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碗蝦爆鱔面,上城區(qū)中河中路21號的“阿炳爆鱔面”入選了2024年杭州米其林指南。
這家店以“半湯兒”蝦爆鱔面為特色,鱔段外脆里嫩,蝦仁飽滿鮮甜,湯底濃厚美味······看似簡單的一碗面,“阿炳爆鱔面”的掌勺人陳炳潮卻已經(jīng)做了近40年。
每天要處理五六十斤鱔魚
客人大多點 “半湯兒”蝦爆鱔面
早上8點,河坊街的大多商鋪都還未開門營業(yè),街道稍顯安靜。而這時候,在中河中路的“阿炳爆鱔面”面館的廚房內(nèi),阿炳已經(jīng)忙得熱火朝天。廚房不算大,整體布局是一個長方形,從外到內(nèi)依次安置著煮面鍋、鍋爐灶、調(diào)料臺和洗菜池。抽油煙機一打開,阿炳就要開始處理新一天的新鮮鱔魚了。
“阿炳”是食客們對面館掌勺人陳炳潮的稱呼。73歲的阿炳手腳麻利,將活鱔裝盆,待水滾下鍋后又迅速蓋上鍋蓋,等鱔魚不會動后立即撈出,然后拆骨,去頭去尾斬成鱔段。
“這樣可以去腥”,阿炳說,等油鍋熱了以后分批將鱔段倒入,“鱔段要炸兩次,初炸炸熟,復(fù)炸炸脆,然后再與蒜泥混合煸炒,這樣才能外脆里嫩、香味四溢。”兩斤黃鱔大概能做五碗蝦爆鱔面,一碗面大概是三兩堿面,分量絕不會少。
“阿炳叔,一碗半湯兒蝦爆鱔。”還未來得及休息,早晨的第一位客人便到了。阿炳在廚房一邊應(yīng)著,一邊開始將面放入煮鍋。剛下鍋,店里又走進來一對祖孫,點的也是半湯兒蝦爆鱔面。
阿炳指著炸好的鱔段說:“等下還得再炸一些,這個鱔魚一天至少要處理五六十斤嘞,畢竟十個進店的食客,至少有八個都是吃的‘半湯兒’蝦爆鱔面。”
油熱以后,阿炳將煮好的堿面放入醬油小盆翻攪,并快速倒入油鍋。這時候,“兩面黃”的面變得香脆有韌勁,瀝干油分后要放入鱔魚醬汁和水把面條炒軟,隨后裝碗。
熱氣中,阿炳將鱔段和蝦仁放入面中,撒上蔥花并用麻油提香,不到十分鐘便把一碗比拌川香,比炒面軟的“半湯兒”蝦爆鱔面端到食客桌前。
“確實不錯,湯汁很濃郁,大家常點是有道理的。”來自廣東的情侶趁著休假旅游,特地趕來嘗試。
店面開了關(guān),關(guān)了開
搬到哪里,食客就跟到哪里
蝦爆鱔面極其講究火候技法,而這樣的“高階”烹飪技藝,阿炳用了近40年的時間一步一步練就的。
1986年,阿炳的面館在天工藝苑旁邊開張。那一年,杭州老字號面館“狀元館”的老板王金奎到店掌勺,為面館撐臺。阿炳說:“狀元館的老板是我妹夫的爸爸,開店后我跟著他學(xué)做蝦爆鱔面。”當(dāng)時已70多歲的王師傅對這位“關(guān)門弟子”悉心傳授,半年后阿炳便已經(jīng)可以獨自掌勺了。
2000年,營業(yè)15年的店面拆遷,面館不得不搬到別處。從天工藝苑附近到中天大廈附近,再到江城路、城站火車站對面,面館關(guān)了開,開了關(guān),中間還曾歇業(yè)過六七年,最終開在了現(xiàn)在中河中路這里。
阿炳說,以前信息不發(fā)達,都是通過店門口貼告示,告訴食客們搬到哪了。后來有了手機,互通消息就方便多了。但不管店開還是關(guān),食客們總是“店搬到哪人就到哪吃面”,為了就是那碗熟悉的老底子味道。
89歲的老客高大伯又一次走進了面館,他點了一碗爆鱔面,還點了兩份湯面打包給家人。高大伯一邊夾起根根分明的面一邊說:“從以前老店就開始吃了,這碗面的味道忘不掉,F(xiàn)在年紀(jì)大了,坐公交不方便,特意打的過來吃的。”
一個中午能賣七八十碗
這輩子就只想做好這一碗面
2024年4月29日,杭州米其林指南發(fā)布,其中就有阿炳爆鱔面館。中午,多家媒體來到店里,對于“上榜”一事,阿炳夫婦倆完全不知曉。
“都說我們評上了米其林指南。”阿炳的妻子王文英一邊收拾碗筷一邊說,“我們一個在廚房燒面,一個在外面接待,聽到消息一頭霧水。”
米其林指南的發(fā)布讓原本銷量就好的面館更“熱鬧”了,“五一”期間店里排起長龍,銷量直接翻倍。
近兩個月過去了,面館恢復(fù)了“常態(tài)”,雖不是“一面難求”,但也是座無虛席,F(xiàn)在,面館一餐要翻個七八桌,光一個中午就可以賣七八十碗,周末更多。
很多探店博主都建議阿炳做外賣,但他婉拒了。在阿炳看來,一碗蝦爆鱔面最重要的是熱氣和口感,外賣雖然能夠增加收入,但配送時長會大大影響口感,“不能辜負(fù)老客的信任和新客的期待”。
王文英非常認(rèn)可阿炳的堅持。每天早晨,王文英都會到太廟廣場旁邊的大馬弄購買定制的堿面,還會專門到農(nóng)戶處收購片兒川的原材料——“倒篤菜”。在佐料上,面館選用的是最簡單的無鹽醬油和米醋,味道咸淡全靠阿炳對鹽度的精準(zhǔn)把控。
老廚工蔡明說:“阿炳是一個熱情大方的人,一直都堅持顧客至上。”店內(nèi)甚至沒有“賣完”這一說,阿炳總是堅持“再遲也要有面,來了就給做面”。
有一次過了飯點,有食客專門從外地趕來,店內(nèi)的食材不夠齊全了,阿炳招呼食客入座后,特意去附近的餐館借面。他說:“總不能讓人大老遠(yuǎn)來了吃不到這口面。”
口碑就是這樣口口相傳的。
剛搬來河坊街不久的翁先生就被鄰居“種草”了,F(xiàn)在,他和妻子一有空就會來店里吃面。店內(nèi)的年輕面孔不少,八九十歲的本地食客也很多,還有101歲、103歲的居民來到店內(nèi)吃面。
由于年齡漸長,阿炳也曾經(jīng)想休店,于是貼出了轉(zhuǎn)讓告示。老客們一看,紛紛找到老板,反復(fù)說不要轉(zhuǎn)讓,阿炳就又堅持下來:“身體好嘛,那再燒個幾年,大家也能再吃幾年。”
在王文英看來,阿炳就是一個老實專注的人。“你讓他做別的,或者店面擴張什么的,他不要的,他就只想好好做這么一碗面。”
又是一天早晨,送走第一批早客之后,阿炳在廚房邊的座椅上短暫地休息了一下,為接下來的炸鱔段做準(zhǔn)備。“我做了一輩子,就是燒這一碗面!”他的衣服上雖有油漬,但整個人看起來悠然自在。
來源: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