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今年杭州一共出現高溫(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日數39天,其中6月份5天,7月26天,8月份8天。
杭州市氣象臺說,杭州總高溫日數,歷史紀錄是56天,是在2013年。按照現在的高溫發(fā)展勢頭,杭州高溫日還有可能會超過半個月。也就是說,今年高溫有可能創(chuàng)歷史新紀錄。
連續(xù)高溫下的杭州,除了空調,冰也成了降溫的一個選擇。
社交平臺上也有不少網友曬圖▼
我要冰!持續(xù)高溫帶火這門生意,有老板一天賣出去五六百噸
杭州竟成制冰的老板司大進,這幾天的電話就沒有停過。他做了十多年的冰生意,版圖也是越做越大,從杭州起家,現在全國100多個城市都有他的銷售點。
“今年夏天實在有些忙。各個地方的氣溫都很高,跟個火爐一樣?照{開開,用電量也增加。所以,很多地方還是會選擇傳統(tǒng)的用冰塊降溫。”司大進說,從他供貨的情況看,杭州、寧波、南京、上海的用冰量名列前茅。
司大進的冰廠,主要提供兩種冰塊。一種是專門給市場提供的大型冰塊,像杭州水產市場、勾莊農貿市場等。這種冰塊也會銷往工廠和辦公室,一塊100斤的冰,在一間10平方米的辦公室里,可以用20個小時,“這段時間,這種100斤一塊的大冰塊,每天能賣出去兩三百噸。”
另外一種是可食用冰,主要賣給奶茶店和酒吧,光杭州就有好幾百家。
“可食用冰的火爆挺出乎我意料的。”司大進說,尤其是這段時間,七夕節(jié)加上立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奶茶店的奶茶爆單,供冰量也是噌噌噌上揚,“可食用冰一天估計能賣出三四百噸,都超過了大型冰塊的需求了。”
司大進說,今年是2022年疫情以來冰塊生意最好的一年,盡管和三年前沒疫情的時候還有差距:“從7月份開始,每天的冰塊量都能銷空,根據經驗,這樣火爆的場面可能會持續(xù)到9月底。”
主打冰粉和芋圓的“九份芋圓”老板施大叔也說,“這段時間用冰量特別大,點外賣的客人都會特別備注:多加冰。”
他的店里沒有制冰機,都是購買10斤一袋的袋裝食用冰:“加上芋圓、刨冰、冰粉和冰飲,差不多店里一天要用冰八九袋。去年同期,差不多才兩三袋。這可是翻了三倍。天氣太熱,需求量大呀。尤其七夕那個時候,算得上店里的旺季,冰品特別受歡迎。立秋那天也很忙。”
一大早的杭州東山農貿市場,進進出出的人群中,不少人都撐著把遮陽傘,買完菜出門跨上電動車,要被曬得發(fā)燙的座椅“偷襲”,免不了說上一句:這天真熱。
酷暑,菜市場用冰塊的高峰期,也是運冰人們最忙的時候。
一天多運幾十條冰,運冰人最近超忙
早上9點多,顧佳勇已經結束了運冰的工作。今年50歲的顧師傅,老家安徽馬鞍山,當初是因為老鄉(xiāng)做制冰行業(yè),老鄉(xiāng)帶老鄉(xiāng)入了行,已經干了12年的,現在主要負責包括東山農貿市場、駱家莊農貿市場等6家農貿市場的送冰工作。
為了一早能把冰塊運到農貿市場攤位上,顧師傅凌晨2點多就要起床,“3點開始工作,一直忙到早上7點結束,現在是水產用冰最多的時候,有的攤位早上4點多鐘就開,我也要早點起來,晝夜顛倒的生活,都已經習慣了。”
一條冰100斤,運冰的貨車到農貿市場后,顧師傅要用鐵夾拖著冰拉進市場,還要幫攤主們敲開,方便使用。
“今年夏天比往年熱,用冰也多,最近很忙。除了農貿市場,還有一些單位也需要冰塊,用來給機器降溫。現在一天,我自己要多運幾十條冰,最多的時候要200條冰。”
顧師傅說,農貿市場里用冰的主要是賣水產的商戶,“魚蝦、海鮮都需要用冰來保鮮,一些活的水產,需要用冰來調節(jié)水溫。大一些的水產攤位大,一天要用掉10條100斤的冰。這兩天梭子蟹上市,最需要用冰。”
顧佳勇所在的寶豐冷凍冷藏有限公司,有8條生產線,開足馬力一天能做一萬兩千多條。“冷庫庫存還有三萬多條。我們主要是給批發(fā)市場、食品廠、化工廠、大酒店等供應冰塊,杭州、海寧、湖州等地都有的。今年夏天,受高溫天氣影響,冰的需求量確實有所增加。”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高溫加上梭子蟹上市,一個攤一天要用掉400斤冰
東山農貿市場,水產區(qū)面積很大,中午時分不少攤主還在忙著招呼顧客,活魚、活蝦、活蟹等品類多樣。看到熟客趕來,有攤主熱情招呼:“你看看今天這梭子蟹這品質,帶點回去?”
攤主說,他的攤位一天要用掉400斤冰,“魚蝦這些保鮮都要用冰塊的,最近用冰量確實多了一些。天氣熱,水溫高了不行,要用冰塊降溫。梭子蟹必須用冰的,耗冰量占了不少。”梭子蟹的保溫箱里,塑料袋裝著冰塊浸在水中。
王偉英也在市場賣水產:“我這里現在一天用冰3條左右,今年夏天熱,加上梭子蟹上市,用冰量比較大。一大早送冰的到市場來,我們再把冰存到保溫箱里,用的時候拿出來。像今天早上送來的冰,上午就用得差不多了。”
王大姐是市場里的老商戶了,30歲就開始賣水產,到現在做了二十六七年。
“以前的冰,幾塊錢一條,現在十多塊錢一條。還好現在農貿市場里有空調,稍微好一些。但是水費、電費、冰加在一些,成本還是不少的。但是在東山農貿市場做生意,我心態(tài)還是比較平和的,市場的攤位費比較便宜,遇到疫情,還給我們減了租金。”王大姐說。
來源:錢江晚報