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yōu)榈罔F“把脈”
軌檢儀上的三個陀螺用于定位鐵軌水平數(shù)據(jù)
檢修工人為檢測儀器加水
晚上十點半之后,地鐵車輛停止運行,工作人員開始檢修
凌晨2點多,工人完成一處檢查,轉戰(zhàn)下一個點
杭州地鐵試運營已經進入倒計時,時報記者到這張“城市地底交通網”探班,和鐵路檢修工人一起工作,目睹杭州地鐵運營前的景象。
10月23日晚上九點,我與檢修工作人員,一起進入地鐵,前往杭州湘湖地鐵站的施工點。由地面下到七堡客運中心站,看 到自動扶梯、檢票機等設施還在運行。
車行1個多小時,晚上十點多到達湘湖站。工人開始徒步工作,檢修包括杭州地鐵正線全長102公里,以及車輛段和停車場的鐵軌。
為什么要選擇晚上十點多開檢?因為不僅是現(xiàn)在,哪怕是以后的日子,工人只能利用地鐵在十點半停運后的時間,進行這些常規(guī)檢測。
施工組分了三隊,他們手里有軌檢儀和鐵軌探傷儀。這些對老百姓來說過于專業(yè)的儀器,將在今后成為杭州地鐵安全的守護者之一。
幾道手電的白色光柱在拱形天花板上晃動,除了鋼軌超聲波探傷儀的嗡嗡聲和安全員俯身查測數(shù)據(jù)后起身報數(shù)聲,昏暗空曠的地鐵隧道里一片靜謐。
負責管理鐵軌檢查的項目部主任沈敏建告訴我,安全檢測采用的是國家鐵路標準。鐵軌的問題分為三級:作業(yè)驗收、經常保養(yǎng)和臨時補修。作業(yè)驗收是最低等級,指鐵軌誤差在+4~-2mm,最高等級是臨時補修,誤差為+9~-4mm。
除了機器檢修外,檢修隊賈工長介紹說,他們還會人工進行檢查,鐵軌的好壞,只要用錘子一敲,手感和聲音都可以完整傳遞信息。這是長期在國家鐵路沿線施工檢修工作中積累的經驗。
已是深秋,夜晚氣溫10℃左右。在地鐵運行停止,所有通風設備被關閉后,隧道內異常悶熱。施工組帶著機器,徒步沿軌道向前。
每晚檢測,時長5個小時。
5個小時里,每組要走完十余公里的檢查區(qū)間。
一旦有問題反映出來時,施工隊將就地解決。
我看見工人臉上的汗水,不停地沿著固有的軌跡向下滴落。如同工人重復著的檢測動作,沿著一條時而彎曲時而筆直的軌跡朝前進行。
來源:青年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