一動即至,時間短促;四是螺旋浪滾,巧妙瀟灑。動靜之間快速完成了后重起、前重進、后重落運動之使命。
這里最叫絕的特點是前踩后跟、前輕后重、觸敵發(fā)勁瞬間同時完成,使伯仲之間的對手難于閃展騰挪與借力打力,且為連續(xù)攻擊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chǔ),體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齊”字內(nèi)涵。是故郭云深的崩拳,車毅齋的劈拳難破。這是李、郭、車等先賢對中華武學身步腳拳法繼承改革發(fā)展,所做出的里程碑式突出貢獻。
八 正
堂堂正正謂之身“正”,但心意拳運動不可能如騎馬騎車站馬樁一樣中正?v橫高低進退反側(cè)、攻防顧打化發(fā)、聚展動靜虛實諸般陰陽變通和合,一般表現(xiàn)為偏沉式單重,即蛇盤、束猴、與三體式單重形態(tài)。這種斜中正、滾中正的運動形式,是身法一氣貫通狀態(tài)的主旋律。
郭傳車心意打開正門的金鑰匙便是頭正胯正運動法則,以此奠基而身軀斜、四肢斜,夾剪相護相摩相交相爭,骨節(jié)相連相催相爭。聚不折弓、展不直弓聚展變通和合為基本法則,聚折弓、展不直弓極致聚展變通和合為特殊法則。一聚無所不聚、一展無所不展,一動無所不動、一靜無所不靜,一進無所不進、一退無所不退,以橢圓體螺旋滾鉆波浪滾翻運動。
八正七齊六合五夾變通和合,奠定了練達一氣貫通的抖決勁勁質(zhì)力基礎(chǔ);一寸二踐三鉆四蹴五夾變通和合,奠定了練達抖決勁勁道力基礎(chǔ)。八步功夫變通和合,奠定了練達千變?nèi)f化拳術(shù)運動原地與活步抖決勁基礎(chǔ)。
九 警
所謂“九警”,是謂警覺之心,有心之人,反應過人,靈敏超人,膽識驚人,智勇和合顯神威。
戰(zhàn)略上蔑視敵人,戰(zhàn)術(shù)上重視敵人。知人知己,隨機應變。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練時無人似有人,戰(zhàn)時有人似無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拳術(shù)合道為真學,心意發(fā)動是標準。拳無拳藝無藝,無意之中是真藝,終歸無心而后可以言拳。捶名心意,蓋心意者,意自心生,拳隨意發(fā)。起落進退多變,三回九轉(zhuǎn)是一勢?傄孕臑橹髟,統(tǒng)乎五行,運乎二氣。練到骨節(jié)靈通處,周身龍虎任縱橫。一羽不能加,一蠅不能落,一觸即有所應。無處不有,無時不然,觸處皆拳。
由此拳譜拳論可知,心意拳實乃心為主宰、丹為本、足為基而升華的生活拳、合道拳、智慧拳也。
十 驚
所謂“十驚”,乃言心意拳運動所求終極勁力,就是如龍之驚、如虎之抖、如火藥爆炸、如雨天打雷、如人突然受重驚嚇時的渾身驚顫的心動尾點氣吐丹抖、勁催三節(jié)驚四梢的六面混元整體對爭爆炸抖決勁,又名驚彈勁,也就是“打透打毀”之“打毀”點炸勁。
抖決勁乃心意拳運動按動作規(guī)矩、呼吸合法、心意作功要求長期苦練、精練、悟練量變引起質(zhì)變而獲取得人體潛能最大挖掘、積極性最大調(diào)動、速度最快、殺傷力最大的一種勁力,是交手取人的重磅炸彈。原地諸向抖決勁相對容易獲得,而千變?nèi)f化的活步諸向抖決勁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