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了這么多年菜,你真的會煮菜嗎?
做菜無非就是煎炒烹炸,今天咱們提到的“烹”,除了煮的意思,還指煎炸或爆炒之后,淋上清汁入味成菜的做法。
提到煮菜,很多人就會想,不就是簡單的用水煮熟就好了?如若真這么簡單,那我們的祖先恐怕早就營養(yǎng)不良了。
▼煮是怎么開始的?
煮即將東西放在水里,利用大火將水燒開。自原始時代,先祖沒有鍋,更沒有炊具,為了不再過茹毛飲血的生活,發(fā)明了煮這一方式。
早先人們利用大自然條件,在溫度很高的水中燙熟食物,后來到了石器時代,人們又發(fā)明了鉆木取火,將燒紅的石塊放在裝滿食物的水里,以此讓水沸騰將食物煮熟。
直至今天,在我國的云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依然保留著這種“石烹”的方法。將牛殺死之后,在地里挖出一個大坑,鋪上牛皮裝水,放入牛肉,循環(huán)放入燒紅的石塊,將肉煮熟。
通過煮熟之后的食物,不僅口感軟糯,還能最大限度的提取食物的鮮味。在日子貧苦的那些年代,相比燒烤這種更加古老的手藝,烹煮則能更好的將一些有毒且不適合火烤的枝葉、根莖煮熟,以供家人們食用。
▼煮其實是一種高級又復雜的方法!
從遠古時代簡單的水煮方式發(fā)展到今天,煮菜早已變得花樣百出。尤其在每個中國大廚手中,你問他水煮有多少種方式,他肯定能回答你十多種甚至幾十種。
1、煮
單純的煮菜分白水煮和湯煮兩種。白水煮,不加任何調料或是加少許調料,只要將食物煮熟即可。
而湯煮最關鍵的就是在于湯汁,這個湯可以是任何肉類湯料,也可以是基礎又高級的湯料,要求對時間的把控極為嚴格,無時無刻不牽動著每一位廚師的心。
2、汆 [cuān]
汆,上面是入,下面是水,合起來意思就是將食物放入沸水中,例如汆丸子、汆蘿卜。
汆的方式又可以分為清汆和濃汆,顧名思義,關鍵都在這個湯料上。不管是清汆還是濃汆,都所選的原料都有極致的講究,需細嫩,如豬肉里脊、雞胸肉等。
3、熬
對于熬煮的食物沒有任何要求,加水或者高湯,大火燒開,加入調味料,小火長時間煮爛即可。
4、鹵
鹵汁的花樣就多了,各地都有自己的特點,像上百年不換湯料的香料配方,對傳承者來說,就如同傳家寶貝一般。
像鹵鴨脖、鹵雞蛋、鹵牛肉等等,總之絕妙的鹵味讓人一吃就難忘。
5、醬
在我國南方部分地區(qū),一直有吃醬鴨的風俗習慣。將加工的原料放在醬汁中燒開,小火煮熟,找一個合適的天氣,掛曬在室外。
在浙江紹興安昌,家家戶戶都會做醬豬頭、醬臘魚等等。
6、燉
將大塊骨頭或是整個食材放入砂鍋中,加水大火燒開轉小火,慢慢燉。
在廣東,人們喜歡隔水燉,這樣的香味不易揮發(fā)。
7、燜
燜是燉的進化級,先將食材通過煎炸或是烹炒的方式,再加入湯料大火燒開轉小火燜,然后收汁,與燉不同,燜熟之后的食材湯汁很少。例如三汁燜鍋、黃燜雞等。
8、煨 [wēi]
很久以前,煨的意思就是用火加熱烘干烤熟食物。如今,則是利用蔥姜和湯水讓食物更加入味。
用溫火加熱如煨茶,把生的食物放在火堆里慢慢烤熟,如煨栗子、煨地瓜等等。
9、燒
這里的燒不是燒烤的燒,在很多地方,做菜不叫做菜,而叫燒菜。
紅燒、白燒、干燒、蔥燒等等,都是將食材通過爆炒或煎炸的方式處理之后,加湯汁燒透入味,直至湯汁濃稠。
10、扒 [pá]
扒的特點在于始終保持原形裝盤,在經(jīng)過初步的處理之后整齊入鍋,加湯汁調味料,講究的是食材原形保持完整。
例如南方的扒燒豬頭、北方的德州扒雞。
11、燴
燴可以用湯汁或是水淀粉,將食材簡單處理之后,放入鍋中,大火煮熟,加水淀粉或高湯收汁。
成品的湯汁是多而濃稠的,例如燴三鮮、燴蝦仁等。
最后,在這個講究營養(yǎng)均衡的時代,煮菜則是為了更好的留住食材的營養(yǎng)。
在煮菜的同時,有人主張調味料能少放就少放,為的是原汁原味;有人則主張該放的調味料一樣都不能缺,為的是食材色香味俱全。
我認為,這些爭執(zhí)都是可免的,畢竟眾口難調,對于不喜歡的口味,你可以選擇分開吃或者不吃,反正都是你個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